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都是通过这一点保鲜的

大多数人对美好爱情的认知,大概都是始于浪漫的邂逅,心灵相通的交流,灵肉合一的结合,而后在漫长的岁月里追溯曾经的美好,仿佛既定的轨迹一样,无论怎样开始,最后都会归于平淡。所以很多人就会觉得,既然最后都会归于平淡,那是否嫁给爱情又有什么差别呢?于是匆匆了事,找了一个并不爱的人结婚,两人更像是监护孩子的合伙人,过着不痛不痒的生活,不断的麻痹自己,婚姻本就如此。但事实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是苍白乏味的,陷入这样的婚姻都会感到痛苦不堪,每一日都像是煎熬;而有爱情底色的婚姻,即使两人也会为了生活吵得不可开交,但总好过分别所带来的撕裂的痛,不可否认,日久经年爱情会黯然失色,但并非不复存在,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总会在某个瞬间被辨认出来。

好的婚姻,都是通过这一点保鲜的

这让我想起了《爱在》三部曲,以话痨的形式,成就了经典的爱情系列,它代入感很强,比现实主义电影更接近于现实,演绎了灵魂伴侣这一生错过又相遇,诠释了爱情的真谛。

《爱在黎明破晓前》讲述处在最青春最美好年纪中的两人,在火车上相遇后一见如故,而后他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夜,他们谈往事,聊人生,论世界,品艺术,当然还有直面感情。两个都是热爱遐想又富有情趣的人,迸出了无数火花。杰西在电车和唱片店里,无处安放的眼神无不彰显出心动的感觉和不知所措,那正是爱情最原始的样子,席琳这个大胆的法国女孩,在摩天轮上吻了杰西,两颗心就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好的婚姻,都是通过这一点保鲜的

然而他们都知道,天亮之后他们就要分开,各自奔向未知的路途,他们用手指做相机给对方拍照,而后深深的刻在心里,他们在站台紧紧相拥,约定六个月后在维也纳重逢。

这美好而丰富的一夜,对他们一生都留下了很深的影响。那是爱情最初的模样,就像维也纳这种城市一样,多情又活泼,丰富又浪漫。

好的婚姻,都是通过这一点保鲜的

《爱在日落黄昏时》是两人在9年以后遗憾错过又难得重逢,在巴黎莎士比亚书店杰西新书签售会上,这本书是为席琳而写,也是为他们的爱情而作。两人已经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平添了几缕皱纹,以及对生活的惆怅,那个维也纳之约,席琳并没有赴约,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杰西沉沦,他对爱情甚至对人生丧失了信心,这9年里,他和自己不爱的女人结了婚,有一个儿子,他并不快乐,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因怀孕而结婚,他认为这就像是轮回,逃脱不掉的命运。

好的婚姻,都是通过这一点保鲜的

而席琳失陷于太多的感情伤害,她注重细节,又追求心灵交流,却频频陷入平庸的感情中,而她最光彩照人的浪漫,其实都给了9年前的那一夜。她的心结就是杰西,而杰西已然结婚生子,这让她难以接受。而所有的隔膜和积怨,却在席琳伸手想要触摸杰西的一瞬间消逝。

好的婚姻,都是通过这一点保鲜的

席琳弹唱了为杰西所作的“华尔兹”,其实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想念着彼此,没有忘记每一个细节。杰西最终还是错过了飞机,他是有意而为之,两人在那之后有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

《爱在午夜降临前》更像是讲述浪漫过后的生活,同样是在9年之后,杰西送走和前妻的儿子倍感失落,遗憾自己缺失了他的成长,两人带着双胞胎萝莉来到希腊的乡村,他们像所有的夫妻一样讨论家务事,却又像灵魂伴侣一样探讨交流。在面朝大海的餐桌上,有小年轻,同龄人,老年人,几个富有生活情趣思想在此交汇。出色的灵魂显得如此鲜活。

好的婚姻,都是通过这一点保鲜的

后来,他们迎来了一场毁灭性争吵,很多人为此痛心疾首,认为爱情最终都会淡去,不论开场怎样精彩又与众不同,最终都会陷入同一种结局。但生活和婚姻本就是无解的,两个独立的个体长期生活在一起,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不能把生活的负面体验归罪于对方,爱本就是一个接纳的过程,接受不完美才能体会到真谛。

好的婚姻,都是通过这一点保鲜的

总结这三部曲,其实分别讲述了爱情的起源、爱情的法则、爱情的本质。有人说,爱情在婚姻的柴米油盐里并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当你真正置身在没有爱情的婚姻里就会明白它的脆弱性,没有什么可以支撑你抵御生活的疾苦和心灵的空虚,你就像木偶一样被套牢在只有形式而没有实质的婚姻的躯壳里,苦不堪言。而人也永远不要指望婚姻来拯救自己,即使是在最低谷的时候。很多恋爱和婚姻失败的原因就是,最开始的时候就心态不正,把对方当作一块浮木,希望能拯救你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最后往往越陷越深。好的婚姻从来都不是雪中送炭,而是势均力敌、锦上添花。

好的婚姻需要经营,但更重要的是经营好你自己。爱情保鲜的前提是,你自己始终升值始终睿智,始终值得被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