金絲猴 圓夢人生路

金絲猴 圓夢人生路

雪中攝猴(薛康右一)

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譜寫了一曲美麗生靈與人類共生華夏的生命之歌,其中的主演——金絲猴,自古以來就廣泛活躍在我國的華南、西南、 東南和中部地區,以及西北的陝西和甘肅等地。與大熊貓慢悠悠、圓滾滾的氣質相比,金絲猴練就 “攀樹跳躍、騰挪如飛”的敏捷身手,尤其是當川金絲猴的金黃毛髮在樹林中驚鴻一瞥,牢牢抓住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的眼球。

四川省政府原副秘書長薛康是一位攝影愛好者,他與金絲猴的不解之緣始於一次攝影之旅。

初識金絲猴

常年忙碌於政府部門工作的薛康,曾一度將自己的攝影愛好擱淺。2015年4月,退居二線的他重拾舊夢,再次開啟自己的愛好。2016年是猴年,新年伊始,他與幾位攝友相約拍攝金絲猴。懷著對這一叢林神秘生物的好奇,他們走進了大山深處。

薛康和他的攝友第一站來到湖北省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抵達當晚一場大雪不期而遇。次日銀裝素裹,金絲猴全身綴滿雪花,在雪地裡歡呼雀躍,嬉戲打鬧。他們循著金絲猴的身影,用相機追蹤著在密林叢中跑跳自如的猴群,抓取了 不少精彩瞬間。

此後,他們又前往陝西境內秦嶺山區、貴州梵淨山、四川九寨溝和擁有最大滇金絲猴群體的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跋山涉水,用相機記錄了金絲猴這個優異物種在野外不同時節生活的過程。拍攝過程中,他們除早出晚 歸拍攝之外,還擠時間瞭解保護區及其護林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在這裡,薛康聽說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家和環保人士奚志農“為保護 而攝影、為守護滇金絲猴棲息地奔走呼籲”的故事,讓他十分感動和欽佩。此後,薛康專程拜訪了奚志農,併成為摯友。

此次近萬公里的艱辛里程,他們拍攝了上萬幅金絲猴的生活場景,瞭解了不少金絲猴保護方面的真實情況。在與這些精靈們的親密接觸中,一種前所未有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快樂縈繞心際,薛康不由萌生一個想法:“不僅要用手中的相機去拍攝這些可愛的小精靈,還應呼籲全社會更多地關心、關注和關愛它們。”

金絲猴 圓夢人生路

金絲猴

探秘金絲猴

目前世界上已知金絲猴種群主要有5個種,除越南金絲猴外,其餘4個種分佈在我國境內,即川、滇、黔和怒江金絲猴,其中尤以川金絲猴數量最多,主要分佈在地處溫帶的四川西南山地、甘肅南部、陝西秦嶺以及湖北神農架林區。我國的4種金絲猴均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動物名錄》。

為了深入瞭解金絲猴的生存現狀,2016年以來,薛康先後十餘次前往川、滇、黔、鄂、 陝等省的二十餘個市、縣和保護區,與數百名從事金絲猴科研和保護的專家學者、林業部門領導和保護區工作人員、護林人員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收集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拍攝了大量生動活潑的金絲猴照片。

2017年4月,薛康在雲南維西考察時,為拍攝猴王“單巴”的雄姿,匍匐於充滿荊棘的草叢中專注守候,期間竟連遭致昆蟲侵襲都未警覺,直至深夜才發現自己左胸和頸項之間,有一黑色蟲體樣的東西鑽進肉裡,沒法拔出。在急診室,醫生告訴他這種蟲叫蜱蟲,若不及時取出將會導致疾病。由於蜱蟲頭有倒鉤,醫生用了好幾種工具,花了近30分鐘才把鑽進肉裡的蜱蟲連同帶刺的爪和半截身子取出來。

在去雲南考察途中,中新網一則“四川雅安市寶興縣發現了百餘隻川金絲猴”的新聞報道讓薛康眼前一亮。隨後,他便邀約西華大學研究靈長類動物的黎大勇教授一道前往寶興考察。

在寶興縣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他們跟隨保護區管理人員從海拔2700米的礦場徒步上山,只見群山延綿,箭竹遍地,一派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野生動物的天然樂園。晚 上,薛康一行10餘人擠住在護林員臨時塔建的簡易木屋中。 此次考察期間,恰逢雨雪交加,坡陡路滑,他們幾乎是連滾帶爬地在泥濘山路上艱難行進。

在保護區,他們還參觀了蜂桶寨自然博物館。該館藏有 1869年法國傳教士、博物學家戴維首次發現大熊貓、金絲猴以及其它珍稀野生動、植物的標本和文獻資料。其中關於戴維的生平介紹以及他在科研領域所作出的重大貢獻,令薛康非常感動。

為深入瞭解戴維當年發現金絲猴的有關情況,薛康想方設法,託人從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查找到了美國作家海倫.M.福 克斯1949年根據戴維神父留下的日記節選整理的《戴維日記》。 該書詳細記載了戴維神父1869年在四川寶興近9個月的傳教、考察經歷,包括首次發現大熊貓和金絲猴的情況。

“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史料,雅安寶興不僅是全球首隻大熊貓的發現地,還是全球首隻金絲猴的發現地,兩大國寶的發現先後僅相距1個月零4天。金絲猴也應像大熊貓那樣倍加珍惜,讓更多的人知曉和關愛它們!”薛康感慨地說。

科學研究表明,金絲猴具有旗艦、指示、傘護等物種屬性,“通過保護金絲猴,進而上升到保護野生動物,再上升到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這是金絲猴的屬性所彰顯的保護意義與價值,也是薛康從一名政府官員華麗轉身為生態保護志願者所奏響的三部曲。

金絲猴 圓夢人生路

暖情(榮獲第七屆IPA國際攝影藝術 展“優秀獎)

情繫金絲猴

在對金絲猴進行實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後,作為四川省政協委員的薛康,在政協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上,提交了一個關於保護川金絲猴的提案,呼籲政府加大對金絲猴研究和保護投入,切實解決部分地區存在的生存環境惡劣、專業人員少、設施條件差等問題。

“四川林業資源豐富,是川金絲猴生活的重要區域,加強我省川金絲猴保護管理,既是貫徹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現實需要,也是提升我省在全國乃至世界物種保護領域地位的重要機遇。” 薛康在提案中寫道。

政協會閉幕後,提案隨即轉到相關部門和地方辦理。四川省林業廳、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阿壩州政府高度重 視,認真研究後回覆了薛康的提案,充分肯定了他的建議, 明確表示要抓緊推動落實。

2017年12月,薛康精心編組的《金絲猴——生態家園的精靈》五框郵集,繼在四川省第13屆郵展上榮獲開放類金獎後,又在“綿陽2017中華全國專項集郵展覽”上獲得開放類大鍍金獎加特別獎,取得了參加世界郵展的入場券。目前他正在加緊準備,擬參加2018年在中國舉辦的世界專項郵展,讓金絲猴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從心靈深處喚起大眾保護瀕危物種的意識。

金絲猴 圓夢人生路

滇金絲猴

“我們每個個體既是和諧生態的受益者,也應該是和諧生態的建設者。保護金絲猴,就是保護上天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和美麗家園,就是為實現美麗中國夢作貢獻。” 薛康動情地說。

2017年7月,薛康加入了中國動物學會靈長類學分會,以期結識更多的專家學者,向他們請教,提升認識保護金絲猴的專業素養和能力。

如今,像薛康這樣喜愛、關心金絲猴的有識之士越來越多,廣大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文學、藝術、攝影等方 式,積極投身金絲猴等珍稀野生動物的宣傳保護行列。近年來,四川林業等部門保護野生動物的力度不斷加大,川金絲猴等珍稀瀕危物種數量持續減少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四川省已有23個縣發現有川金絲猴,成為川金絲猴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省份,僅川金絲猴集中生活的四川白河自然保護區,就生活有川金絲猴1700只左右,約佔該物種全部種群數量的12%。

與金絲猴結下不解之緣,懷著對金絲猴的喜愛之情,懷著對金絲猴保護的責任擔當,薛康決計繼續深入考察調研, 積極倡議並參與《川金絲猴志》編撰工作,以多種途徑和方式宣傳保護金絲猴,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構築美麗生態夢的努力中書寫新的人生篇章。

作者 王意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