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縣:“荒”裡淘金“造血”有方 讓百姓致富有路

衡山县:“荒”里淘金“造血”有方 让百姓致富有路

6月11日,在衡山縣東湖鎮團山村中心組白芨種植基地,村民正在地裡勞作。

衡山县:“荒”里淘金“造血”有方 让百姓致富有路

新屋組貧困戶周立軍和肖公組貧困戶羅慶連在白芨種植基地勞作,她們覺得很滿足。

衡山县:“荒”里淘金“造血”有方 让百姓致富有路

衡山“豬血桃”通過省級農產品地理標誌評審。

衡山县:“荒”里淘金“造血”有方 让百姓致富有路

去年衡山縣優質稻田面積種植達10萬畝以上,圖為豐收的稻穀資料圖。

因地制宜 產業造血“荒”裡淘金

6月11日,在衡山縣東湖鎮團山村中心組白芨種植基地,30餘名村民正在地裡勞作。他們一邊除草、鬆土,一邊閒聊:“以前種水稻一年只能種一季,根本就賺不到錢,荒了很多地!”“現在多虧了縣委、縣政府引進了白芨,我們在這裡做事一天至少80塊工錢呢!”

衡山縣東湖鎮團山村屬山區,日照時間短,土質疏鬆,不利於水稻種植,荒廢了大片土地。2016年,衡山縣扶貧辦、縣農業局聯合衡嶽中藥飲片公司多次實地考察,發現其獨特的土質、氣候條件十分適宜中藥材種植。

2016年底,湖南衡嶽中藥飲片公司在東湖鎮團山村、嶺坡鄉潮水村建立了中藥白芨種植產業扶貧點,依託湖南衡嶽中藥飲片公司生產、銷售中藥飲片和大宗藥材這一良好平臺,充分利用村裡的空閒山地、閒置荒蕪多年的灘田和閒散已久的勞動力,發動引導貧困村民大力種植適宜本地生長繁殖的中藥材白芨。

目前兩村共有貧困戶154戶573人參與白芨種植扶貧項目,種植面積達101畝。去年來,貧困戶共領到白芨幼苗78萬株,基地共組織貧困戶開展專題技術培訓3期。僅團山村中心組白芨種植基地就達81畝,全村46戶157人全部參與該扶貧項目。除了就業扶貧,該基地直接幫扶模式讓貧困戶更受益。

分類施策 提產提質讓百姓致富有路

近年來,衡山縣突出產業培育,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努力培育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紮實推進扶貧攻堅。去年衡山縣優質稻田面積種植達10萬畝以上。

衡山縣農業局局長宗維平介紹,今年衡山縣大力發展優質稻、兩茶(茶油、茶葉)、中藥材、小水果、養殖(牲豬、衡山黃雞)等五大產業。“我們發展這五大產業,農民投入不大,技術要求不高,市場風險較低,群眾易於接受,參與程度較高,能夠穩定帶動村民致富。為讓貧困戶積極參與,全縣確定了十餘家企業、合作組織作為產業扶貧的示範基地!”

今年,衡山縣順發米業優質稻種植精準產業扶貧基地直接幫扶貧困戶50戶178人,由政府免費為貧困戶提供種子、肥料等,公司全程進行技術培訓指導。

精準扶貧,關鍵是找準路子。衡山縣結合貧困戶實際,因地制宜,幫助貧困戶選準增收項目;堅持分類施策,“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發展思路,確保產業和項目到戶。

衡山縣委副書記段曉賽介紹,產業扶貧要造血,需把“扶貧扶志扶智”相結合,要就地發展產業,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調動他們投身產業的主觀能動性;要加大對貧困戶的培訓,使他們掌握產業發展的技能和本領,讓貧苦戶積極參與產業幫扶,真正受益。今年來衡山縣大力抓頂層設計,採取直接幫扶、委託幫扶、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對接貧困戶。財政拿出2000萬元資金髮展五大產業,聯動各個部門,把責任分解落實,讓所有農業龍頭企業參與精準扶貧,儘量做到所有貧困戶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