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為什麼被稱為“綠城”?

為夢想咯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作為國家低碳城市試點,今後,合肥將探索產城融合低碳發展模式,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低碳城(鎮)、社區試點。組織開展低碳社區、低碳商業、低碳旅遊、低碳企業、低碳產品試點。以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重大項目碳評價制度、碳數據管理等為重點,引導試點單位創新體制機制,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發展模式。
合肥是全國唯一環抱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會城市,老城中心到巢湖岸邊17.5公里,城市綠地率40.24%,綠化覆蓋率5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28.1平方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合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 生態興,則文明興。近年來,合肥堅持生態優先、城湖共生,厚植綠色發展優勢,高水平打造國家級巢湖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域打造美麗合肥,不斷刷新“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顏值”和“氣質”。 巢湖之畔,碧波盪漾;蜀山之巔,綠意延綿……如今,“有土皆綠、是水則清、四季花香、處處鳥鳴”的美好願景,正在廬州大地成為現實。
讓森林走進城市,用綠色裝點城市。在城區,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濱湖國家森林公園等六片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公園嵌入城中。在農村,江淮分水嶺森林長城、環湖森林長廊風光帶、外環高壓走廊等成片綠帶覆蓋。 從首批國家園林城市,到榮膺國家森林城市,再到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合肥正沿著綠色發展之路闊步向前。近年來,圍繞“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美麗合肥”這一主線,合肥不斷加快城鄉綠化建設步伐,著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向市民交上了一份圓滿的綠色答卷。

從量的提升,到質的跨越。合肥的造林綠化,加快品質提升將成為重大主題。今年,將加快實施綠化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增花添彩,進一步打造花樣合肥。加大實施城市美化彩化建設,在城市增綠的同時增花添彩,積極推廣花境在道路綠化和街頭遊園綠地中的應用,力爭早日實現“出門即景”、“花樣合肥”的美麗藍圖。見縫插綠,進一步消除綠化盲區。我市將抓緊謀劃建設一批園林綠化項目,結合城中村(棚戶區)拆遷改造、地鐵建設、單位搬遷等,強化對零星地塊的規劃利用,多建群眾身邊的公園遊園、街頭綠地。同時大力推進具備體育健身、文化休閒等複合功能綠地建設,每個縣(市)區、開發區都要完成至少一座複合公園建設項目,建成一批富有特色和歷史人文內涵的園林綠化項目。

多年來,合肥綠色發展的腳步始終不曾停歇。繼2014年獲譽國家森林城市後,合肥站在新的起點上,向著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新目標繼續前進。根據《合肥市“十三五”林業和園林發展規劃》,合肥市域將構建“一湖、一嶺、六片、面湖依山、綠脈串珠、眾水匯巢”的森林網絡體系;城市建成“一湖九水秀廬州,三環五楔綠名城”的綠地系統。 未來,合肥將優化城市生態格局,打造環湖森林長廊風光帶、江淮分水嶺森林長城,建設滁河干渠等森林長廊,推進國家級、省級、市級溼地公園試點建設,構建完備的城市森林屏障和生態安全體系。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8%以上,森林蓄積量達到800萬立方米。

全面淘汰黃標車、全域全年全面秸稈禁燒……為了守護一片藍天,合肥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向大氣汙染開戰。 近年來,合肥積極貫徹落實空氣質量新標準,出重拳、下猛藥,突出“一塵兩氣三廠”(揚塵,機動車排氣、工業廢氣,火電廠、鋼鐵廠、水泥廠)重點,實施黃標車禁行、控制渣土遺撒、秸稈禁燒、工業廢氣減排、小鍋爐淘汰與整治、禁止露天焚燒、治理餐飲油煙汙染、治理城市揚塵和綠化裸露土地九大行動,進一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合肥“氣質”。今年一季度,全市空氣質量繼續好轉,在全省10個地市空氣質量不降反升的不利周邊環境情況下,我市PM10同比下降10.7%,PM2.5同比下降7.6%。

溼地是重要的城市綠肺。今年,合肥將積極申報國際溼地城市。在推進已獲批試點的肥西三河、巢湖半島、肥東管灣、廬陽董鋪、巢湖湖濱5個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的同時,還將推動廬江馬尾河、棲鳳洲,肥東長臨河3個省級溼地公園和肥東玉帶河、長豐杜集鳥島市級溼地公園申報試點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將建立溼地保護名錄,著手開展全市溼地面積落界工作,明確溼地的四至邊界,並在生態敏感地帶、候鳥遷徙地等零星溼地設立溼地保護小區,進一步完善溼地保護體系。
走在合肥街頭,滿眼皆綠,處處是景。在2018年工作要點中,城鎮園林綠化提檔升級仍是一項“重頭戲”。合肥將全面啟動市區“十大公園”建設工程(具體十大公園名單請見文末),按照“一園一品”要求,每個城區將力爭完成1-2個體量大、極具人文特色、複合功能、時代記憶的城市經典公園。同時,見縫插綠,建設改造一批街旁綠地(街心遊園),每個轄區年度計劃新增、改造提升4個以上,全市計劃建設56個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