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海羅布泊再現碧波,面積超1萬平方公里,水是怎樣來的呢?

用戶4474643705

羅布泊是一個令人魂牽夢縈為之著迷的地方,如果我們現在去羅布泊的話,呈現在我們眼裡的將會是一望無際的蒼茫黃沙,天空中的藍與大地上的金黃相互融合,氣勢壯闊得令人感到內心蒼涼。


但是誰能想到,幾十年前的羅布泊竟然是一處牛馬成群、青草綠樹環繞的湖泊?如果有人能在幾十年前有幸來到羅布泊,那他將會在這片黃沙包圍的蒼茫沙漠上見到一個奇蹟,一個在死亡之地煥發出無限生命光芒的自然奇蹟。

古代有種說法,叫做人不勝天,因為古代科技發展的落後,所以古人們對大自然的影響是很有限的,因此他們敬畏自然、崇尚天地,於是就出現了各種山神、樹神、雷神等千奇百怪的自然神靈。

曾經輝煌的羅布泊走向死亡

但是在步進現代之後,人類的力量空前強大了起來,人們開始擁有了毀天滅地的力量,擁有了改變自然的手段。

只要科技達到一定的程度,就算是一個終日無雲的天空,但只要人們打上一發降雨彈,那大自然也不得不向人們屈服,奇蹟般地隨著人們的想法向大地上降落雨滴。

在曾經水草繁盛、生機勃勃的羅布泊,強大的機器轟鳴聲中,人們與羅布泊爭奪起了水源,人們向天地發起了挑戰。


然後在人力的影響下,水域覆蓋廣袤的羅布泊在水源一點點被人們爭奪而盡後,最終也重蹈起了樓蘭的覆轍,湖水再度消失在這片大地上。

因為降雨量的稀少,羅布泊根本無法進行自給自足,所以蒼茫的黃沙再度覆蓋了這片土地,自此之後,羅布泊就變成了沙漠的代名詞。

羅布泊再度出現的水面,實際上是人們抽取地下的鉀鹽水形成的

但是誰能想到,在本世紀初,羅布泊這片曾經湖水的遺骸上,竟然再度出現了一片碧波亮眼的水面,在陽光的照耀下,水泛出了粼粼的閃光,看起來格外的優美。


如果是不瞭解事情真相的朋友,可能就會認為羅布泊重生了,以為在這片死亡之海上因為出現神秘莫測的水源,使得羅布泊重新煥發了生機。

但這個時候只能讓大家失望了,因為與羅布泊的消失一樣,羅布泊再度出現水面同樣是人為的效果。

在上世紀末,有專門的科學家在羅布泊北部區域發現了非常驚人的鉀鹽礦脈,然後他們為了解決國內鉀鹽稀少的狀況,在他們的四處呼籲下,一個規模宏大、投入了巨資的鉀鹽礦開採項目就展開了。

雖然說是礦脈,但是在羅布泊北部地底下埋藏的卻是一個很大的地底湖泊,這個地底湖泊中的水並不是普通的淡水,而是鉀鹽含量非常高的鉀鹽水。

而我們上面所說的羅布泊碧波浩蕩實際上就是人們打通了沙漠層,然後用功率強大的抽水機從地底下抽出鉀鹽水所造成的效果。

因為沙漠的滲水性非常嚴重,所以人們在沙漠上鋪上了一層隔水的材料,然後將抽上來的鉀鹽水放在這些材料上通過陽光晾曬獲取鉀鹽。



羅布泊鉀鹽礦脈的發現,使中國脫離鉀鹽貧瘠大國的身份

鉀鹽是一種在現代社會用處非常大的物質,人們在從專門的滷水中提取出鉀鹽後,就會通過稀釋細鹽的方法,生產出對農作物有著很強哺育作用的鉀肥,除了生產鉀肥之外,鉀鹽還能用在其他的地方,比如在工業上生產清潔劑以及做各種皮革、紡織的輔助材料,作用非常巨大。

在發現羅布坡的鉀鹽礦前,中國是一個貧鉀大國,為了能供應國內龐大的農業化肥市場。

國家不得不每年花費巨資從國外進口專門的鉀肥來填補國內的需求,但是在羅布泊發現鉀鹽礦之後,這種劣勢發生了改變,其實從某種方面來說,也是一種變廢為寶的途徑。

論開採羅布泊鉀鹽資源的行為

我看到有人說這種行為是一種破壞大自然的行為,雖然有著一定的道理,但實際上卻說不過去。

因為我們很多時候所說的保護大自然,其實是基於生命層面來說的,只有當影響到了周邊生命的生存狀況,這個時候才能稱之為破壞大自然。

而鉀鹽水如果不通過晾曬稀釋製造成化肥的話,那它將會因為過高的鹽含量而使得其周邊寸草不生,根本沒有動植物能在其中存活。

所以羅布泊抽取鉀鹽礦實際上和我們開採石油、天然氣以及各種金銀銅鐵一樣,是一種很正常的開採行為。

不過這只是對於現在的我們而言是有利的,其實從另一種層面上來看,我們現在挖掘的物資何嘗又不是斷絕後代子孫的道路呢?但因為這是發展需要,才不得不為之的,談不上對錯、是非。

所以說羅布泊多年後重新出現的水面,實際上是人們通過抽取地下鉀鹽水而造成的特殊景象,是一種人們資源利用的行為,其實從近幾十年來羅布泊的水量消失以及出現的情況來看,羅布泊的水實際上是成也科技,敗也科技的,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對大自然的影響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孤客生

這裡曾經是中國最神秘的海域之一,它寸草不生、持續高溫、人跡罕至。但是它又有著極其獨特的魅力,每年吸引大批的探險者前來駐足。雖然大部分人再也沒有回來,然而仍然無法阻止後繼者前仆後繼。



羅布泊之前之所以被稱為死亡之海,不僅僅是因為它吞噬了太多的生命,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故事。

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是第一個來到羅布泊,並且把它記錄下來流傳於世的人,他在自己的遊記當中寫到

“此漠甚長,需時一月,方能度過,沿途盡是沙山沙谷,無食可覓”。

大唐高僧玄奘也對羅布泊進行過描述

“風助流沙,無水草,多熱毒鬼魅之患,無經路,行人往返, 識耳。”

羅布泊在廣義上有一萬多平方公里,即使後來乾枯了也有5000多平方公里。每年的六七月份是羅布泊最熱的時候,溫度甚至可以高達70攝氏度。到了1972年從衛星照片上可以看到,羅布泊是完全的乾枯了。


死亡之海羅布泊——彭加木、餘純順

上世紀50年代一群年輕人,在這裡發現了一座古城遺址。紛紛進去淘寶探險,雖然最後帶來了很多東西。但是他們絕大多數都已經陷入瘋癲。

回來不久這些人全部離奇死去,醫生對他們屍體進行解剖時,發現它們體內都攜帶了不知名的病毒,而感染源就是來自胃部殘留的植物殘渣。本想繼續進行深入調查,十年動盪阻止了步伐。

70年代末國家組織了一支由彭加木與沈冠冕兩位生物學家帶隊的考察隊,以及一些民間的奇人異士。由於一開始的定位是生化事件,所以還跟去了一些部隊人員。


▲調查小隊

據說在第一次調查裡面,就發現了當時的那座遺址,並且從中帶出很多文物。在眾多的文物當中有一件特別奇怪,雖然外貌是一枚普通的玉佩,但是卻有著意想不到的作用。

實驗人員進行實驗時,偶然發現這塊玉佩有著複製生物的作用。 但是複製的生物會出現七個小時的時間差,當時實驗內容是往一條魚裡面投毒,實驗品當場死亡。然而複製出來的另一條魚在七個小時之後才出現死亡。這七個小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到底是不是通往平行的世界,困惑了很多人。

為了保證這些發現物的安全,平時都是由彭加木親自攜帶。然而就在第三次調查的時候,又出現了另一件意外。調查過程中由於一些原因,耽擱了一段時間,所攜帶用水很快用完。彭加木作為隊長,主動外出尋找水源,臨走前留下一張紙條“我往東去找水” 。


然而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跟隨他一起丟失的還有提取出來的植物病毒。後來部隊多次出動大量人員尋找,不僅僅是為了尋找彭加木的下落,還有是為了避免植物病毒落入他人之手。

之所以會對植物病毒如此緊張,是因為當時流傳著沙民事件。據說是當時國民黨殘餘部隊逃到這裡,在遺址當中感染上了植物病毒。它們的生命力、戰鬥力極其強悍,根本就像是一批生化戰士。

但是他們也有缺點,一旦經過核輻射照射之後,很快就會失去威脅,成為普通的屍體。據說後來是為了避免更大的危機爆發,才指定在那裡進行幾次核爆實驗。


之後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組織,都多次組織大規模的行動尋找彭加木的蹤跡,然而一直是沒有任何結果。有人說是當時被自己人殺害;有人說彭加木也感染上了植物病毒;有人說彭加木遇到了流沙。但是無論怎麼樣,還是保持著一種緬懷的心理。(對於雙魚玉佩事件,我一直都是懷疑態度。)

彭加木當時出事的時間是在1981年,然而就在15年後也就是1996年,被稱作是當代徐霞客的餘純順,在前往羅布泊徒步行走時出現意外。雖然作為非常老道的探險家,但是羅布泊內沒有具體定位,很容易迷失方向。而餘純順就是因為錯失了供給站,與大部隊失去聯繫才釀成慘劇。

等找到他人的時候,已經是在他失蹤一週時間了。由於當時羅布泊乾燥的氣候狀況,表面上的水分不斷蒸發,下面又源源不斷的輸送。表層的土面已經板結,餘純順的屍體出現膨脹現象。像餘純順這樣的探險家,當年命喪羅布泊的不在少數。


關於羅布泊的故事很多,但是我們今天的重點不是他們的故事,而是羅布泊的死灰復燃。羅布泊自從上世紀70年代乾枯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這個生他養他的家,本世紀初羅布泊又重新煥發了“光彩”。與它消失同樣的原因,是因為新的光彩也是人為的。

羅布泊煥發新光彩

時間一直到1995年,中國地質學家在羅布泊有了新的發現。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下面,科學家發現了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的地下鹽海,而且當時我國頗為稀缺的鉀鹽,一時間成為了寶貝。後經過科學家探測發現其儲存量達2.5億噸,是我國第二大鉀鹽礦。

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年,就成立了新疆國投公司,負責對這裡的鉀鹽進行開採工作。主要做法是挖開一小塊表層沙漠,然後將地下的鉀鹽水抽上來,之後再在旁邊地方進行晾曬。由於沙漠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就又在上面進行一層防滲水的保護。


時間長了也就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水面,消失了多年的羅布泊似乎又死灰復燃。而開採出的鉀鹽加工成鉀肥,作為植物的主要肥料。它可以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以及蛋白質的產生。如今國內鉀肥主要產自青海格爾木以及新疆羅布泊地區,而其中的羅布泊每年產量達到120萬噸以上。

沉寂了幾十年的羅布泊,如今又煥發出新的光彩。雖然我們現在抽取地下的鉀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大自然。但是有鉀鹽的存在,周圍就很難有植物生長,其實也是變相的一種改造。希望在幾十上百年之後,羅布泊能夠重新變得適宜人類居住。


史之策



說起羅布泊,不得不說起幾千年中國的天氣。

黃帝的時代,中國的溫度比現在要高出好幾度,整個西北都是溼潤氣候,到處是大片的森林和湖泊。各種大型動物在這個地方跑來跑去,狼蟲虎豹在這時出沒,甚至還有大象這個區域活動。

整個中國北方都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羅布泊也不例外。

羅布泊最強盛的代表時期是在漢朝,這裡有個樓蘭國。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向漢武帝說起:“樓蘭,師邑有城郭,臨鹽澤”。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這方水養活了樓蘭人民800多年。

到了隋唐時期,地球氣溫降低,西北地區就慢慢變成了現在半乾旱氣候。降水量大量減少,加上一些支流改道,羅布泊的水量就開始大量減少,樓蘭國最終消亡。



清代乾隆年間學者徐松曾經到羅布泊,並且在《西域水道記》中寫道:這裡人家“不食五穀,以漁為糧,織野麻為衣,取雁毛為裘,藉水禽翼為臥”。

說明當時還是有人居住在這一區域的,只是人口數量不太多,他們大多以打獵為生,沒有人象農耕文明那樣種地。



甚至到了清朝末年民國初期,由於當時社會混亂,許多水利失修,大量河水改道,羅布泊的水域面積增大到了峰值的40%。

然而這一切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到了新中國建國後,在西北地區的掠奪式開發下,羅布泊最終在1972年開始斷流,終於成為一片死海。

之後有不少人在這時穿越探險,彭加木和餘純順都先後死在了這片沙漠之中。



1995年,中國地質勘探隊在羅布泊的耳朵形的右下角,有了重大發現。在羅布泊的地下是一個巨大的鹹水湖,裡邊有大量的鉀鹽含量非常高的鉀鹽水。初步估算大約有2.5億噸,含鹽量超過35%。

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於2001年正式成立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對這一地區鉀鹽的開發工作。

因為這一地區位於沙漠之中,水的滲透能力太強。在用強力抽水機把水抽上來,必須用大量的防水布把水包裹住,讓太陽曬,最後再經過加工,分離出鹽和鉀。



所謂的羅布泊再現碧波,面積超1萬平方公里,就是指這大片從地底下抽上來的鉀鹽水,看上去就好像再現了一千多年前的面貌。

實際上卻是越抽,這一地區越缺少,距離恢復當年絲綢之路中轉站美麗家園的可能性越遠。當然當年的水也是鹽水,也不能直接使用,但邊上會有淡水湖泊可供使用。

現在對這一地區的開採和利用,也是對地於資源的合理開發和使用,至少也為我們創造一片看上去非常美觀的景觀。


新知傳習閣

死亡之海羅布泊在衛星圖上,就像一隻巨大的耳郭,耳郭的每一輪都記錄著羅布泊向大自然挑戰時無奈的進退失據。公元四世紀的晉代,此處的樓蘭古城執行了最後一次自我救贖,意欲通過疏浚河道,讓塔里木河重新東流至此,他們的努力最後沒有獲得成功,樓蘭古城消失了。

隨著河流的改道,羅布泊一度水漲,清末民國時又恢復了一些生機,建國時,這裡的水域面積又達到了2000多平方公里,雖然只是它最大耳郭時的40%,但對沙漠戈壁上的人們來說,已經是很意外的驚喜了。

隨著內地移民的不斷增多,“向沙漠要糧”成為新時期的口號,人們在塔里木河上建起了一百多個水庫,灌溉需要用水、採礦業需要用水、一切生產生活都離不開水源,60年代起,大自然開始懲罰人們,塔里木河下游斷流,羅布泊失去水分補給,迅速枯竭,到了1972年,羅布泊流盡了最後一滴淚水,成為一片乾涸的鹽鹼地,成為真正的“死亡之海”。

死亡之後,這裡先後迎來了國家很多科考人員,來勘察礦產和進行一些試驗,1980年犧牲在這裡的彭加木就是其中之一,關於他的犧牲至今都有各種神秘消息的流傳。1996年,探險家餘純順也犧牲在這裡。之後,他的老父親餘金山父承子業,踏上徒步中國10萬里的苦旅,本人有幸在98年的路上見過老爺子,並陪他走了幾十裡地。

1995年,中國的地質科學家在大耳朵東北角,有了驚人的地質發現。(見下圖)

就是圖上閃耀藍色的這塊土地,這裡乾涸之前與羅布泊水面相通,算是大耳朵上面的小耳瘤,這方土地上與羅布泊一樣,是一片堅硬的鹽殼,銳利到能輕易地割破汽車輪胎。而在地下,地質科學家卻發現了一片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的廣闊“地下死海”,含鹽量超過35%,濃度甚至超過了真正的死海,是中國第二大的鉀鹽礦,儲量大約在2.5億噸。

新世紀第一年,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通過把地下的天然滷水抽取到地面上來,然後曬乾、提煉加工,得以年產120萬噸硫酸鉀化肥。題目中所說的羅布泊的碧波盪漾,也即上圖的藍色地域,正是羅鉀公司的滷水鹽池。

不管在衛星圖還是航拍圖上這方藍色有多攝人心魄,但這裡仍然是一片“死亡之海”,對這片死海下方的地下滷水的開發利用,將與羅布泊恢復真正的碧波盪漾的可能方向又漸遠一步。


歷來現實

曾經的羅布泊一望無際,浩瀚無垠,生機勃勃;後來的羅布泊一片荒涼,滿目瘡痍,死氣沉沉;如今,羅布泊再現碧波,置身湖邊,猶如漫步海邊。難道死亡之海復活了?可是水從哪裡來?

羅布泊曾是我國西北最大咸水湖,湖水面積達12000平方公里。到1962年湖水減少到660平方公里。1970年以後,由於塔里木河兩岸人口突增,上中游修建水庫,塔河下游300多公里河道乾涸,羅布泊最終乾涸。從此,羅布泊成為死亡之海,彭加木、餘純順的生命也在此停止。

就在人們以為羅布泊就要這樣沉寂下去的時候,中國科學家卻在孜孜不倦地奮鬥,他們希望在這裡找到鉀鹽礦。乾涸的羅布泊表層覆蓋著一層厚度0.3米-1米的鹽層,這無疑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事實證明,這個鹽層裡蘊含著豐富的鉀鹽礦藏資源,儲量達2.5億噸以上,是中國第二大鉀鹽礦。

21世紀初,新疆啟動120萬噸鉀肥項目和鹽水輸送浮管工程。一個大規模採礦作業點在羅布泊形成,他們用了海水提鉀技術,正是這項技術讓羅布泊重現淼淼水面。具體來說,就是從地下抽取鹽湖滷水,通過曬鹽,加工生產硫酸鉀。隨後鉀鹽運走,從地下抽取的大量鹽湖滷水,則統一排放到低地,形成了一個面積可觀的鹽湖

知道了嗎,羅布泊就這樣復活了。不過,這不是真正的復活。現在,通過塔里木河統一調度,臺特瑪湖已經頗具規模,周圍生態也漸趨恢復,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塔里木河的水能再次流到羅布泊,讓羅布泊真正的重現生機。


老楊狼

說起這個問題的話,我需要給大家提一個知識點,也就是四川的井鹽這東西究竟是如何開採出來的。

四川這個地方地形叫四川盆地,原先這個地方是海洋,後來隨著地殼的抬升,海平面的下降,由於這個地方是一塊兒盆地,所使得這個地方成為了一塊孤海,隨著太陽的蒸發,時間的日積月累,海水被逐漸蒸發走的,留下來的就是一片鹽田。

接著上面開始附著起沉積物,把鹽直接掩蓋在了地下,有的地方厚度高達數百米。

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的四川人民是如何開採鹽礦的呢?為一種能夠將地下的礦物質帶到地上的作用力,那就是水,四川人民發現在某些特定的井裡面鹽分含量極高,將這些井裡面的水提煉出來,然後曬乾就會形成鹽,這也就是鹽井。

當然,隨著四川人人口的增加,這點鹽肯定就不夠用了,人們必須增大工業化的開採力度,使得鹽的產量能夠跟得上消費水平。

這個時候,人們發現通過挖深井,將地下水彙集起來,再井口處統一開採,這樣的話越深的鹽井滷水的質量越高,產量越高。

當然,我們把話題說回今天的主角為什麼?羅布泊這個地方會出現這麼一個湖泊?答案就是採鹽。

這有人就會問了羅布泊這個地方踩出來的鹽吧,有人要吃嗎?或者說運到內地之後,這價格不會太貴嗎?實際上這些鹽開採出來並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提煉出一種工業物質,這就是金屬列表裡面的鉀。

羅布泊曾經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雖然隨著一系列的地址,並畫還有人類活動,羅布泊最終於上世紀60年代末乾涸,但是水分雖然走了,留下來的卻是大量的鹽田,並且蘿蔔所留下來的鹽田裡面富含一種工業上極其需要的物質,這就是鉀,而且這種物質相比較於其他的開採方式來得更加容易,開採成本也更加的低。

但是這種工業原料,它的埋藏深度比較深,如何把它以最廉價的開採方式將它開採出來就是當今中國工業人比較頭疼的問題。

這時候我提到的四川的一種採鹽的方法就成了大家的首選。

雖然羅布泊地區,現如今已經處於乾涸的狀態,但是它的地下水是極其豐富的,流動的地下水裡面富含著大量的鉀鹽,將地下水開採出來,然後提煉到工業的設備裡面將裡面的鉀給提煉出來,這樣的話,使得生產的成本降到了最低。

當然,一直開採地下水的話,對於地下的影響力度,我相信大家都是呃有所耳聞的,所以說,現如今新疆當地政府選擇將塔里木河的部分水調度到現如今的臺特瑪湖,使得當地的生態系統恢復平衡。

當然羅布泊,是否能夠藉助這個契機重新復活,這一點尚且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不過至少來說我們看到了一絲希望。


漩渦鳴人yy

羅布泊有水就有生機和生命了。那麼,羅布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地下滲透出來的。由此,我想到了乾旱的農村,我下鄉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乾旱,在我們不知不覺間,竟然從地下冒出水來,滿田滿地都是水,老百姓說這是天干太久了,年歲好的年成,就會冒出水來。這叫發潮水,凡是發潮水的年景都是好年景。這是說,今年的田地活不用管了,一定是一個豐收年。那麼,羅布泊也可以說是一個好年景的,不僅能夠生機勃勃,而且,會是有驚現萬頃碧波的。


6353902879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湖,海拔780米。如果今羅布泊再現碧波,水從來那裡呢?原來是因為這裡發現了最大鉀鹽,新疆國投公司在這裡抽地下水洗鉀鹽,最終洗鹽的水統一排放在地勢地的地方,於是形成了一個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的鹽湖。

羅布淖爾是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彙集之湖,最低海拔在780m左右,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彙集於此,為中國第二大咸水湖。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較多,西北側的樓蘭城為著名的"絲綢之路"咽喉,之後由於氣候變遷及人類水利工程影響,導致上游來水減少,直至乾涸。目前新疆大大小小有數百座水庫,我就曾經修建過蘇巴什水庫、參觀過斜河拉水利樞紐工程、大小石峽水利工程、亞曼蘇水電站等工程。塔里木河的水基本在上游就被人們充分利用了。

羅布泊有豐富的鉀鹽資源,目前探明鹽鉀資源貯量達5億噸,據權威地質專家測算,完全具備成為我國最大鉀鹽生產基地的資源潛力。羅布泊的硫酸鉀K2O含量均在51%以上,且不含遊離酸,屬礦質肥料,具有純天然,綠色、高品質的特點。鉀能促進作物酶的活化,促進光能的利用,增強光合作用;改善能量代謝;促進糖代謝促進氮素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促進植物經濟用水;促進有機酸的代謝;增強作物的抗逆性。因此鉀肥是農業增收的一件利器。

2006年4月25日,新疆羅布泊鉀肥基地年產120萬噸鉀肥項目開工發佈會正式開工建設,由採輸滷、鹽田、礦石採輸、加工廠區、外部供水、熱電站、哈密鐵路專用線及倉儲等七個主項工程,以及哈密辦公基地和紅柳井第二供水工程等其他配套工程組成。因此採鹽後經過處理的廢水形成了目前的羅布泊湖。


大秦鐵鷹劍士

這蘊含著一個天大的秘密,只有雙魚玉佩能解開這個謎團,眾位看官請聽我一一道來。

就羅布泊言,我們會明確想到樓蘭古國、原子彈、氫彈,然鵝,最著名的恐怕還是雙魚玉佩事件。什麼是雙魚玉佩?

雙魚玉佩是內蒙古自治區哲里木盟(今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遼陳國公主及駙馬合葬墓出土的玉佩,為白玉圓雕,用陰線刻出眼、腮、腹鰭、尾等細部,雙魚嘴部穿孔用金鍊系佩。其屬遼代(907年-1125年)玉器,長6.5釐米,藏於內蒙古博物館,為佛教八吉祥之一。神秘學裡面,古老、宗教、玉器、驚奇的構造這四個要素在雙魚玉佩中都能看到。

羅布泊的考察帶來了很多詭異的傳說,譬如蜥蜴人和生化人的說法,人們為此將其與美國51區的神秘現象聯繫在一起。但最為重要的,乃是人們相信雙魚玉佩便是跟太極圖有關係的“陰陽雙魚”,甚至一度傳言說,有人不小心接觸到雙魚玉佩後發現這個奇怪的物件竟然能夠複製任何事物,就像克隆體一樣。

當然,也有人以為雙魚玉佩的主要功能並非“複製”,而是將另一個平行宇宙的對應者帶來我們的世界。

然而,無論如何,雙魚玉佩都是令人心生畏懼的——因為它太過神秘。它不但套用了衛斯理科幻小說的情節,還從明確的遼代出土器物轉變成了神秘的獲得事件,而且,太極陰陽魚這種明清時期產生的圖案,竟然跟遼代的玉佩產生聯繫。你怕嗎?我反正是怕了。我要寫部小說壓壓驚。


肥嘟嘟的小不理

這個湖溫度太高,細菌繁殖能力強。好多人想去探索它的秘密。可是去了有的回不來,有的回來不久死了,那個地方草都不長何況人。想探索它的秘密得付出代價。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任何人無發改變它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