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苦幹實幹換來山村鉅變

江口:苦干实干换来山村巨变

苦幹實幹換來山村鉅變

——記江口縣官和鄉泗渡村第一書記龍躍飛

“喂,你到哪裡來了?新娘子都進門了。”2018年3月28日,是龍躍飛結婚的日子,眼看著新娘子就要進門了,龍躍飛卻遲遲不見蹤影,直至拜堂的前一刻才匆匆趕回家裡與妻子完成婚禮儀式,著實讓親戚朋友們看了個“笑話”。

龍躍飛是江口縣疾控中心派駐江口縣官和鄉泗渡村第一書記,因放不下村裡的脫貧攻堅工作,直至婚禮前都一直堅守在脫貧攻堅一線。3月29日,結婚的第二天,龍躍飛像往常一樣起了個大早,又急匆匆趕回到了村裡繼續戰鬥。

去年9月,為響應脫貧攻堅號召,龍躍飛主動放棄了在城裡舒適的工作和生活,每天揹著掛包,披星戴月,奔走在鄉村的山路上,穿梭在田間地頭裡,竭心盡力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是幹部群眾公認的“實幹書記”。

江口:苦干实干换来山村巨变

真情實意 “外人”變“親人”

泗渡村位於官和鄉北部,地理位置偏遠,全村下轄26個村民組,總人口246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11戶830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3.3%,屬於全省深度貧困村。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了儘快熟悉和掌握村裡的基本情況,龍躍飛堅持用腳步丈量民情,每天挨家挨戶或深入到田間地頭,和群眾聊天、拉家常,察看實際情況、瞭解群眾需求、徵求群眾想法。龍躍飛足足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走遍了全村,記滿了有2個筆記本,磨破了3雙運動鞋。

“龍書記雖然是城裡來的幹部,但特別能吃苦,有些村民組通不了車,他就走路去,一走就是幾個小時。”村民們發現,這個城裡面派來的幹部說話客氣、有耐心,慢慢地也開始把他當成了村裡的一份子,甚至當成了“自家人”。

江口:苦干实干换来山村巨变

“用窮鄉僻壤來形容,那是一點都不為過。基礎設施薄弱、土地不成規模、農業效益地下、勞動力外逃,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基本都出去了,留在家裡的也大都守著窮窩窩過苦日子,那真叫無可奈何。”談起村裡的情況,龍躍飛說。

當然,在不斷地走訪過程中,龍躍飛也開始琢磨著村裡的發展。“解鈴還須繫鈴人,脫貧還得靠自身。”龍躍飛經常利用晚上時間組織村裡的黨員、致富帶頭人、村幹部、駐村工作隊、貧困戶代表、村民代表召開民情懇談會,集思廣益,積極聽取群眾的呼聲、對脫貧攻堅的想法和建議。

“連路都沒得,還談啥子致富?”“種點穀子、栽點包穀、洋芋、紅苕,一年就夠自己吃,再喂兩個豬……”出行無路、致富無門是群眾的心聲,也是村幹部的“心病”。

雖然步履艱難,但村裡淳樸的民風、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加上一系列的脫貧攻堅惠民政策保障,讓龍躍飛的心裡多了一些信心與底氣,他也暗自憋足了一股子的勁,細細描繪著泗渡村脫貧致富的新藍圖,並逐步變為現實。

江口:苦干实干换来山村巨变

真抓實幹 “舊貌”換“新顏”

要想富,先修路。龍躍飛堅持把改善泗渡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頭等大事。白天,他或沿路走訪調研,或到縣交通部門、建設專班協調水泥、砂石等物資;晚上,他或聯繫施工方商討公路建設事宜,或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與。

最讓龍躍飛費心的是泗渡村大田坡組的通組路,這條從村委會到大田坡的通組路,全長約2.3公里,本就崎嶇的山路,加上常年無人修整和管理,變得異常難行,不僅給村民帶來不便,而且嚴重影響“五改一化一維”工程的進度。

通過龍躍飛的爭取協調和群眾的廣泛參與,大田坡通組公路經過5個月的緊張施工,終於在2018年1月底建成並硬化完工,從此結束了大田坡不通車、肩挑背馱的歷史。

江口:苦干实干换来山村巨变

2018年2月11日這一天,對於從外地務工回來的大田坡組村民任明付來說,是個特別高興的日子。“現在真是太方便了,到處都是硬化了的水泥路,車子都可以開到我家院壩頭去了,到組上串個門也不用擔心褲腳沾滿泥巴了。”看著村裡和家裡發生的巨大變化,任明付高興地說道。

農村公路“組組通”、“五改一化一維”工程、人飲工程……按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攻堅“江口標準”,在解決群眾行路難問題的同時,龍躍飛還得搶抓時間節點,謀劃並落實一系列為民實事,補齊民生短板。

在龍躍飛和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以及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該村共修建完成通組路8條、聯戶路268條,實施完成“五改一化一維”人居環境改善工程446戶,完成危舊房改造19戶,爭取到了17萬元資金,修建了村級文化活動中心,還組建起了2支文娛隊伍,讓泗渡村煥然一新。

舉目千重綠,閒看農家樂。如今的泗渡,路通了,自來水有了,家家戶戶的房子都亮晃晃的,慢慢恢復了人氣。

江口:苦干实干换来山村巨变

真幫實助 “輸血”又“造血”

龍躍飛了解到,泗渡村有590多戶人家,絕大多數年輕人都選擇外出務工了,剩下的婦孺老幼平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年只種植水稻、玉米、紅薯等傳統農作物,在解決溫飽之餘並沒多少收入,許多農戶日子過得依然清貧。

脫貧致富,關鍵靠發展產業。但對於產業發展幾乎零基礎的泗渡村來說,發展什麼?誰來帶頭?成為問題關鍵。

對於“誰來帶頭?”的問題,龍躍飛按照“抓黨建、謀發展、聚人心”的工作思路,把著力點放在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上。“基層黨組織就是群眾最堅強的後盾,必須發揮組織優勢,通過黨建引領、支部帶頭,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才是出路。”龍躍飛說。

江口:苦干实干换来山村巨变

針對“發展什麼?”的問題,龍躍飛結合泗渡村的實際情況,著力在“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上下工夫,同時緊扣市場導向,堅持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路子,重點發展中藥材、冷水魚等特色生態產業,既要青山綠水,也要金山銀山,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

說幹就幹,按照“村社合一”模式,泗渡村通過支部領辦合作社方式,先後成了4個扶貧專業合作社,發展中藥材纈草種植400畝、鐵皮石斛種植50畝,並開工建設水產養殖基地60畝,通過採取“企業+合作社+村集體+群眾”利益鏈接模式實現貧困戶全覆蓋,推動村集體和群眾雙致富。

此外,龍躍飛還搶抓東西部扶貧協作,積極與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集團有限公司協調,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蜜蜂500桶,進一步發展壯大了泗渡村的實體經濟。

江口:苦干实干换来山村巨变

產業落地,群眾受益。通過發展致富產業,該村群眾不僅能夠獲得利益分紅,還能獲得土地租金和務工收入,增加致富渠道。去年底,該村首批分紅,戶均增收3000元。

精彩推薦

張三海:用“十個堅持”固化深化“活力、效率、溫馨”建設

《銅仁黨建直播間》第十二期:我為貧困村代言石阡本莊雙山村“第一書記”李慶

黎濱江:五天很短、感受很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萬山看看黨代表平時都在做什麼

江口:苦干实干换来山村巨变
江口:苦干实干换来山村巨变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江口:苦干实干换来山村巨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