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1853年年底,太平天國名將羅大綱正在鎮江巡視。探子突然來報,說是餘萬清被咸豐皇帝提拔,走馬上任,成為攻打鎮江的新一屆清軍統帥。

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聽罷,羅大綱壓不住心頭的喜悅,差點跑鎮江城頭放一掛鞭炮。甚至,他都想用手圈在嘴邊當喇叭,衝著清營的方向大叫:“餘萬清,歡迎你!”

羅大綱為啥這麼高興,自然是因為餘萬清是清軍中有名的戰五渣提督。更有甚者,有不少湖南道州人認為,沒有餘萬清就沒有太平天國。

餘萬清是浙江金華人,1803年生人。道光二年(1822年),19歲的餘萬清考中了武進士。俗話說:窮文富武。很顯然,餘萬清家道殷實,而且父母在那個時代都很民主,沒有逼著他去學習四書五經走主流的科舉之路。他們燒錢給他請武術家教,終於把餘萬清培養成為一名帝國武官。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長大的餘萬清,善良、快活,平易近人。

與太平天國之戰初期的很多人一樣,餘萬清也參加過鴉片戰爭。不過,當他來到廣東時,已經是鴉片戰爭的尾聲了。

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鴉片戰爭

在餘萬清身上,有兩大特性,其中之一就是自帶好人緣。所以,當林則徐貶官流放伊犁,餘萬清卻被林則徐和琦善的繼任者奕山提拔,升為副將,從此開始了高級武官的幸福人生。

好人緣不是蓋的,餘萬清雖然是在投降派奕山手裡升的官,也彈壓過圍攻英國人的民眾,卻和當時廣東第一大反英組織昇平社學打的火熱。直到今天,廣州市昇平社學舊址還存有一塊石匾,上面刻著一行漂亮的楷書:“氣懾鯨鯢”。這四個字就是餘萬清升為廣東總兵後寫的。(鯨鯢,意思是海盜,兇惡的敵人。自然是指帝國主義侵略者了。)

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在道光晚年,他治下的清帝國是一個佛系帝國,而餘萬清就是佛系帝國中合格的佛系武官。他心腸好,人緣好,所以無論上級、同事還是百姓都很喜歡他。

道光三十年,餘萬清又被升為了湖南提督。不過,他沒當幾天提督,父親就死去了,按照慣例需要丁憂。丁憂,就是封建社會官員的父母逝去,需要辭官回家守孝的一種規定。然而,當時太平軍正在廣西鬧的歡,湖南和廣西又挨著,因此,餘萬清被湖廣總督程矞採、湖南巡撫駱秉章奏留,幫辦軍務。

結果,還不如讓他回老家金華啃火腿,留下餘萬清,那是給大清帝國留下了一個天大的禍害。

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金華火腿

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家都知道“道州決策”吧!如果說天京之變是太平天國毀滅的起點,那麼道州決策就是太平天國新生的原點。太平軍佔領道州後,楊秀清定下了沿長江直下,奪取金陵的戰略。也正是在道州,無數湖南會黨加入進來,太平天國的力量才得以迅速壯大。可以這麼說,太平軍如果不是攻下道州,並在道州修整了兩個月,極有可能就被清軍堵回廣西,從而消滅掉了。

那麼,太平軍是如何佔據道州這塊風水寶地的呢?他們需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餘萬清。

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原來,太平軍經過蓑衣渡一戰,扔下二百多艘船後,翻山越嶺,走陸路進入了湖南,兵鋒直指永州。清方急忙集結大軍,在永州一帶防堵。於是,太平軍避實就虛,在永州城外打了一個晃,掉頭衝南邊百里外的道州來了。

說實話,這其實是個作死的決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晚清,從永州出發,想去道州只有山嶺之間的一線之路。在這條路上有個叫雙牌的關隘,最為險要,如果有人在此把守,絕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餘萬清,就是彼時雙牌的守將。

假如餘萬清能在雙牌架上幾尊大炮,太平軍想去道州,就只有挨轟的份兒。

誰知,佛系提督餘萬清一聽說太平軍要來道州,立馬嚇得失去了全部理智。他當即扔下要塞雙牌,帶著二百多手下跑到了道州。

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今天的道州

誰知,餘萬清的提議被王揆一殘忍拒絕。

王揆一對能守住道州有著充分的自信。其實,縱覽太平天國之戰中的攻城與守城,在開花大炮沒有登上歷史舞臺之前,守城一方有著天然的優勢。只要他們下定決心死磕,攻城一方除了斷糧,幾乎沒有什麼好辦法。

王揆一告訴餘萬清:道州依山傍水,在湖南是有名的易守難攻。而且,道州城才修過沒幾年,比省會長沙都堅固。最後,大隊清軍就在距離道州不遠的永州,他們隨時能過來援救。

所以,儘管餘萬清磨破嘴皮,王揆一看著他,那眼神就像看著只兔子。自然,這兔子是童話故事《咕咚來了》裡面的。

餘萬清要瘋了,他決定不管王揆一。關鍵時刻,餘萬清依舊是個善良的人。他依舊不忍獨自逃生,而是帶走了道州城裡的600名兵勇。他們偷偷打開道州城的西門,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向江華縣逃去。

你說,逃就逃吧!為啥要帶人?帶人就帶人吧!為啥要帶那麼多?600兵勇幾乎是守衛道州的全部家當。帶多就帶多吧!為啥走的時候不知道把道州城的城門關上?不久,太平軍來到道州城外,見西門大敞,溜達著進去,輕輕鬆鬆就把道州佔了。

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跑出百米後,餘萬清智商上線。作為一名戰五渣提督,他做了平生最英明神武的一個軍事決定。那就是帶領六百多名手下,來到一個叫做蛇皮渡的渡口,搶走了所有的民船,從水路順利逃走。原因自然是餘萬清是情報天才,他知道太平軍在蓑衣渡失去了所有的船隻,只能控制陸路。

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咸豐皇帝

消息傳到北京,咸豐皇帝龍顏大怒,決定拿餘萬清的腦袋殺一儆百。然而,皇帝雖然高高在上,也不是想殺誰,說一句:“把餘萬清推出午門,砍了。”就行的。清朝即使黑暗無邊,也有《大清律》約束。想殺餘萬清這樣的高官,必須走一套合法的程序。

結果,餘萬清先是被拿到長沙大牢,接著又被千里迢迢送到了北京刑部。咸豐怕漢人袒護,專門派了滿人,刑部尚書阿靈阿主審,還親自批示:“著該部認真嚴訊,欽此!”

首先,阿靈阿告訴皇帝,餘萬清是丁憂人員,並非正牌湖南提督。俗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餘萬清雖然演砸了一出守城大戲,但他的身份不過是票友客串,還是可以原諒的。然後,阿靈阿開始顛倒黑白,先把餘萬清帶走600人縮水,砍去了三分之二,成了200人。接著,又把餘萬清去蛇皮渡搶船說成了餘萬清是去蛇皮渡迎頭痛擊敵人。結果走到半路,恰巧遇到大股太平軍,餘萬清挺身迎戰,不幸被敵人衝散。最後,阿靈阿抬出了餘萬清八十多歲的老孃。封建社會,百善孝為先,按照《大清律》,如果犯人的父母年老難以奉養,是可以酌情減刑的。

當然,阿靈阿是人精中的人精。他雖然在判決書中對餘萬清百般辯護,卻還是給他定下了斬監候,秋後問斬的刑罰。這是準備讓皇帝看了順勢做人情,把餘萬清放了。

結果,咸豐可不是父親那樣的佛系皇帝,他大吼一聲:“餘萬清,去死吧!”然後同意了阿靈阿的判決。

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為餘萬清作有情可原的辯護,已經此路不通了。咸豐皇帝盯上了他,是一心一意要殺掉餘萬清這隻雞,給一群貪生怕死的猴子看。那麼,就只有一個辦法,挖掘餘萬清的軍事價值,讓咸豐皇帝覺得他還有用,從而留下他。

餘萬清(弱弱地擦汗):我一個戰五渣,有啥軍事價值?我自己都不知道啊!

然而,就是有這麼一位晚清大狀,他挺身而出,舌綻蓮花,用能把死人說活的本領,生生榨出了餘萬清的軍事價值,並打動了皇帝。

這位晚清傳奇大狀名叫德奎。一看這名字,自然是個滿人。

德奎為餘萬清辯護,辯護詞的開頭卻沒有提餘萬清,而是大談特談起了鎮江的軍事。原來,鎮江被太平軍佔領後,清方先後派去了兩名大員主持攻城。他們分別是鄧紹良和和春,結果,鄧紹良被羅大綱火燒了七軍,和春也沒有取得什麼戰果。

德奎給出了清軍挫敗的原因:那是因為鎮江位於長江和大運河的交匯處,必須以水戰取勝,你派兩隻旱鴨子去有屁用?鋪墊完畢,德奎捧出了餘萬清,他告訴皇帝,餘萬清家鄉在浙江金華。金華一帶分佈著錢塘江、甌江、曹娥江、椒江等4大水系,所以餘萬清自幼熟悉水性。

比周立波還牛,皇帝定罪秋後問斬,他卻在大狀的辯護下官復原職

前鎮江清軍大帥鄧紹良:我是湖南乾州人,乾州溪河縱橫,多達百條,比金華水多多了。

德奎:鄧紹良,你坐下。

接下來,德奎把重點放在了餘萬清去蛇皮渡一事上。我們知道,經過阿靈阿的辯護,去蛇皮渡搶船已經變成了去蛇皮渡防守。德奎接著變本加厲忽悠皇帝,餘萬清為啥要去一個渡口防守?自然是因為他懂水戰,才要把兵力佈置在與河流有關的要隘。

經過德奎挖掘,餘萬清不為人知,甚至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的閃光點象鑽石一樣熠熠生輝。咸豐看了,不由得心動。畢竟,當時的大清,軍事人才奇缺,臨陣脫逃的也不止餘萬清一個。那麼,德奎會不會說謊呢?年輕的皇帝狐疑不定。

身為晚清大狀,德奎早已抓住了皇帝的心理。於是,在辯護詞的最後,德奎大義凜然的宣佈:我是滿人,和漢人餘萬清不認識,我是為了大清的萬年江山才仗義執言的。

這句話徹底打動了咸豐,他立馬下旨,把餘萬清從刑部死囚牢中提出來,發往鎮江戴罪立功。

在鎮江,餘萬清的好人緣又一次發揮了作用,頂頭上司向榮很快就喜歡上了他,結果在奏報中可沒少替餘萬清說好話。

不久,主持鎮江軍事的清將和春被調走,餘萬清順理成章補上了和春的缺,成為清政府攻打鎮江的大員。

你說,有這麼一個寶貝作對手,羅大綱能不高興到要放鞭炮嗎?

然而,羅大綱高興的太早了,餘萬清雖然至始至終是個戰五渣,卻擁有著另外一種屬性。在這種屬性的運作下,戰五渣餘萬清成為了太平天國鎮江轄區揮之不去的噩夢。餘萬清雖然沒有拿下鎮江,但他的存在,比真刀實槍攻下鎮江還令太平天國大佬們恐懼。

《鴉片戰爭檔案史料》6

《廣州碑刻集》

《李啟詔述湖南提督餘萬清擄船逃走書》

《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檔案》2、6、7、9、11、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