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驛站」皰疹性咽峽炎來了,寶寶用什麼中成藥抵禦?

「本草驿站」疱疹性咽峡炎来了,宝宝用什么中成药抵御?

「本草驿站」疱疹性咽峡炎来了,宝宝用什么中成药抵御?

內容包括:嶺南本草故事、常用本草功效介紹、本草藥膳、中藥及中成藥的日常使用等,實用、精彩!敬請關注!

皰疹性咽峽炎來了,寶寶用什麼中成藥抵禦?

文/藥學部 姚媛主管中藥師

「本草驿站」疱疹性咽峡炎来了,宝宝用什么中成药抵御?

1

金蓮清熱泡騰片

主要成分包含金蓮花、大青葉,石膏、知母、地黃、玄參,苦杏仁(炒)。具有清熱解毒,利咽生津,止咳祛痰的功效主治外感熱證。

因該藥含有石膏,解毒利咽以外,解肌退熱效果較好。另外該藥為泡騰片,需要溶解於水後方可飲用,不能直接吞服。

用法用量:小兒1歲以下每次1片,一日3次,高燒時每日4次;1-15歲每次1-2片,一日4次,高燒時每四小時1次。

2

小兒豉翹清熱顆粒

主要成分包含連翹,淡豆豉,薄荷,荊芥,梔子(炒),大黃,青蒿,赤芍,檳榔,厚朴,黃芩,半夏、柴胡、甘草。具有疏風解表,清熱導滯功效,用於小兒風熱感冒挾滯證。

中醫認為小兒皰疹性咽峽炎起病的內在因素多為飲食傷胃,脾胃積熱,而該藥含有檳榔、厚朴和大黃,在解表退熱的基礎上,兼具行氣通便消滯作用,所以對於發熱伴有便秘、腹脹等胃腸積滯表現的幼童尤為適合。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6個月-1歲:一次1-2g;1-3歲:一次2-3g;4-6歲:一次3-4g;7-9歲:一次4-5g;10歲以上:一次6g;一日3次。

3

小兒熱速清顆粒/口服液

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黃芩、板藍根、葛根、金銀花、水牛角、連翹、大黃。

具備了清熱解毒與利咽的主要功效,其中柴胡、黃芩、葛根、水牛角針對發汗解熱,金銀花、連翹與大黃助清熱利咽與通便。

用法用量:口服。1歲以內,一次1/4袋至半袋;1歲至3歲,一次半袋至1袋;3歲至7歲,一次1袋至1.5袋;7歲至12歲,一次1.5袋至2袋。一日3~4次。

4

小兒清咽顆粒騰片

主要成分為玄參、蒲公英、牛蒡子(炒)、薄荷、蟬蛻、板藍根、連翹、牡丹皮、青黛。具有清熱解表,解毒利咽。用於小兒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咳嗽音啞,咽喉腫痛。

該藥在解表的同時,更偏向於解毒利咽,對咽部症狀的改善較為突出。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歲內每次服3克,一歲至五歲每次服6克,五歲以上每次服9~12克,一日2~3次。

除了以上介紹的內服服中成藥外,外用中成藥對改善咽喉不適也有明顯的緩解效果,這類中成藥多含有冰片、青黛、玄明粉等中藥。如:

1

雙料喉風散

主要成分:珍珠、人工牛黃、冰片、黃連、山豆根、甘草、青黛、人中白(煅)、寒水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於肺胃熱毒熾盛所致咽喉腫痛,齒齦腫痛。

用法用量:口腔咽喉諸症:噴於患處,一日3次。

2

冰硼散

主要成分:冰片、硼砂(煅)、硃砂、玄明粉。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吹敷患處,每次少量,一日數次。

需注意的是,嬰幼兒使用清熱解毒類的中成藥會有便次增多或出現腹瀉的不良反應,通常情況下停藥後便可恢復正常,但對於脾胃虛寒的嬰幼兒應慎用該類藥物。

「本草驿站」疱疹性咽峡炎来了,宝宝用什么中成药抵御?

姓名:姚媛

科室:藥學部

職稱:主管中藥師

「本草驿站」疱疹性咽峡炎来了,宝宝用什么中成药抵御?「本草驿站」疱疹性咽峡炎来了,宝宝用什么中成药抵御?
「本草驿站」疱疹性咽峡炎来了,宝宝用什么中成药抵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