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官陡門!官造陡門鎮螞蟥!

官陡門的農田中原先螞蝗極多,可後來螞蝗卻很少。這其中有一段故事而故事中也順帶著說出了官陡門名字的來歷。官陡門這地方一到梅爾季節,稻田經常被水淹沒,螞蝗也隨處可見。人們生活那是十分困難,下田免不了給螞蟥要的滿腿是傷,雨季一來水淹沒了農田莊家也都淹壞了,人們一個個低頭嘆息。一天有位在鄉里很有名氣的石匠建議道:“我們大家合夥建一座陡門吧,至少雨季來的時候我們的田不會再被淹掉了”!大家一聽,都表示贊成,便齊心協力的建起陡門來經過七七四十九天,除陡門梁沒架以外,其他都建好了。

蕪湖官陡門!官造陡門鎮螞蟥!

隔天一早,那位很有名氣的石匠師傅和另一位石匠抬著陡門梁一邊走,一邊叨唸著什麼,來到了放陡門的田埂口,他們把陡門梁輕輕放在石片上,手合掌對著陡門作揖唸咒。過了一會兒,兩人各拿出紅繩系往陡門柱的兩頭,然後,又把繩子的另一端拴在腰間,奮力向陡門上攀到了柱頂,兩位石匠把陡門梁向上托起,齊聲叫道“三!二!一!”“咔”地一聲,陡門梁穩穩地架上了。然而,就在這架樑的同時,傳來了幾聲淒涼的鳥叫聲。兩位石匠沿聲望去,只見兩隻俗叫“皆苦哇”的鳥邊叫邊往下墜落,一跌到地上就死了。

蕪湖官陡門!官造陡門鎮螞蟥!

兩位石匠忙下了陡門跑去一看,兩隻已死了的苦哇鳥嘴裡還銜著螞蝗。那位很有名的石匠嘆著氣說我們這裡螞蝗多,幹起活來真受罪,下田就被螞蝗叮得滿腿血淋淋如今這裡又死了吃螞蝗的苦哇鳥。”另一個石匠道:這也許是上帝安排的,叫這兩隻鳥的靈魂來守衛這座陡門產吃那些進進出出的螞蝗我們倆在陡門壁上鑿兩隻苦哇鳥’,你怎麼樣?”那位石匠很高興地說:“好!我倆現在就鑿!”於是,兩位石匠在陡門壁上“咔達,咔達”地鑿了起來,不一會兒,就鑿出了兩活生生的、嘴裡銜著螞蝗的苦哇鳥,從那以後,田裡的螞蝗還真的變少了,莊稼也獲得了大豐收。後來這事情被官府知道後便委託這個村子裡的人在造幾個陡門給其他村子,或用來防水或用來鎮螞蟥,慢慢的前來做陡門的越來越多,這裡成為了官方督造陡門的地方“官陡門”這名字也就這麼來了。

蕪湖官陡門!官造陡門鎮螞蟥!

後來因為粟裕將軍在這裡大破日軍,成就了抗日史上的官陡門大捷,僅用8分鐘,全殲了官陡門300餘名守敵,活捉了57名俘虜,繳獲了4挺機關槍、10多支短槍、約70支步槍,其餘手榴彈、子彈、軍需用品更不計其數。官陡門也成為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蕪湖官陡門!官造陡門鎮螞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