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踐悟·十九大」錘鍊好乾部,當須“政治標尺量到底”

政治標準是好乾部的首要標準,把好乾部的標準落到實處,就是要把政治標準落到實處,切實用於幹部的選、用、管、育、愛等環節。近日,中組部部長陳希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培養選拔幹部必須突出政治標準》,提出看“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的“五看”標準,這為我們錘鍊黨的好乾部提供了方向和路徑,就是要從“忠心、黨性、操行、德形”四方面突出“政治標尺量到底”。

以“政治忠誠”量幹部之“忠心”。“天下至德,莫大於忠”,政治忠誠,是新時代好乾部的前提條件,也是基本素養。“在奉獻中提升,用實際成效詮釋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執著、對百姓的熱愛”,這是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無愧民心的黨命吶喊。沒有初心,親友不忠誠,不能信,忘記使命,幹部不忠誠,不能用。保持好乾部忠誠之心,務必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以“政治定力”量幹部之“黨性”。黨員幹部的政治定力,說到底是黨性問題,其核心內涵是黨性修養和信仰忠貞。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最根本的政治定力,是共產黨人精神之“鈣”。《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作為好乾部錘鍊黨性的生動範本,持續在全國掀起銷售熱、閱讀熱、學習熱、研討熱。堅定好乾部的黨性定力,就要對標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曆程,要制度化常態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不斷堅定信仰、提升能力、生動踐行。

以“政治擔當、政治能力”量幹部之“操守”。能力和擔當是黨員幹部的生命力,不敢擔當其實就是“軟腐敗”,佔著好位子、裝著假樣子、混著過日子、年年老樣子,樂做“南郭先生”,專想升官發財,這樣的幹部要不得、用不得、靠近不得,要用政治標尺量出來、亮出來、管起來,前提和基礎就是把幹部的政治表現考準考實,既要經常性、近距離、有原則地接觸幹部,注重一貫表現和全部工作,又要從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特別是關鍵時刻、重大關頭的表現中,考察識別幹部的政治品質、政治能力和政治素養。

以“政治自律”量幹部之“德行”。政治不自律,幹部易變質,初心不在,形隨心變。中紀委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紀錄了中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原副處長袁衛華,曾經狀元及第、北大高材生、中紀委骨幹,多次立功,但遺忘並丟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最終迷失了自我,從“項城赤子”淪為“階下之囚”,成為優秀幹部腐敗變形的反面案例。對好乾部選育用,也要管愛護,組織紀檢部門應多找幹部談談心、說說話、吹吹風,特別是對那些遊離在權力紅線、道德底線、紀律高壓線的黨員幹部,適時約談、提醒、警示,杜絕幹部成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兩面人”,確保政治上不變形、不走樣、不迷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