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三刀的澳大利亞,必將自吞苦果,這一次中國是認真的

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對外貿易國,中國的貿易地位是別的國家所無法替代的。

可以說,中國每年從澳大利亞的進口在全球所有國家之中排名第一的位置,就算是美國都無法替代中國。

只是澳大利亞一邊享受著中國每年龐大的進口,卻反而時常站在美方那一邊,和中國唱反調,這種事情已經屢見不鮮了。

兩面三刀的澳大利亞,必將自吞苦果,這一次中國是認真的

單是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就200億美元,相比於去年,增長了3個百分點。

而澳大利亞今年第一季度的總出口也不過只是600億上下左右,也就是說,中國佔了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三成以上。

而反觀美國,2018年第一季度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總額也不過只是20億上下,佔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3.5%。

可以說,中國每年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總額是美國的10倍以上,同時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國家。

兩面三刀的澳大利亞,必將自吞苦果,這一次中國是認真的

而且澳大利亞從中國的進口2018年第一季度的總額是124億美元,也就是說,澳大利亞和中國的貿易是順差,順差更是高達了70多億美元,因此,中國這個客戶對於澳大利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算是排名第二的日本,從澳大利亞的進口也不過只是90億美元上下而已,甚至比中國進口都還要少了一倍以上。

可以看到的是,中國2018年第一季度和澳大利亞的貿易之中,進口最多的便是礦產品。

根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了133億美元的礦產品,而且,中國進口的鐵礦石有50%以上是來自於澳大利亞。

兩面三刀的澳大利亞,必將自吞苦果,這一次中國是認真的

去年中國單是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鐵礦石總額就高達了3000億人民幣,因此讓澳大利亞三大礦業巨頭賺的盆滿缽滿。

不過,最近隨著國內供給側改革,以消化國內庫存為主,從而減少對外進口,澳大利亞的好日子也到頭了,畢竟澳大利亞鐵礦石最大的出口國就是中國。

一旦中國減少進口鐵礦石,對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行業造成的損失將是難以估計的,而且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就是靠礦業所拉動的、

失去了礦石的出口,失去了中國這個大客戶,澳大利亞的貿易順差估計很難繼續維持。

曾經仗著其對鐵礦石的壟斷權,拉高鐵礦石的價格,在和中國的貿易上賺走了不少的錢。

這些我們都是銘記於心的,我國並沒有鐵礦石的定價權,所以只能認了。

兩面三刀的澳大利亞,必將自吞苦果,這一次中國是認真的

不僅僅是鐵礦石上,中國在最近更是出臺了禁制串煤進口的政策,以緩解國內煤炭因為積壓而造成的價格常年下跌的現象。

但是很多人都可以看出這其中的貓膩,這一項措施的實施,一度讓澳大利亞的煤炭行業陷入了緊張的局面。

原先澳大利亞的煤炭行業就是虧損的,後然因為中國向澳大利亞進口煤炭,才讓改變了這趨勢,至少能做到微利的狀態。

而現在這局面已經被打破,澳大利亞的煤業引來了烏雲密佈之日。

一邊享受著和中國貿易帶來的順差,一邊又時時反覆無常,這種結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中國的崛起是勢不可擋的,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逐漸平息,未來的中國換髮出來的生機,是會讓全世界的國家都震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