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注意!買房時機已到!推薦5個城市!讓你暴富!

今天(9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最新的樓市數據,一不留神洩露了一個“驚天秘密”——中國樓市正在逼近一個危險的“極值”!暴漲的種子或已經發芽!

在告訴大家這個“驚天秘密”之前,讓我們先引入一個概念:消化週期(又稱“去化週期”)。

01

“消化週期”的意思是說,現在庫存的房子需要用多久才能消化完成。當然,這是一個變化中的概念,因為“庫存”的量、銷售的量都會變化,但在某個時間點它又是確定的——庫存的商品房面積,除以此前一段時間的平均銷售量。

今年4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了《關於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通知》,通知指出,各地要根據商品住房庫存消化週期,適時調整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結構和時序:

01

對消化週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

36-18個月的,要減少供地;

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

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奏。

由此可見,當消化週期低於6個月的時候,是非常危險的,市場有可能出現“供不應求”,最終帶來房價飆升(合肥就曾如此)。消化週期“6到12個月”,需要增加供地。12到18個月的是正常情況。

換句話說,消化週期小於12個月意味著“市場亮起黃燈”(警告),消化週期小於6個月意味著“市場亮起紅燈”(房價有大漲的危險)。如果超過18個月,則庫存偏多,超過36個意味著庫存太多了!

好了,讓我們看看今天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

01

1、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2352萬平方米;

2、1-8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98539萬平方米。

由此可以計算出,今年前8個月,平均每月商品房銷售面積是1.23億平方米;而現在的庫存量是6.235億平方米,消化週期是5.07個月。

也就是說,目前全國房地產的平均消化週期只有5.07個月了,這是非常危險的數據,意味著樓市如果不降溫,市場將出現“供不應求”式的暴漲!

注意!注意!買房時機已到!推薦5個城市!讓你暴富!

更恐怖的是,目前庫存的商品住宅只有3.32億平方米,其他的是辦公樓、商業營業用房。而今年1到8月商品住宅的累計銷售面積是8.54億平方米(見上圖),平均每月銷售面積達到了1.07億平方米。

01

這樣,我們可以計算出全國商品住宅的“消化週期”只有3.1個月!

令人恐怖的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房價大漲,大家突擊購房產生的效應。如果是正常的“年景”,消化週期還有這樣短嗎?

這很好辦,我們看看2015年1到8月的銷售數據,國家統計局網站上有。那個時候,只有深圳房價開始上漲,連上海、北京都沒有動,全國市場更是死水微瀾。

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1到8月,全國住宅累計銷售面積是6.17億平方米,平均每月銷售0.77億平方米。如果拿那時的銷售量作為分母,拿今天的庫存量(商品住宅)3.32億平方米為分子,可以計算消化週期是4.3個月。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現在的住宅庫量都是非常危險的,隨時可能出現供不應求。

另外,如果按照今年前8個月的平均銷售面積推算,則全國“辦公樓”的消化週期是10.6個月,“商業營業用房”的消化週期是18.4個月。

算了這筆賬,你就會明白幾個道理:

01

第一、為什麼國家要限售、限貸。如果不限制的話,很多城市將很快無房可賣(主要是住宅,商業辦公用房富裕一些),到那時房價將出現更加恐怖的上漲,最終會引發泡沫的破裂。

限購、限貸等“五限”政策,可以放慢樓市的銷售節奏,讓消化週期拉長到正常程度,給開發商“生產房子”留出時間。

第二,這也告訴我們一個秘密,為什麼開發商仍然拼命拿地?他們急需要補庫存。

第三,這還告訴我們,為什麼搞寫字樓開發的潘石屹和搞商業綜合體開發的王健林,都在淡出房地產行業、或者看淡樓市。而搞住宅的恆大、碧桂園、萬科、融創,都在拼命加槓桿了。

這就是當前中國樓市最核心的秘密,一切都在公開資料裡,就看你會不會研究這些資料了。

推介5城 抓緊下手吧

注意!注意!買房時機已到!推薦5個城市!讓你暴富!

01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是中國中心城市房價的邏輯。它告訴我們,把脈一個城市的房價走勢,政策、土地和人口是三個關鍵。那麼,未來樓市走向是什麼?

短期看政策

近一年多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接二連三地出臺樓市調控文件。

隨著調控的層層深入,未來進入"四限"的城市或將持續擴容,主導本輪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的核心動力已出現衰減跡象,尤其是房價虛高、嚴重透支的二、三、四線城市,或面臨調整風險。

以北京為例,北京自今年3月以來直接針對樓市頒發的政策就有12道,曲線調控的政策更是數不勝數,其他中心城市發佈的政策也不在少數。

不僅如此,近期各地樓市調控更是頻頻發力,西安祭出“公告6條”,南昌則禁止賣房時用“名校”“學區房”等字眼宣傳,長沙更是推出萬套“定向限價房”力保剛需。

當全國533家銀行,已經基本找不出9折房貸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清楚,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這還是首套房,對於二套來說,基準利率上調10%的基本都找不到,上調20%是新常態,最高的事實加息幅度甚至超過了50%。

這些政策告訴我們,中國中心城市的房價,短期內房價必須橫盤。

注意!注意!買房時機已到!推薦5個城市!讓你暴富!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月份第二波強調控以來的房價指數來看,中心城市的房價基本都在高位小幅震盪,符合預期。

短期看政策已經被驗證,接著看決定中期和長期的兩個因素:土地與人口。

中期看土地

中期看土地,如果人口流入,你還不供地,那麼這個地方房價是有壓力的。因為決定房價走勢的直接變量是供應量和需求。

中心城市,由於人口增加購房需求不斷,土地供應量必須相應增多,才能夠控制房價,一旦供不應求,房價只能向上。

近期,中國數研究院公佈了今年以來中心城市的土地供應、交易和溢價等詳細數據,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看看中心城市中期房價到底是個什麼走勢。

注意!注意!買房時機已到!推薦5個城市!讓你暴富!

十個重點城市中,除了北京、重慶住宅供應量增加外,廣州、上海、武漢相比於去年同期,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別增加了44%、38%、15%。

南京、杭州、天津、成都、深圳住宅供應量同比都是負數,尤其是深圳,今年前8個月尚無住宅土地入市,導致住宅用地供應量同比下跌了100%。

這主要是深圳陸地面積較小,基本上已無地可供應,為了應對這種尷尬,深圳市政府一方面加快城市更新項目批准步伐,另一方面加快建設軌道交通,連接東莞、惠州。

這並不能改變中心區的購房需求,深圳實際管控人口已有2100萬,與北上廣是同一個級別,面積只有北京的1/8、上海的1/3,廣州的1/4。

因此,可以說,深圳是中國大陸地區供需矛盾最嚴重的城市,是房價最不可能出現實質性下跌的中心城市。

長期看人口

我們判斷一個地方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第一個要判斷未來這個地方人口是流入的還是流出的。

人口流入的地方,未來房價長期來說怎麼走?漲。人口流出的呢?肯定漲不動了。

中國的城市化實際上是已經演變成大城市化,全國人口都紛紛湧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南京、天津、武漢、杭州、鄭州、合肥、青島、廈門、西安等二十多個中心城市。

但是各地統計局中的常住人口是政府政績考核指標,可信度不大,如深圳統計局公佈的深圳2016年常住人口只有1190.84萬人,然深圳市領導曾公開表示,深圳實際管控人口已破2000萬。

所以,在人口分析體系裡,採用相對準確的小學生作為人口增減的分析指標。

注意!注意!買房時機已到!推薦5個城市!讓你暴富!

注:蘇州人口暴增是由於統計口徑變化,合肥期間吞併了巢湖,導致人口也出現了暴增。

如圖所示,第二部分提到的10個重點城市人口增長都還不錯,尤其是深圳、成都、南京、天津、武漢、杭州,增幅都在20%以上。

成都人口增幅和2016年吞併簡陽市有關,但即便忽略這個因素,成都的人口增幅也不會差。

上圖雖然說的是過去幾年人口變化情況,但能夠體現的是這些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強度,從而推測未來人口增幅情況。

因此,從人口數據來看,中國二十多個中心城市的房價,長期仍看漲。

總的來說,若再結合第二部分的土地供應量來看,未來漲幅排名前五的應該是深圳、成都、南京、武漢、杭州。

跌勢如漫漫長夜,漲勢呢?瞬間烈日當空!再不買房只能送你後悔藥了!相信數據,相信供求關係,不要迷信政策!朋友們轉起來!

你的支持、吐槽、轉發、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