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台山局:多方位準備,迎“龍舟水”

5月14日起,江門台山供電局組織各供電開展為期一週的線路特別巡查工作,多方位做好準備,迎接“龍舟水”。

據悉“龍舟水”民間把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前後的較大降水過程稱為“龍舟水”端午時節,而這期間南方暖溼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廣東和廣西,福建,海南交匯,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每年5月20至6月21日,是廣東地區的龍舟水頻發的時期,對此,江門台山供電局提前部署,對所在轄區的線路提前進行巡查,全面做好防汛工作。

樹障全清除,供電線路清晰可見

線路巡視工作之一就是要把線路保護區範圍內的樹障清除,檢查線路以及設備自身有沒有存在這安全隱患,如導線有沒有斷股、拉線有沒有鬆弛、杆塔是否有橫縱列橫或者傾斜、絕緣子有沒有損壞以及出現發電現象等。在巡線的過程中,都會將被發現的隱患缺陷詳細的記錄下來,然後通過系統錄入計劃開展消缺工作。

江門台山局:多方位準備,迎“龍舟水”

衝簍供電所,運維班組人員便徒步穿越深山密林,在穿過一片低矮密集的灌木叢後到達了待清障的杆塔附近。經過任務分工後,大家開始行動,在搖樹過程中確定了高杆植物和喬木對導線的安全距離後,吳德勝師傅首先用鉤鐮拉住樹的主幹控制倒向,劉建強師傅隨即用砍刀揮向樹的根部,一顆顆喬木隨即便應聲倒下。在一旁的新員工魏懿看到後躍躍欲試,在接過師傅的砍刀砍樹時才明白看似簡單的砍樹,也蘊含著豐富的經驗,包括腳的站姿、刀的砍伐傾斜度、落刀的位置。這三者如何控制能使刀最大程度發揮效力,也考驗著砍樹者的智慧和歷練。

善用“無人機”,線路隱患無處可逃

5月15日,都斛所營配綜合二班陳俊任師傅帶著新員工伍澤科到10kV莘村線水坑支線進行無人機巡線。在巡視過程中,陳俊任師傅先向伍澤科講解無人機的操作方式與巡線的技巧,再手把手教導了無人機的啟動、降落和巡迴飛行等過程。一個小時,就完成了水坑支線#17號杆到#35號杆的巡視。無人機的加入,能大大提高線路巡視的效率,免去了作業人員的登塔檢查工作,減輕了運維人員的工作量,降低了巡視的風險。並且能檢查到日常巡視中無法檢查到的細微缺陷,提前做好消缺的計劃及準備工作,保障線路的可靠安全運行,就可以更好地保證老百姓的正常用電。

江門台山局:多方位準備,迎“龍舟水”

江門台山局:多方位準備,迎“龍舟水”

巧換警示牌,電杆面貌煥然一新

根據以往的做法,懸掛杆號牌、安全警示牌是使用裸鋁線或裸銅線把杆號牌、安全警示牌綁紮在電杆或鋼塔上,這種做法不但大量浪費有色金屬,而且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鋁線機械強度低,在沿海地區強風時容易斷裂,杆號牌或安全警示牌會隨風飄移到帶電設備上,就成設備故障;銅線則屬於貴重金屬,大量使用增加生產成本。下川供電所營配綜合二班班員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用鉚釘將鍍鋅鐵片固定在杆號牌、安全警示牌上,然後再將按統一工藝加工好的杆號牌、安全警示牌掛到電杆或鋼塔上,這樣可以使作業流程標準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業風險以及生產成本,在“龍舟水”來臨前做好警示牌更換工作供電安全更多保障。

江門台山局:多方位準備,迎“龍舟水”

各供電所認真落實、全力以赴此次“龍舟水”前特巡工作,大大提高電網對汛期的防禦能力,為線路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保障。(譚雅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