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精能預防子癇前期?醫生都笑了……

導讀:人們常說“女人生孩子如同去鬼門關走了一圈”,在懷孕和分娩前後,女性身體上需要遭很大的罪,幾乎是要了女人的半條命。而現實生活中,女人生完孩子後忽然病危的狀況比比皆是。

2018年6月初,中國兒媳、韓國女藝人秋瓷炫生完孩子後因為產後痙攣進了急救室,這也使得大眾對這種疾病有所重視。

產後痙攣,在醫學上叫做“妊娠子癇”

產後痙攣,在醫學上叫做“妊娠子癇”。從中醫的角度將,孕婦產後痙攣發作原因多是腎陰虧虛、肝脾受損、肝失濡養、過度勞累等因素引起的。簡而言之就是,孕婦體質太弱就極有可能引起產後痙攣。另外,產婦產前情緒憂鬱、產後調理欠佳也可能會引起產後痙攣。

吞精能預防子癇前期?醫生都笑了……

什麼是妊娠子癇

妊娠子癇是指孕婦妊娠晚期或臨產時或新產後,眩暈頭痛,突然昏不知人,兩目上視,手足抽搐,全身強直、少頃即醒,醒後復發,甚至昏迷不醒的疾病,被稱為"子癇",又稱"妊娠癇證"。

妊娠子癇是由先兆子癇症狀和體徵加劇發展而來的。子癇可發生於妊娠期、分娩期或產後24小時內,被分別稱為產前子癇、產時子癇和產後子癇,是產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一旦發生,母兒併發症及死亡率明顯增加,故應特別重視,緊急處理。孕婦一旦發生子癇,凶多吉少,死亡率極高。

Ayawawa說預防子癇的方法被禁

一直以來備受爭議的網絡紅人、“情感教主”Ayawawa因一則言論引發眾怒。在一堂情感培訓課上,Ayawawa向她的聽眾稱,日軍侵華時期,作為女性的慰安婦可以留下性命,而男性則性命難保,因此說明“女性有性別優勢”。這一言論經由媒體報道後,引起廣泛批判。

在5月22日,新浪微博發佈公告稱,因Ayawawa發佈有關慰安婦的嚴重不當言論,現決定對其微博賬號@Ayawawa禁言禁被關注6個月。這並不是ayawawa頭一次發表不當言論,早在2016年,曾因發表關於先兆子癇相關言論,而遭醫學博士打臉。

當年北醫三院產婦事件,ayawawa在微博上寫了一篇《先兆子癇,男士免進》的文章,說預防子癇前期的辦法有:補充維生素C;多搞,內射;口交乃至吞精;把夫妻感情充分建設好。

這篇文章迅速引起廣大網友以及醫學從業人員的討論。

都說,她既不懂科學,也不懂英文,也看不懂論文;她所謂的引用科學研究成果是被假新聞騙。她甚至缺乏辨別一則英文文章是明顯搞笑的段子還是科學文獻的能力。大家在涉及健康、重症問題時,千萬千萬要注意。

這年頭人人求財求物,要求吃相不難看都不可能了,但求別自己吃著人血饅頭還讓別人吞精啊。

這篇看似一本正經,有理有據的言論讓人乍一讀不得不“佩服”她的本事。

她搬出的所謂的論據只是國外學者對於先兆子癇提出的一個假設,並且原作者並沒有得出具體的結論,而她卻將這些不成熟的研究加上自己的猜測得出結論性結果在微博宣傳科普,她的受眾還對此篤信不疑。

在當時這起事件中,最令人覺得惡毒的,是她對於產婦的評論。

她說,漂亮溫柔的話就不會逼她生了,不會讓她這麼冒險。言語之中,對女性的沒有半點憐憫,對逝者沒有半點尊重,肆意用自己主觀意斷去評價一個女性的過世原因,目的只是為了宣揚自己理論的正確性。

人的生命比貞潔重要的多...這種結論的價值觀是怎麼能夠洗腦那麼多女性的。那些為了國家民族,不顧生命,逆流抵抗的人,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換回了你的生活,結果卻被她輕描淡寫地比喻成這是女性的“優勢”。

所以不要因為自己的軟弱而被各種各樣的道理迷惑,讓自己實實在在變得強一點,好一點,寬大一點,你經歷的人事越多,就越會清醒的明白你是不需要道理的。

為此我們是該好好正確的認識“子癇”!

子癇前症究竟是怎樣的疾病?

"孕婦過去不曾有過高血壓的病史,但在妊娠20周後出現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稱為妊娠高血壓;若妊娠高血壓伴隨蛋白尿,就是子癇前症;當子癇前症患者出現了全身性痙攣,則確定為子癇症"。妊娠20周後出現高血壓,即為妊娠高血壓+蛋白尿=子癇前症、子癇前症+全身性痙攣=子癇症。

子癇前症的孕婦可能發生以下症狀:

1、腦神經中樞故障,如頭痛、眼睛模糊、意識不清。

2、肝臟腫大破裂。

3、心肺積水。

4、凝血機能不良,導致各個器官出血,甚至產後大出血。

腦水腫。

5、中風。

最劇烈的症狀:抽搐

一發生時,沒來得及急救,後遺症很大且容易導致母子生命陷入險境。

嚴重的子癇前症,除了令母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胎盤早期剝離的概率也頗高;由於胎盤血流狀況不佳,也會造成胎兒窘迫、生長遲滯、早產或胎死腹中,即使順利娩出,寶寶也可能有腦性麻痺的問題。

誰是高危人群呢?其實人人都有可能!

1.這是第一胎或與新伴侶所生的第一胎。

2.以往懷孕時,曾患有子癇前症。

3.懷雙胞胎或多胞胎。

4.年過40歲的孕婦。

5.孕婦有其他病症,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與腎病。

6.孕婦的體重嚴重超重,即BMI高於30。

子癇前症要注意

控制血壓:通過服用藥物,定期量血壓,讓血壓受到良好控制。

清淡飲食:不宜吃重口味或油膩的食物,避免增加血管負擔。

避免壓力:生活上應避免壓力,保持穩定的情緒。若是職業婦女,最好考慮留職停薪,避免工作所帶來的壓力。此外,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可適度進行能力所及的運動,如散步。

避免感冒:感冒可能引起血壓的變化,而讓狀況變得嚴重,因此,孕婦應避免頻繁出入公共場所,避免感冒上身。

如何預防子癇的風險

1.懷孕期間可適量吃一些巧克力,因為巧克力能舒張血管、降低血壓,對預防妊娠期高血壓有幫助。

2.適度運動:孕婦孕期長期不運動,不僅不利於胎兒的發育,而且對自身健康也不好。可以選擇在飯後散步,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同時也有助於預防妊娠子癇。

3.孕婦如果在妊娠期血壓、血糖突然升高,併發妊娠子癇的機率更高,所以妊娠期間一定要做好孕檢,發現異常及早採取措施補救。

4.用藥:高血壓孕婦可根據醫生指導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有預防妊娠子癇早產的作用,對孕12-16周血壓偏高的孕婦有好處。臨睡前服用,發病的機率會大大降低。

在孕前儘可能的保持身體健康,該減肥的減肥,糖尿病等疾病也儘可能的控制。在孕期定期產檢,發現疾病後與醫生共同努力防止併發症的發生,並作出對自己和孩子最好的選擇。

正如很多人所說,女人生孩子如同鬼門關前走一遭,每個小生命能夠來到這個世間,都是母親以豁出去生命的勇氣換來的,在分娩這件事上,她們所需要面對的難關尤其之多,即使在產後也不能掉以輕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