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隊的編制和精銳(二)——蜀國

《魏國篇》發表後,受到很多粉絲們的好評,在此表示感謝!現抓緊時間收集資料、整理文稿寫下蜀國篇,請諸位品評。


編制

蜀漢的兵制有點特別,據王應麟所著《玉海》中記載:“蜀漢昭烈初置五軍,其將校略如西漢,而兵有散騎、武騎之別。諸葛武侯治蜀,以八陣法教閱戰士。”另據《歷代兵制》中記載:“蜀置五軍,其左、右,將軍、督、護一人;其中師,監、護、典、參軍各一人;其前師,將軍、監、護、督軍各一人;其後,督、將軍兼一人。其將校略如漢。而兵有突將、無前、賓叟、青羌、散騎、武騎之別,蓋不全用蜀人也。”就是說蜀漢的軍隊大體分為五個部分,即前軍、右軍、左軍、後軍、中軍。《華陽國志》記載:“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皆假節鉞。又以黃忠為後將軍,趙雲為翊軍將軍領中護軍。” 從這就能充分看出蜀漢五軍的特點。

劉備時期蜀國軍隊未分中外軍制,劉備獨自掌握中央戰略機動部隊。223年劉禪繼位後,諸葛亮領丞相開府治事,設中外軍。中軍分兩部:一部為中央機動部隊,官職設中都護、中監軍、中領軍、中護軍和中參軍;另一部為宿衛成都皇宮的中軍,設左右羽林部、虎賁、虎步營左中右三部、虎騎營,仿漢制設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五校。外軍由戰區都督轄制,各郡縣置郡兵。在汶山郡西險要之地自汶山、龍鶴、冉駹、白馬、匡用修建五處防禦設施置牙門屯駐牙軍;邛都縣置七部營軍,又置四部斯臾,242年置赤甲軍;涪陵郡設置助郡軍。

三國時期曹魏盛產騎兵,東吳靠丹楊山越徵得十幾萬精兵,而蜀漢則有強悍的叟兵。劉焉入蜀時就曾招募叟兵,憑藉叟兵擊殺益州土著大豪賈龍。叟者,蜀夷之別名,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因系屬氐、羌系統的部落或部族而得名。諸葛亮《心書·擇材篇》記載:“夫師之行也,有好鬥樂戰,獨取強敵者,聚為一徒,名曰報國之士;有氣蓋三軍,材力勇捷者,聚為一徒,名曰突陳之士;有輕足善步,走如奔馬者,聚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有騎射如飛,發無不中者,聚為一徒,名曰爭鋒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為一徒,名曰飛馳之士;有善發強弩,遠而和中者,聚為一徒,名曰摧鋒之士。此六軍之善士,各因其能而用之也。”意思是諸葛亮將軍隊按士兵的特長分為六軍:

⑴將好勇鬥狠愛打仗,武藝高強能夠獨自殺強敵者,分為一部。號稱:報國兵。

⑵將氣概豪邁,勇力過人身手矯健者,分為一部。號稱:突陳兵。

⑶將行動敏捷善於奔跑,快如奔馬者,分為一部。號稱:搴(拔取之意)旗兵。

⑷將善於騎馬射箭,往來如飛,箭不虛發者,分為一部。號稱:爭鋒兵。

⑸將善於射箭,百射百中,能夠一箭斃命者,分為一部。號稱:飛馳兵。

⑹將善用強弩,能遠距離射中目標者,分為一部。號稱:摧鋒兵。

值得一提的是,蜀漢兵制官職高的並不一定擁有更高的權利。比如漢中之戰時期,徵西將軍黃忠需要翊軍將軍趙雲授予兵力,徵北將軍申耽被副軍將軍劉封所統制;姜維九伐中原時期,衛將軍姜維卻率領車騎將軍夏侯霸作戰。[注:關於三國時期官職,我將另外發表一篇文章加以詳解]三國軍隊的編制和精銳(二)——蜀國

蜀漢昭烈帝 劉備


精銳

一、白眊兵:

先主劉備帳下的精銳部隊,由陳到統帥。諸葛亮《與兄瑾論白帝兵書》中提到:“兄嫌白帝兵非精練。到所督,則先主帳下白眊,西方上兵也。嫌其少者,當復部分江州兵以廣益也。”眊,結犛牛尾毛作的飾物,古代軍中符節以犛牛尾為飾。《魏略》記載劉備“性好結眊”。白眊,是指用白色犛牛尾為裝飾。《華陽國志》記載蜀國出產氈眊為其一寶,諸葛亮曾贈孫權白眊。白眊兵是劉備帳下精銳,為區別於其他的部隊,其頭戴以白色犛牛尾為裝飾的頭盔,身披白色氈皮裝飾的盔甲,作為劉備帳下親兵,人數雖然不多,但卻是蜀國的上等部隊。夷陵大戰保護劉備安全撤退,之後一直隨陳到駐守永安,負責守衛蜀漢東境。陳到是汝南人,自豫州就追隨先主,名望地位僅次於趙雲,以忠勇著稱。楊戲《季漢輔臣贊》中記載:“徵南厚重,徵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贊趙子龍、陳叔至”。可見陳到所統領的白眊兵都是經過挑選的勇猛忠烈之士。

三國軍隊的編制和精銳(二)——蜀國

白毦統帥 陳到

二、無當飛軍:

所謂無當飛軍,就是諸葛亮在征服南中後,利用當地少數民族兵源,組建的一支勁旅。《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記載:諸葛亮平定南中後“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為部曲,置五部都尉,號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青羌又稱青叟,古代西南地區羌族的一支,服飾尚青色,故稱青羌。蜀國的叟兵中尤以青羌勇敢善戰而著名,其善戰與板楯蠻齊名,深受各路軍閥青睞。板楯蠻也叫賓叟,為古代巴人一支,分佈在川東閬中、嘉陵江中游一帶,善弩射,主要有羅、樸、督、鄂、度、夕、龔七大姓。

無當飛軍的第一任統帥是王平,最後一任統帥是張嶷。無當飛軍皆身披鐵甲,能翻山越嶺,善於使用弓弩和毒箭,擅長野戰,因為有兵械扎馬釘和弩箭及地利把握力,非常精於防守作戰。因為是舉家遷移,所以俗以蠻姑為舞,皆團牌闢(披)發,號嘯而進。為了能夠給這些剽悍的戰士以良好的管理,蜀漢委任治軍嚴謹的魏國降將王平為該軍團第一任司令官。王平,字子均,識字不滿十,與士卒同甘共苦,而生性謹嚴,訓練苛刻,說話嚴正。無當飛軍英勇善戰,在蜀漢的歷次戰爭中都有著出色的表現。街亭之戰因馬謖的失誤而全軍潰敗,斷後的正是王平率領僅一千人的無當飛軍,他們擊鼓虛張聲勢迷惑敵軍,成功的掩護其他各部撤離戰場,自己也全身而退,因此王平被任命為討寇將軍,領五部(是為飛軍),兼當營事(日常軍事事務),加拜參軍,從此無當飛軍開始成為諸葛亮核心精銳部隊。無當飛軍由於山地作戰的特點,也被用於討伐叛亂少數民族。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漢嘉(今四川雅安北)蠻反,蜀漢出動向寵的宿衛兵代替其前去征討,裝備不可謂不精良,結果這位性行淑均的名將卻死在了少數民族叛軍手中,還是無當飛軍從前線調回,才控制了局面,那時候應該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飛軍了。值得一提的是無當飛軍的結局極為悲壯,那是姜維北伐中的第七次(公元254年)為了掩護主帥退卻,五千飛軍在末任統帥張嶷的率領下進行了最後一戰,寡不敵眾,最終全軍覆沒,“殺敵輩之”,而張嶷本人也實現了他“殺身以報”的承諾。從此之後,雖然還有飛軍之名,並且在防守陽平關等戰鬥中有所表現,但作為一個整體的無當飛軍,已經不復存在了。

三國軍隊的編制和精銳(二)——蜀國

無當飛軍司令官 王平

三、西涼騎兵:

西涼鐵騎是西方技術裝備的精銳騎兵。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隴右精騎便橫行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馬超憑藉西涼鐵騎的威猛,與曹操六戰渭水,殺的曹操割須棄袍,狼狽逃竄,可見西涼鐵騎戰鬥力之強悍。《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記載:“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為前都亭侯。”劉備拿下西川決定因素就是將關中軍閥馬超納入麾下,得到了西涼騎兵,實力大增,進而建立蜀漢政權。西涼鐵騎可以說是蜀國最具有攻擊力的騎兵部隊,蜀國的三大精銳之一。這支周身精鋼鐵甲的西涼鐵騎,攻擊力不俗,防禦力更是強悍之極,作戰是古羅馬軍團和東漢初期涼州鐵騎的完美融合,兼具了兩者的優秀特質,作戰彪悍、兇狠、尤其適合沙漠戈壁的長距離持久奔襲作戰。詩書記載“超軍中多高鼻深目者”,其實就是指馬超的部隊中有很多羅馬來的軍人,大量吸取了羅馬軍陣的優點。標槍、密集軍陣、重裝盾牌以及軍隊編制和戰法上,和古羅馬十分接近。葭萌之戰,連見多識廣的劉備也對這種戰術十分欣賞。 其實他們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重裝騎兵,所以它們也有明顯的缺點,就是對付不了“強弩”,曹操打敗西涼騎兵主要是用計謀,但和其戰術也有關係,那就是築城後,用強弩遠射西涼兵,由於“西涼鐵騎”只裝備標槍,射程有限,所以十分被動。再有一個缺點就是機動力的不足,在和曹操精銳虎豹騎較量中處於下風,這和它的重型裝備是分不開的。馬超病故後,這支部隊由其堂弟馬岱統率。

三國軍隊的編制和精銳(二)——蜀國

西涼錦馬超

四、連弩士(元戎兵):

準確的說這支部隊不算蜀漢的三大王牌之一,而是諸葛亮組建的一隻高級特種部隊,是在涪陵郡招募的三千勁卒,稱為連弩士。涪陵郡轄今重慶市彭水、武隆、黔江、酉陽、秀山和貴州省務川、沿河一帶。據《華陽國志》記載:涪陵郡“土地山險、水灘。人多戇勇,多獽蜑之民。縣邑阿黨,鬥訟必死。”是巴人主要聚集地,其民天性勁勇,質直好義,土風敦厚,有先民之流,東漢時期的赤甲軍就經常在此地招募兵源。王應麟的《玉海》記載:“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連弩,十矢,謂之群雅,矢謂之飛槍,呼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又有八牛弩、威邊弩、定戎弩、靜塞弩。”另據《魏氏春秋》記載:“諸葛氏長於巧思,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元戎弩(也被稱為諸葛連弩)和木流牛馬一樣,都是諸葛亮發明的。元戎弩能一次性發射十支箭,其殺傷力遠超傳統弓箭。1961年成都郫縣出土了蜀漢時期的一強弩,其銘文記載需要“十石”之力才能拉開弩弓,按蜀漢制“十石”合現今約534.6市斤,不過因為重量和體積較大,需要兩到三名士兵一起操控。雖然這隻部隊戰鬥力強大,但是因為諸葛連弩所需材料和工藝都比較複雜,一直無法大量裝備蜀漢軍隊,故而人數較少。

三國軍隊的編制和精銳(二)——蜀國

武侯 諸葛孔明


三國軍隊的編制和精銳蜀國篇我就寫到這裡,請繼續關注吳國篇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