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曾全民公投加入馬來西亞,後來兩國為何分道揚鑣?

銘蘇先生

新加坡別稱獅城,國土面積719平方公里,人口560萬,2017年GDP總量是3057億美元,人均GDP是5.46萬美元,是東南亞地區最為發達的經濟體。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人口3118萬,2017年GDP總量是3098億美元,人均GDP是9936美元,是東南亞地區的發展中國家。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新加坡以不到馬來西亞五分之一的人口,千分之二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同馬來西亞幾乎同等規模的GDP。由此可見,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力水平明顯高於馬來西亞。

然而,在歷史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曾經是同一個國家,如果兩國聯合在一起不分離的話,現在的馬來西亞綜合實力是不是會變得更加強大呢?歷史沒有如果,下面銘蘇先生就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這段短暫的聯姻歷史。

新加坡有文字記載的文獻最早可以追溯到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以前稱之為蒲羅中,明朝時期稱新加坡為淡馬錫。14世紀以後,拜裡米蘇拉在新加坡建立了馬六甲蘇丹王朝。

剛建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危機四伏,每年需要向北面的暹羅國繳納40兩黃金的貢賦,南面又受滿者伯夷國的威脅,在此困難之際,拜裡米蘇拉向大明尋求支持。永樂元年,拜裡米蘇拉跟隨京官尹慶到大明國拜見明成祖,向大明朝貢,明成祖正式封拜裡迷蘇拉為滿剌加國王,並贈予詔書和浩印。

由於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戰略地位,早在15世紀初,大明與馬六甲就建立了戰略同盟關係,馬六甲王國在大明的支持下成為區域強國,而大明則通過在馬六甲設立航海中轉站,建立了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朝貢圈,進而控制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線,成為那個時代亞洲海洋的帝國。

馬六甲王朝由於地處航海和經貿中心,又有深水港,東有富饒的東方文明古國,西接印度、阿拉伯世界及歐洲,使馬六甲成為繁榮一時的商業中心。

鄭和七次航海貿易,六次到訪馬六甲王國,可是隨著鄭和的去世,大明的航海貿易衰落。隨著葡萄牙人的東來,馬六甲落入葡萄牙之手,馬六甲王子雖向大明求援,但是當時的大明王朝已無力軍事支援馬六甲王國。失去馬六甲的中國,使帝國最南端的海上大門大開,從此無法阻擋西方殖民者的東來。

由於新加坡的重要地位,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經過長期的爭奪,1824年新加坡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隨著蒸汽船的發展以及蘇伊士運河的開通,新加坡成為航行於歐亞之間船隻的重要停泊港口,新加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在1942-1945年期間,新加坡被日本佔領,日本投降以後,新加坡又變成英國殖民地。戰後,新加坡人爭取自治權的鬥爭一直在進行,直到1959年新加坡才得以取得完全的自治權。經過大選,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職,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總理

1961年馬來亞的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公佈了把新加坡、馬來亞、文萊、砂拉越和北婆羅洲聯合起來組成馬來西亞的設想,新加坡通過全民公投決定是否加入馬來西亞,結果以71%的贊成票同意加入馬來西亞,1963年新加坡脫離了英國的統治正式加入馬來西亞,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州。

新馬蜜月期沒有持續多久,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中央政府的矛盾就爆發了。由於馬來西亞是以馬來人為主的國家,因此在國家政策上多傾向於馬來人。而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地區,馬來西亞中央政府在財政預算上沒有照顧新加坡,新加坡商人也投訴中央政府在政策上也有歧視新加坡,而後中央政府將新加坡地區上繳中央的稅收從4成增加到6成,這些做法都使雙方的矛盾激化。

除了經濟上的矛盾,政治上雙方也開始產生衝突。1963年,由巫統、馬華和國大黨組成的聯盟黨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參加了新加坡州選舉。然而,聯盟黨不僅未添一席,原有的三個選區也被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奪取。此後,馬來人和華人之間又爆發了衝突,於是馬來人至上的觀念走上政治舞臺。

馬來西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認為,此後華人很有可能會主導馬來西亞的政治和經濟,為了解決兩個種族之間的衝突,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以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獨立出去,這樣才能保持馬來人對國家的掌控。於是,以巫統為首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通過修改憲法,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的結果,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

新加坡從1963年9月加入馬來西亞,到1965年8月脫離馬來西亞,新馬蜜月期持續了不到2年而分道揚鑣。獨立後的新加坡,充分利用自己的區位優勢,確立了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的經濟政策,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支柱產業,使新加坡一躍成為世界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世界三大煉油中心,東南亞最大修造船基地。


銘蘇先生

最初的馬來西亞聯邦是英屬殖民地西邊的馬來亞、南邊的新加坡、東邊加里曼丹島上的文萊、沙巴、沙撈越這幾部分組成的,當時在馬來亞華人人口占45%,新加坡華人人口占80%。組成聯邦之後,政治上實行議會制,由馬來人政黨馬來民族統一機構也就是巫統掌控實權,東姑阿都拉曼為首相。來自新加坡的政黨人民行動黨以李光耀為首,雖然進入馬來西亞議會但是並不掌控實權。

組成馬來西亞聯邦不久,出現了馬來人和華人的族群矛盾。華人在經濟上佔據重要地位,而政治上沒有地位,馬來人雖然政治上掌權卻沒有經濟地位。而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為了能夠在馬來西亞議會中掌握主動而希望在馬來西亞全境進行競選宣傳,當然主要針對華人。馬來人的政黨巫統認為如果華人執政威脅到馬來人的地位和利益。另外馬來西亞存在以華人為主的馬來西亞共產黨,跟政府對抗,因此馬來人與華人,巫統與人民行動黨有著很大矛盾。這是新加坡被踢出馬來西亞聯邦的歷史背景。

新加坡是希望留在馬來西亞聯邦的,因為新加坡太小,沒有資源,甚至淡水都要馬來西亞供應。因此當1965年東姑阿都拉曼把新加坡踢出馬來西亞聯邦的時候,新加坡人是既憤恨又害怕,憤恨東姑阿都拉曼絕情,害怕這麼小的新加坡沒辦法生存。所以當李光耀及新加坡建國一代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新加坡建設的如此富強之後,新加坡人對李光耀和他的人民行動黨充滿敬意。

文萊本來就不想加入馬來西亞聯邦的,是英國人硬要文萊加入,1984年文萊獨立,至此馬來西亞聯邦分裂為,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三個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