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寂寞又豐盛,需要用心體會。

許久以來,我以為自己已超脫於淚水。因同事推薦,今中午閱讀她帶著濃郁悲劇色彩的文章,悄悄落下久違的眼淚。

生命寂寞又豐盛,需要用心體會。

生命寂寞又豐盛,需要用心體會。

姜巖,31歲,一個從初中開始抽菸,並因此被父親狠揍過許多回的高傲的女子,已是有著很好收入的白領。20天前,她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此前用兩個月的時間一點一滴壘築一份向死的日記。別人都說她因為丈夫出軌而厭世,在我看來,那不過是表面的緣由,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她的自閉與輕度抑鬱症。她的苦痛無處擱置。

一個年少時有點另類,成長的過程與家人多有衝突,工作上優秀,對待感情持有完美主義立場的女子。多年前,她有過一場初戀,從字裡行間可以感覺到,當初的一場背叛結束了四年刻骨銘心的愛情。而那時的她拼盡全身的力氣,讓自己保有依然驕傲的外殼,卻已成為“拔去了刺的刺蝟,再也禁不得傷害”(大意)。從此,她用低調和微笑,掩蓋哀傷。

從去年十月,她的27歲的丈夫言明已另有所愛、並提出離婚時,她就計劃走上不歸路。關閉博客的公眾閱覽權限,悄悄記下了自己的心路歷程,無助的哭泣,丈夫的絕情,她對感情、婚姻、生活的失望,還有一個個灰色的不眠夜。她一直用第三隻眼,觀察自己和丈夫,也曾用最大的勇氣去找他。但對方去意已決,她也就下了最後的決心。她從容不迫地與朋友們道別,組織了公司同事的聚會,發短訊或打電話暗示這是最後的祝福。一直寧靜如水,沒人看出她必死的心念。12月27日,她服下300顆安眠藥被救,藥效發作之時她跑去丈夫的公司哭鬧。兩天後的29日晚間,她趁守護她的姐姐不備,從家裡24樓的窗口躍下。此前幾日,她已打開了博客,並將丈夫與第三者在羅馬旅遊的照片,貼了上去,還說這是博客的“最後一張照片”。

令我流淚的,不僅僅是她的決絕,還有文字裡的冷靜超脫。她以旁觀的態度,記述生命中最後的這段日子。她時不時會對同事或朋友說,做人有什麼意思;活著很累。然後再在博客裡反覆表述:別說我沒有告訴過你。自始至終,沒有人知曉她深重的悲哀與苦衷。她留給同事與朋友印象的,是微笑。強裝的笑顏下,有顆破碎零落的心,盛著錐心的痛。

這種孤獨無援,並非個案。都市人生活忙碌,彼此間真情日少,能說心裡話的朋友日少,與家人的關係多有疏離。而每個人都不可能真正堅強到獨立面對所有的苦難------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都是苦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猶然。許多男人和女人,就這樣艱苦地捱過每一天。當身邊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也理直氣壯地背叛的時候,最後一根稻草就會壓垮駱駝。就姜巖而言,早在去年5月份,她已經心灰暗,覺得生活很煩。所有這一切,她都放在自己的心裡。丈夫的出軌,不過是她向死的契機與向自己交待的理由,當然,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理由。

許多人,就這樣離別。去年廣州有一個女白領在家自殺,也是計劃周密、有條不紊。當時她因故被公司辭退,而相戀多年的男友恰也提出分手。畢業於名牌大學、貌美如花的她一直心高氣傲,受不了這雙重的否定,在自己買下的房子裡開了煤氣,並封上了房間和窗戶的所有縫隙,不給自己留下任何退路。

她們走了,留下背影和憂傷。

安妮寶貝的文字,那些帶著都市人隱秘傷痕的文字如此流行,印證了一種普遍的心理,那就是許多受過良好教育、人生一路坦途的人在生活的碰撞中,無處傾訴。在安妮的文字中,他們看見華衣美服下,自己那掩藏得很好的傷痛,那樣暗夜飛揚的眼淚,於是被擊中。

誰能夠給他們(或我們)安慰?每個人都不可能是百毒不侵的機器人------即便是機器,也會生鏽啊-----我們都需要同類的理解和回應,都需要在被傷害的時候還有一個去處可以躲避,都希望在最絕望的時候還有一個柔軟的召喚,那裡永遠不嘲笑懦弱與眼淚,無論你是男是女。

姜巖顯然沒有這樣的去處,所以她在最後一根稻草來臨之時,選擇了放棄生命。姜巖也自稱是“一個微笑著的抑鬱症患者”。這並非完全是某個人某件事的錯。若所有人再因此去指責她的丈夫與那個第三者,對後者也未必公平。生活在進行中,緣分未必會同進退。或許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會遇見相似的情境。

大量從不看心理醫生的抑鬱症人士,就生活在你我身邊。你我也未必完全不抑鬱啊,哪怕此刻春風滿面。為自己留一個地方,那裡有青翠垂柳;若有人求助,哪怕是很晦暗間接地,你也要握住他(她)的手,傳遞生命本身的珍貴。沒有任何人,除了給我們肉身的父母,值得我們付出生命。

生活中有許多令人失望的事,有美好的地方也必有骯髒,但生命本應向死而生。我們要在春夏秋冬裡,培養心靈的強大。

心靈的強大,內有光明。

若撐不下去了,記得還有不少同類,願緊握你手,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