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曾經叱吒風雲的老張在某個時期確實是富可敵國。

但老張不是像某個皇帝那樣,把賺來的錢都私藏到自己的小金庫,而是擴大再生產了,在構建東北鐵路,軍工,教育,部隊擴容等花了大筆的錢。這些投資隨著兒子小張的敗貨和時局動盪已經血本無歸了。其中花的最讓人稱道的是投資了東北大學。至今福音猶存。

但唯一給自己花的錢便是自己的住宅,現存的大帥府,也叫張氏帥府。至今猶存。

今天老豬實地探訪了這個地方,讓你看看張作霖死後留下的個人私產。

斯人已去,愛恨情仇猶存。

幸而故居還在,有幸可以觀瞻。

此次座標:遼寧瀋陽(奉天大帥府)

再次跟著老豬腳步,

用照片來講述歷史,

用照片來展現歷史。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江湖是什麼?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老炮兒張作霖用一生的經驗,告訴小六子這句箴言。

張作霖,漢族,字雨亭,小名張老疙瘩,1875年3月19日出生於奉天省海城縣小窪村(現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逝世於1928年6月4日。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早年做過土匪,後來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也是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權者,喜歡別人以“張大帥”稱呼,號稱“東北王”。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火車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燬,史稱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身受重傷,回到奉天后身亡,子張學良接掌東北軍政。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張氏帥府(Commander Zhang's Mansion),又稱“大帥府”或“少帥府”,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是張作霖及其長子張學良的官邸和私宅。始建於民國三年(1914年),總佔地3.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2.76萬平方米。2002年更名為張氏帥府博物館暨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主要有大、小青樓、西院紅樓群及趙四小姐樓等。張氏帥府由張作霖興建,民國五年(1916年)入住。以後又不斷擴建,逐步形成了由東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築等四個部分組成的的建築體系,各個建築風格各異,有中國傳統式,中西合璧式、羅馬式、北歐式、日本式。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門前照壁:鴻禧出處:《宋史·樂志九》:“寶命自天,鴻禧錫祚。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張氏帥府是仿王府式建築。從圍牆內的建築來看,整個帥府是以東、中、西三路南北縱向排列布局,營造“府”的氛圍。為將府宅建得和瀋陽故宮一樣氣派,張作霖將帥府前部營造成一個過渡空間——前庭院(序廳),由東西走向並排的東、中、西三座轅門和一座大型影壁構成的1500平方米的前庭院是進入帥府的導入區。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內屋張作霖蠟像。二進院是張作霖在帥府早期生活及辦公的重要場所,共有正方七間,東西廂房各5間。正面七間房是張作霖的居室及辦公處所。東屋第一間為休息室,第二間和第三間合起來是張作霖的辦公室。西屋東側兩間是張作霖的會客室,一般的小型會議和重要客人會談都安排在此。西屋最裡面一間是張作霖的書房。張作霖讀書不多,但卻極為推崇和重視傳統文化,這一點可以從他留下的墨跡裡得到證實。東廂房分別為秘書長室和機要秘書室,西廂房則為秘書室。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小青樓位於張氏帥府的東院,由於地處張氏帥府花園的中心,又有“園中花廳”的美譽,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層磚木結構小樓,建成於民國七年(1918年),因其採用青磚青瓦建築而成,俗稱小青樓。它是張作霖為他最寵愛的五夫人壽氏專門修建的。建築面積450平方米,整座樓體呈凹字形,小青樓梟混線條的雕飾、窗口飾以鎮石、樓後頂部砌有環形女兒牆等手法則是典型的西洋風格。小青樓採用了大量的木雕、磚雕等中國傳統工藝來裝飾。分佈在小青樓的28幅雀替木雕,多以梅花、柳枝、蘭花為主,風格各異。整組構圖搭配和諧,佈局嚴謹對稱,具有較強的藝術觀賞性。小青樓最為考究的是,它的每個門窗的上面均採用鎮石磚雕裝飾,這些鎮石磚雕以花、鳥圖案為主。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4日,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這裡走完了一生。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天理人心,老炮兒的江湖。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大青樓。大青樓總建築面積2460平方米,樓高37米,頂層有觀光平臺,是民國時期奉天城除鳳凰樓外的最高點。整體建築規模宏大,外部立體浮雕和內部主要房間的壁畫裝飾都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假山南面門上刻有張作霖手書的“天理人心”匾額, 北面為“慎行”。山上有亭洞和石階,四周長滿梧桐、皂角樹,假山門洞正對大青樓正門處, 為張作霖親自指揮建造,具有防禦作用。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張作霖主政時期的第一會客廳,1929年-1931年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於1929年1月12日,成立初期的成員為13名,委員張作相、張景惠、萬福麟、湯玉麟、方木仁、翟文選、王樹翰、劉尚清、劉哲、莫德惠袁金鎧、沈鴻烈。東北政務委員會是東北地區最高行政決策機關,下轄遼、吉、黑、熱四省,它在張學良主政東北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張學良1928年-1931年間的辦公室。1928年張學良主政東北後,勵精圖治、全身心地投入到東北政治、經濟、軍事建設之中。當年,辦公室裡貼著他為自己制定的作息時間表,為使人們瞭解他的辦公時間和地點,以便隨時接待來訪人員,聽取彙報和檢查工作,張學良特意在《奉天公報》上長時間登載他的作息時間表。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此房間原為張作霖主政時期的第三會客廳,因曾擺放過老虎標本而得名,它是張氏父子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1929年1月10日,張學良以“阻撓新政,破壞統一”的罪名,下令將奉系元老楊宇霆、黑龍江省省長常蔭槐在此處決,這即是震驚全國的楊常事件。通過楊常事件張學良穩定了自己在東北的政治地位,老虎廳也因此名揚四海。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1928年6月4日,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殉國,一個老炮告別了他的江湖與國。就是這個屋子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張作霖作為民國軍閥首富,死後他的鉅額財產去哪裡了?

一座大帥府,半部民國史。

夕陽西下,

倦鳥歸林。

一百年過去了,

功名早已化為塵土

只有沉默的建築還在佇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