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36V以下電壓就一定安全?快來看看吧

只有流過人體的電流才會危及到人的生命,若電流不會流過人體,即使幾萬安培的電流,也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即使電壓低,流過人體的電流大,也會致命的。

科普:36V以下電壓就一定安全?快來看看吧

所以看電能是否對產生傷害,真正的原因是流過人體的電流,而不是電壓,最有電壓不產生迴路形成電流是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影響的,電工帶電操作就是這個道理。

你看,小鳥停留在電線上多自在。

科普:36V以下電壓就一定安全?快來看看吧

國家標準中規定對人體的安全電流為10mA以下,根據人的體質和環境因素,分為5個等級的安全電壓:42V、36V、24V、12V、6V。比如皮膚乾燥,體質較好的人42V的電壓是絕對安全的(甚至更多,電視上曾經報道過一個婦女雙手隨便抓220V火線和零線安然無恙,這就是體質的原因),如果人大量出汗或洗澡時,或者人體在酸性溶液的環境中,那麼也許6V一下的電壓才是安全的。觸電事故中就有發生12V電壓電死人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人體能夠擺脫10mA(交流)、50 mA(直流)的最大電流,危害因素還跟流過人體電流的時間有關,在有觸電保護裝置的情況下,人體的安全電流可安30mA(交流)考慮。

科普:36V以下電壓就一定安全?快來看看吧

一般情況下,根據歐姆定律,電流=電壓/電阻,即I=U/R。

那麼人體的電阻有多大呢?人體的電阻主要集中在人體的皮膚上,因為人體內部有血液循環,具有很多導電介質,電阻很低。乾燥的皮膚人體電阻可達100KΩ以上,甚至最高的可達20MΩ。不過經過科學家的數據研究分析得出,人體電阻的平均值約為2000Ω左右。

人體的電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因為電阻主要集中在皮膚上,當人體出汗時、在潮溼的環境下或者在導電介質灰塵(金屬灰塵、炭質灰塵等)環境下,皮膚的電阻下降從而人體的電阻大幅度降低。另外,人體皮膚有傷口時也會導致人體電阻降低。

人體觸電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經過人體的電壓、流過人體的電流、電流持續時間、電壓頻率、人體電阻和人的體質狀況等。

下表為人體對電流的反應情況:

科普:36V以下電壓就一定安全?快來看看吧

從上表可以看出,(以交流為例)當人體電流大於0.6mA時,人才會感覺到發麻,接近10mA時,會有刺痛感,難於擺脫電源;達到20 mA的電流時手指會有劇痛感,呼吸困難,而且已經無法擺脫電源;達到50mA人體痛不欲生,電流影響心臟亂動,呼吸困難,危及生命;當流過人體的電流大於100mA時,心臟完全被麻痺,迅速停止跳動,瞬間死亡。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不能簡單地把36V電壓看作是絕對安全電壓,因為最終對人體產生危害的還是電流,根據人的體質、皮膚乾燥程度、皮膚破損程度、環境程度不同,人體所能承受的電壓就不同,所以人體洗澡時觸電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人體電阻小,電流極大,會導致人體心臟瞬間停止跳動而致命。所以,大家在使用電熱水器時,最好使用質量好的品牌熱水器,並有接地保護和漏電保護,確保安全。

科普:36V以下電壓就一定安全?快來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