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建三級脫貧攻堅戰機制 打通扶貧“最後一公里”

文昌建三级脱贫攻坚战机制 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文昌建三级脱贫攻坚战机制 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為貫徹中央關於“省負總責、市抓落實、鄉鎮撲下身子”的要求,落實劉賜貴書記一系列批示指示精神,切實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有力解決基層扶貧工作職責不清、力量分散、落實不到位等突出問題。近日,文昌建立起以鎮、行政村、自然村為單位,劃定脫貧攻堅作戰區域,設立村、鎮、市三級扶貧攻堅戰機制,確保文昌打贏脫貧攻堅戰。

該工作機制將設立類似軍事管理的基層三級戰鬥隊,各鎮設立脫貧攻堅大隊,各行政村設立脫貧攻堅中隊,在有脫貧攻堅任務的自然村(組)設立脫貧攻堅小隊。通過該機制將鎮村掛點領導、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幹部、幫扶責任人、村民小組組長等各方面力量全部編入戰鬥隊伍,形成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各方力量有效整合、攻堅壓力傳導到位的工作格局。

文昌建三级脱贫攻坚战机制 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幫扶責任人入戶向貧困戶講解健康幫扶政策。

各鎮設立脫貧攻堅大隊由包鎮的市領導任大隊長、執行大隊長,鎮黨委書記、鎮長任副大隊長,由鎮黨委副書記或分管扶貧工作副職領導任專職副大隊長,隊員由掛鉤點單位幫扶責任人組成,各掛鉤點單位要有一名副職領導脫產專職做扶貧工作。各行政村設立脫貧攻堅中隊由包行政村的鎮領導任中隊長,駐村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任副中隊長,隊員由鎮級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幹部和市鎮兩級幫扶責任人組成。在有脫貧攻堅任務的自然村(組)設立脫貧攻堅小隊,根據自然村(組)的實際情況,可在包含多個小組的自然村設一個小隊,包含多個自然村的小組設一個小隊,並由一名幫扶幹部任小隊長,村民小組長任副小隊長。

文昌建三级脱贫攻坚战机制 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第二督查組在東路鎮長征村委會西亭上村民小組邢詒春戶走訪。

根據相關規定,文昌市政府還建立了相應的獎懲機制。各大隊、中隊、小隊,每月對區域範圍內的隊員進行一次量化評比,評比的具體辦法可由大隊自行制定。對工作成效突出、群眾滿意度高的單位和個人,列入紅榜通報表揚,並給予適當的資金獎勵。對工作落後、群眾滿意度低的列入黑榜通報批評。對工作不力,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等方面問題較多的大隊、中隊、小隊,由指揮部約談各級隊長。各級隊長在日常工作中,要即時幫助工作落後、問題解決不力的隊員及時整改。對責任心不強、工作不到位的個人和幫扶單位,各級隊長要及時把情況反饋給指揮部,由指揮部在核實情況後進行約談,對問題嚴重的,要按程序進行嚴肅問責。

文昌建三级脱贫攻坚战机制 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抱羅鎮貧困戶陳永“零風險”養雞脫貧。 陳飛 攝

據瞭解,經2017年底貧困人口信息採集和動態調整後,文昌市建檔立卡系統中現有貧困人口4017戶16054人,2016年已脫貧退出1879戶7369人,2017年已脫貧退出1844戶7685人,未脫貧人口294戶1000人,回退80戶224人。貧困發生率為0.2%。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無返貧戶。2018將完成農村貧困人口739人脫貧;完成馮坡鎮鳳尾村、公坡鎮水北村等2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工作任務。

文昌市委書記鐘鳴明表示,文昌將針對扶貧攻堅戰中突出問題展開整改,對號入座,舉一反三,全面查找。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對精準識別退出、農村危房改造、產業扶貧、教育引導等方面多出實招硬招,務求精準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文昌將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嚴格落實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逐級負責、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並以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切實改進工作作風,以作風建設帶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新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