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14歲,陳玉成和李秀成如何在老家發展友誼,成為深交好朋友

天京之變後,太平天國的局勢急轉直下,到了崩潰的邊緣。於是,天王洪秀全起用了兩位英雄,一個是21歲的英王陳玉成,一個是35歲的忠王李秀成。二人同心協力,力挽狂瀾,使瀕臨覆滅的天國起死回生。巧的是,他們都來自廣西滕縣,是親親老鄉。

相差14歲,陳玉成和李秀成如何在老家發展友誼,成為深交好朋友

李秀成在自述中提及他與陳玉成早年的關係,寫的非常明白:“至陳玉成在家,與其至好,上下屋之不遠,舊日深交,來在天朝,格宜深友”

首先,橫在二人友誼之間的障礙是年齡。14歲啊!在晚清那個不講究晚婚晚育的年代,李秀成如果早婚,說不定都能生出陳玉成那麼大的兒子來。

何況,在很多人眼中,二人性格也不搭啊!。想象滕縣時的陳玉成,眼前肯定會蹦出一個陽光少年。李秀成的性格呢?則需要從他的自述中去尋找答案。偏偏李秀成說起自己的早年生活是“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難”;說起參加太平軍則是“迷迷而來”、“我家寒苦,有食不逃”。於是,一個膽小怕事的農民便站在了大家的面前。

相差14歲,陳玉成和李秀成如何在老家發展友誼,成為深交好朋友

然而,李秀成說的應該是真的。當他寫下與陳玉成早年交往文字之時,是在被俘後,當時,陳玉成已經死去兩年之久,而他自己的生命也進入了倒計時。他實在沒有必要去扯這麼一個謊。

那麼,這對年齡和性格相距如此懸殊的二人是怎樣在家鄉發展出友情的呢?

相差14歲,陳玉成和李秀成如何在老家發展友誼,成為深交好朋友

1、李秀成曾經讀過三年私塾,識字且能書寫。

在晚清,文盲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多,而李秀成的家鄉,處於偏鄉僻壤的廣西藤縣大黎裡新旺村,識字之人定然更少。不過,李秀成十歲之前,曾經跟隨舅父讀過三年書。可以猜想,李秀成必然會因為他的學問,而被當地人高看一眼。

然而,最關鍵的不是他識字,而是李秀成因家貧輟學之後的發生的事兒。

對了,李秀成並未停止自學,而是在幫工過程中,見縫插針地學習。他是十歲開始輟學的,一個十歲的孩子,如果沒有超出常人的早熟和上進,很難想象能有如此的自制力在那麼貧窮艱苦的環境下堅持自學。

1958年,滕縣政府為了紀念李秀成,把大黎鄉改名為秀成公社。那年頭,太平天國很紅的,所以太平天國史專家絡繹不絕地跑到秀成公社採集口碑。於是,秀成公社社員郭安凡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為了生計,李秀成曾經跑到一傢俬塾打工,職務是作飯。每次作飯時,他總是豎起耳朵,聽隔壁老師講課。估計滕縣的私塾也很窮,廚房和教室相距不遠。結果,老師讓學生背書,學生背不出來,輪著鍋鏟的李秀成卻在廚房背誦的一字不落。

相差14歲,陳玉成和李秀成如何在老家發展友誼,成為深交好朋友

晚清眼鏡

1860年6月,傳教士艾約瑟等人來到蘇福省,親眼見到了李秀成。回來後在報道中稱:李秀成戴著一副眼鏡。晚清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普羅大眾得近視眼不容易啊!他的眼睛怎麼近視的?自然和早年艱苦的自學不無關聯。

2、一個口碑的引申。

金田起義之前,洪秀全曾經傳令四方,命加入上帝教的教徒前往金田聽命。史稱金田團營。當然,李秀成可恥地缺席了。百年之後,一條口碑解釋了他缺席的原因。

相差14歲,陳玉成和李秀成如何在老家發展友誼,成為深交好朋友

原來,李秀成本是打算去金田團營的,而且湊了一筆錢作為路費。誰知,他剛剛上路,便聽到女人和孩子悽慘的哭聲。尋聲一看,他發現路邊茅草屋中有位家貧如洗的婦女,她剛剛生下一個孩子,母子二人都快要餓死了。於是,李秀成便把路費全部送給了這個女人。沒有錢,他自然也就去不了200多里外的金田了。

口碑有真有假,類似傳說。然而傳說並不是假說。換句話說,依附在某人身上,且能流傳下來的傳說都和這個人的性格、行為模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如果查找替換,把李秀成三個字換成洪秀全,那麼這個口碑會不會有呢?很顯然,即使這口碑是假的,人們也願意口口相傳,願意相信。口碑經歷百年而依舊存在,不會是空穴來風。

那麼姑且把這個口碑算作真有其事進行推理吧!

然而,僅僅只是善良和仁慈嗎?

相差14歲,陳玉成和李秀成如何在老家發展友誼,成為深交好朋友

蘇州忠王府彩畫

英雄要吃飯,也有家人。李秀成非有極大的氣魄,僅憑善良和仁慈,不可能把這麼一大筆錢輕易地拿出。這才真真是視金錢如糞土。而且,他如果在家族內說話沒有分量,也是絕不敢輕易做主,處置這麼一大筆錢財的。

兩件小事分析完畢,一個有膽有識,在關鍵時刻有擔當,有能力的李秀成初現雛形。那麼,李秀成與小他14歲的陳玉成交好便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陳玉成雖然年幼,卻也因為貧窮極為早熟,因此有足夠的見識和智慧,與年紀長他十四歲的李秀成對話和溝通。

陳玉成應該和李秀成一樣,在參加太平軍之前便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性文化,而且,陳玉成的數學應該不錯。否則,太平軍定都天京後,東王楊秀清不會讓陳玉成擔任典聖糧。這種類似糧庫保管員的工作必然和數字打交道。

相差14歲,陳玉成和李秀成如何在老家發展友誼,成為深交好朋友

雖然渺然不可考,史料中卻有陳玉成和李秀成同時出外打工,並在某家店鋪當夥計的說法。如果是這樣,他們的友誼應該不是起自玩伴,而是在共同的工作中相互扶持。

太平天國給李秀成提供了一個平臺,曾經有千千萬萬個聖兵和李秀成同時站在太平天國給他們劃出的起跑線上,而李秀成,在起點時,便在硬件(學識)和軟件(膽略)上,具有超出常人的優勢。當他跑到中點,越來越多的夥伴都被他甩在了身後,側頭一看,身邊與他並駕齊驅的,也只有老鄉陳玉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