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逃跑的將軍,怎樣在死緩後成為敵人心中的魅力男神?

1858年3月6日,是舊曆的正月二十一。很多年後,鎮江人民還會記得這個寒冷的日子。因為就在那一天,清朝鎮江軍區司令餘萬清告老還鄉了。

約摸共有一萬多鎮江人來到城外,送了他一程又一程。士紳們拉著餘萬清的手,依依惜別,有人甚至留下了眼淚。婦女不能拋頭露面,但即使是她們,也在家中默默祈禱,祝餘大人一路平安,一生平安。

一個逃跑的將軍,怎樣在死緩後成為敵人心中的魅力男神?

冬天的鎮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這首詩說的,也許就是這個餘萬清。四年多以前,當餘萬清在北京刑部大牢等死時,怎麼會想到能有今天?

餘萬清是咸豐年間提督中有名的戰五渣。太平天國之戰初期,餘萬清守道州,一聽敵人要來攻城,跑的那叫一個馬作的盧飛快。結果,太平軍在道州得以發展壯大,迅速傾覆了東南半壁。

咸豐皇帝龍顏大怒,判餘萬清秋後問斬。幾經輾轉,餘萬清仗著天生自帶好人緣走關係免除死罪。咸豐三年七月,餘萬清被髮往江南大營下屬的鎮江分公司戴罪立功。十月,原鎮江統帥和春被調走,餘萬清正式走馬上任,成為負責攻打鎮江的清軍大帥。

一個逃跑的將軍,怎樣在死緩後成為敵人心中的魅力男神?

咸豐手下排名前十的戰五渣vs洪秀全手下排名前十的名將,餘萬清似乎只能被秒殺了。然而,餘萬清做了一件事,竟然讓自己在鎮江穩住了腳跟。

那就是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賞賜給手下。

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水滸傳》裡的閻婆惜曾經說過:“公人見錢,如同蒼蠅見血”。大家辛辛苦苦當官,可不是為了咸豐皇帝,而是為了咸豐通寶的。

一個逃跑的將軍,怎樣在死緩後成為敵人心中的魅力男神?

餘萬清為什麼能這麼捨得呢?

就在餘萬清化身餘財神之時,太平天國的財政開始緊張。為了節省糧食,天京和鎮江都放出了不少婦女。

這可是天賜良機,一場爭奪民心的大戰在餘萬清和太平天國之間打響。餘萬清出錢收容了這些婦女,又派出手下,把她們一一護送回家。回到家後,婦女們回憶起在鎮江的生活,想到每次清軍攻城,羅大綱都讓她們上城,在炮子的紛飛中吶喊助威。這麼一比較,鎮江婦女顯然認為餘萬清更夠意思。一時之間,餘萬清頌聲大起。

一個逃跑的將軍,怎樣在死緩後成為敵人心中的魅力男神?

晚清的婦女

於是,餘萬清的買賣要上門了。

什麼買賣?自然是不少太平軍同樣也認為餘萬清寬厚、慈祥,值得信賴,因此打算向他投降。其實,縱覽餘萬清在鎮江的四年多時光,那是一撥又一撥的太平軍向他投懷送抱,生意火爆之極。哪怕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灘上,也依舊擋不住滾滾後浪投降的腳步。

咸豐四年三月,餘萬清接到了來鎮江的第一筆招降大單。

當時,羅大綱已經被調走,繼任者是名氣、資歷、能力都差很多的吳如孝。於是,有些太平軍開始蠢蠢欲動,他們私下串聯,並派人到餘萬清的大營,約定當月二十四日夜10點鐘左右,在城頭舉火為號。到時,叛徒們將會打開鎮江城北門,迎入餘萬清的軍隊。

說實話,餘萬清怕羅大綱怕的睡不著覺,但對吳如孝……

餘萬清:吳汝孝是誰?

到了約會之夜,餘萬清帶齊手下,銜枚疾走,來到了鎮江城北門外。

陽春三月的夜晚,不冷也不熱,餘萬清和清軍在等待中仰著頭,只見一彎狹窄的下弦月掛在黑色的天空,就像一把彎弓。突然,彎弓射出了幾點火箭。餘萬清精神一振,城頭著火了。與此同時,鎮江城的大門在古怪的“吱吱”聲中艱難地打開。這並不奇怪,鎮江自咸豐三年二月二十二日被太平軍佔領,已經一年又一個月沒有開這麼大過了。

清軍的眼睛亮了,幾十名亡命之徒率先向城內衝去。

餘萬清呢?作為戰五渣,自然是在後面觀敵瞭陣。

一個逃跑的將軍,怎樣在死緩後成為敵人心中的魅力男神?

英國人繪製的吳如孝像

此時此刻,第一次獨當一面的吳如孝面臨著一場嚴峻的考試。考的是突發狀況時,將領的決斷和應對。成績只有100分和0分,失敗就是凌遲處死,萬劫不復。

吳如孝當機立斷,做了四件事。第一件,命人在大門前放下一塊閘板,攔住清軍。其實,放閘板只能暫時唬人,實際上沒有什麼卵用。

然而,隨著閘板的墜地,餘萬清的腦袋“嗡”的一聲,他條件反射式的一個向後轉,呈現出起跑的預備姿態。

“大人,大人!”周圍的死黨推醒了他。其實,此時如果換了江南大營的其他人,比如張國樑、和春、鄭魁士、虎家父子之類的,早就衝進去了。裡面有不少內應,裡應外合,不難趁亂拿下鎮江。咸豐五年十月,和春就是這麼攻陷的廬州。

然而,餘萬清是戰五渣啊!他哆哆嗦嗦地問左右:“要不,咱們撤?”

就在這時,吳如孝做了第二件事,在城頭開炮,黑燈瞎火一頓亂轟。餘萬清命令手下敲鑼,這是鳴金收兵之意。突然,鎮江西門大開。吳如孝做第三件事了,命一隊人馬出城迎戰。

“風緊,扯呼!”餘萬清撒丫子就跑。吳如孝不敢窮追,太平軍撤回城內,關閉了城門。事實證明,即使沒有羅大綱,吳如孝也無愧於名將這個稱號。鎮江在他的手中堅不可摧。

餘萬清是被吳汝孝叫住的,他的身體因慣性向前衝了幾步後,慢慢停下,猛然轉頭,卻見鎮江城頭遍佈火把,明如白晝。

吳汝孝已經完成了第四件事。當叛徒打開鎮江北門,吳汝孝迅速察覺,他隨即平叛,並殺人立威。此時此刻,十幾顆人頭剛剛懸掛在鎮江城頭,吳汝孝因此招呼餘萬清來看。

一個逃跑的將軍,怎樣在死緩後成為敵人心中的魅力男神?

廣州十三行

吳汝孝雙手叉腰,威風凜凜地立在鎮江城頭。他早年是廣東十三行的會計,所以準備了一肚皮廣東髒話,準備和餘萬清對罵。如果時間充沛,吳如孝還打算祭起最純正的倫敦腔英語,問候餘家所有女眷。然而,他看到這樣一幕,餘萬清慢慢跪在地上,號啕大哭,他念著那十幾顆人頭的名字,說自己對不起他們。

這一幕是不是有些熟悉?

道光皇帝大病初癒,自知去日無多,決定在兩位皇子,奕詝和弈訢之間選擇一位繼承人。於是,道光精心出了十道有關治國安民的考題。問弈訢,弈訢口若懸河,舌綻蓮花,答的漂亮圓滿;問奕詝,奕詝卻突然跪倒大哭,一邊哭,一邊說:爸爸,你怎麼病成這樣了,兒子心疼啊!

一瞬間,情感替代了理智,老皇帝的心被打動了。

同樣,餘萬清的眼淚也眼淚打動了一些人,他們就站在吳汝孝的身後,面孔隱藏在火把跳躍的陰影裡。

佚名:《蘋湖筆記》

《向榮奏稿》

丹徒陳慶年《鎮江剿平粵匪記》

卞乃譝《從軍記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