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到底如何?其實並不算工業強國!

我們知道,在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之後,工業水平迅速發展起來,並且成為了法西斯亞洲的頭目,當時日本的工業實力在亞洲毫無疑問看當第一,他們甚至有勇氣直接向美國發起挑戰。所以大部分人也曾經一度認為日本當年就是跟德國和蘇聯一樣的強大國家。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雖然那時候日本的軍事力量非常強,但是工業水平實際上根本比不過德國和蘇聯。

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到底如何?其實並不算工業強國!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從經濟上分析,在抗日戰爭開始後一年,也就是1938年,意大利平均一個人一個月能賺202美元,但是日本在當時只能賺107美元,日本之所以比意大利發達,比意大利厲害,是因為日本的人口基數大,總體的經濟要高於意大利,但是人均分下來就不行了。而且,日本富裕起來的代價是國民貧窮,當時日本的百姓們都是能省一點是一點,為了他們的“大東亞共榮”。

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到底如何?其實並不算工業強國!

所以這就造成了日本越打越沒勁,戰鬥力越低的原因,在1942年之後,日本的實際工業產值已經和當時的中國差不多了。另外一方面,說了產值,當然要說質量和水平,因為熱武器時代不是靠人多就能勝利的。日本軍事工業水平僅限於製造,他們可以練出鋼材,但是卻研究不出來厲害的武器,所以日本才經常從意大利或者是德國那裡獲得武器裝備。

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到底如何?其實並不算工業強國!

我們知道,日本最有名的武器就是三八大蓋了,這確實是日本自主研發的,但是跟德國的武器比起來就差太多了,這種問題就是本身工業不發達造成的,生產線上的不發達造成了工業製造上的不發達。所以日本之所以開起來強大,都只是生產出來的東西多罷了,就比如一萬支槍也比不上一個核彈的威力一樣。

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到底如何?其實並不算工業強國!

除此之外,日本在經濟和政治方面,也是比不過意大利的,更不要說跟德國比了,意大利雖然戰鬥力不強,那是因為他們不會打仗,但是不代表他們軍事生產水平不強,而日本,戰鬥力雖然強,但是不代表工業水平強。意大利畢竟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也算是歷史悠久,底蘊豐厚,而日本呢?他們從唐朝的時候才有了文明,然後一直臣服於中原王朝,僅僅想依靠一個明治維新就反客為主,未免有一點痴人說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