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吧」吃補藥就是補營養嗎?

「消化吧」吃补药就是补营养吗?

「消化吧」吃补药就是补营养吗?

切莫把“補藥”當營養!

「消化吧」吃补药就是补营养吗?

認識誤區一:

補藥=營養

正確觀點:

我們常說的營養,是指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基本營養物質,主要包括糖水化合物(米、面、糖等)、蛋白質(魚、肉、蛋、奶等)、脂肪(植物、動物油)、還有身體需要的各種微量元素礦物質等等。有了這些物質,人體就可以維持身體的基本功能以及組織生長,傷口修復等等。

而補藥,則是指的我們中醫上講的補益藥物,主要是根據人體中醫辨證,用來糾正人體氣血陰陽的平衡而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但不是人體的必須物質,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補益藥物,而張女士素體是屬於陰虛火旺的體質,進食大量溫燥補氣藥物後,出現上述症狀,就不難理解了。

中醫調病,講究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最終的目標是身體達到平衡則無病。

因此,煲湯可以煲出美味的食品,但如果放藥物,則最好經過醫生的體質辨識在進行,選擇一些藥食同源、偏性不太強的藥物,切不可隨意把一些偏性很強甚至昂貴的藥物拿來煲湯,一來不經濟,而來有時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張女士就是一個反面例子。

認識誤區二:

流質不夠營養

正確觀點:

由於很多患者內鏡微創術後,由於創面修復的需要,都要進行流質飲食,所謂流質飲食,就是性狀可以流動的、不需要咀嚼就可以吞嚥的食物,也就是說很稀的食物,其特點是含水量相對較高,因此,很多人就認為流質飲食很容易飢餓,不能提供充足的營養。

簡單一句話,“不在於吃的食物長什麼樣,而在於你吃的量!”

專家簡介

「消化吧」吃补药就是补营养吗?

專科:脾胃病科(胃腸、肝膽內科)。

出診時間:週二上午、週四上午(內科門診四樓);週日下午(嶺南名醫門診七樓)

溫馨提醒

「消化吧」吃补药就是补营养吗?「消化吧」吃补药就是补营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