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條夏季養生經,來自腫瘤科中醫師的總結,每一條都值得借鑑!

見過張愛琴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面色紅潤、皮膚白膩,面帶笑容,精氣神足。說起夏季養生經,她說:“夏天比冬天更要抗寒,必須得熱著過。”

1. 每天嫩姜兩三片。

夏季伏陰在內,暖食尤宜。而且這兩個月,只要逛菜場,有樣蔬菜,張愛琴肯定必買,“‘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嫩姜可以溫胃散寒、增進食慾,我們家從嫩姜上市,吃到嫩姜下市,基本每天換著法子做嫩姜。”

張愛琴分享了嫩姜的吃法:嫩姜不用去皮,切薄片後,放在玻璃瓶內,放一點白米醋和糖,醃漬兩天,脆脆的,一點也不辣。如果來不及醃漬,可以把嫩姜、黑木耳、肉片,一起炒著吃。“每天不用多吃,醃漬的薑片我只吃兩三片。”

2. 不吃冷飲或者棒冰。

不管夏季還是冬季,張愛琴不吃冷飲。從中醫角度來說,夏季有寒邪,一是來自於受涼,如洗冷水澡、趟涼水、吹空調;二是從飲食中而來,吃冷飲、冰鎮水果等。這些寒邪,都容易導致頸椎病或溼氣難除等問題。

3. 淋到雨總會喝上一杯紅糖生薑茶。

煮薑茶的姜,不能選用嫩姜,最好用姜味濃郁的生薑,大拇指那樣大一塊,切片之後,煮十分鐘,把薑汁煮出來,放一點紅糖,一杯喝下,挺舒服。

4. 上午一杯綠茶,下午一杯花茶。

老病人都知道,張愛琴看門診,手邊必有茶,她笑著說:“一天兩杯水,我肯定少不了。”兩杯水指的是,上午一杯綠茶,下午一杯花茶。

綠茶有清香,沁人心脾,清早喝綠茶,感覺精氣神都被打開了;花茶張愛琴會選這四味:安徽滁菊、枸杞能明目,玫瑰花、鐵皮石斛花能疏肝解鬱,四味料清香,一般體質的女性都可以喝。

5. 見縫插針進行站樁。

工作間歇有點時間,張愛琴會見縫插針進行站樁。“百練不如一站,以前習武的站樁是為了長功力,但我覺得站樁的養生功效,在現在更有意義。”兩腳與肩同寬,兩膝微屈,雙臂平舉,手不高於肩,周身放鬆,兩目微閉。

站樁簡便易行,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每天堅持10-15分鐘,就能讓頸椎和脊椎得到放鬆,而且站樁時,呼吸調整加深,有利於肺部健康。

6. 空調房裡護好頸椎和膝蓋。

張愛琴通常會在白大褂裡穿著一件半高領連衣裙,裙子過膝,她解釋說:“一般夏季空調開得很足,要保護頸椎和膝蓋。”

古代醫家朱丹溪曾提出“婦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而現在的情況是,現代女性不僅陰虛,也“陽常不足”。健康關鍵在於護陽氣,尤其是頸椎、膝蓋等容易受寒邪侵襲的部位。

7. 一週拔一次真空火罐。

“在冬季,人們更加註重防寒保暖,不愛貪涼。從養生角度來說,夏天比冬天更需要抗寒。”張愛琴分享了自己拔罐的抗寒方法,“一週拔一次真空火罐,頸椎部位寒氣會少一點。”

8. 每年三伏貼。

因為坐門診時說話比較多,張愛琴咽喉不好,因此每年三伏貼,她總會貼一貼膝蓋,貼一貼咽喉,很有效果。

9. 晚上十一點肯定入睡,早上五點半起床。

張愛琴平時坐診忙,但在她臉上絲毫看不到一點終日對著電腦的暗沉臉色。問及有什麼保養訣竅,她坦言:“睡眠對於人的精神狀態和皮膚很重要,晚上十一點我肯定入睡,早上五點半起床。深度睡眠時間長。”

夏季很多人習慣晚上開窗、開空調吹風睡覺,這樣做,在睡覺的時候是涼快了,但會吹散衛護體表的陽氣,第二天反而更加疲憊,建議不要迎風而睡。

10. 養花養心性。

起床之後,張愛琴會給自己養的花剪枝、澆水。養花養心性,四季皆可養花。

也可根據家人的身體狀況,栽種一些藥用花卉,不僅可以觀賞,還能調理身體,有益健康。比如:百合花香氣濃郁,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佳品;丁香花不僅可淨化空氣,還有健胃驅風、安神止痛、增進食慾之功;曇花能清肺止咳、寧心安神,對氣管炎、神經衰弱有益。


③2017-08-08健康時報《中醫保睡眠有“五忌”》

④2015-01-12健康時報《養花健康療效大》(廣西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碩士梁慶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