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巴山蜀水——意外現身的石人

在都江堰景區伏龍觀內,有一尊高大的石人像,被妥善地保存在玻璃展示櫃內,迎接著海內外遊客。它就是都江堰的一件國寶級文物——李冰石像。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1974年3月的一天,安瀾索橋的遷建工程工地上,工人們被橋墩底下挖到的一塊“大石頭”難住了。石頭很大,挖也挖不動,撬也撬不起,工程被迫暫停。工人們紛紛議論著,這個露出的部分咋個有點像人腦殼的形狀?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一位文管所的同志聽到後,立即趕往石頭旁邊。他仔細一看,石頭上竟然有典型的漢代冠冕,便馬上通知保衛科把現場保護起來,並請四川省博物館的專家們來幫忙考察。隨著清理發掘的不斷展開,專家們發現,石頭長達2.9米,從形狀判斷,它像一個石人,頭向西,背朝天,趴著橫臥江心,十分巨大。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3月6日,大石頭被吊車緩緩吊起,運至附近的伏龍觀,它也終於逐漸顯露出真容。這是一個站立的石人像,用當地青石鑿成,身高2.9米,肩寬0.96米,重約4噸。由於趴臥江中,石人像的背部被沖蝕得十分光滑,但正面保存非常完好,石人像五官端正,面帶笑容,頭戴冠,身穿長衣,腰間束帶,衣紋線條清晰可辨。而更讓人驚喜的是,石人像的兩袖和衣襟上各有淺刻題記一行,中行為:“故蜀郡李府君諱冰”;左為“建寧元年閏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橡尹龍”;右為“尹龍長陳臺造三神石人珍水萬世焉”。這表明了這個石像雕刻於公元168年,而石像不是別人,正是傳說中的蜀郡太守李冰。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在此之前,關於都江堰的修建者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司馬遷在《史記》裡面對都江堰的描述中說到:“蜀守冰,鑿離堆。”這個冰姓甚名誰,大家誰也說不清楚,而發現李冰石像之後,非常明確地知道,修都江堰鑿離堆的就是李冰。那麼,這麼巨大的李冰石像,是做什麼用的呢?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有專家認為,石像銘文“尹龍長陳壹造三神石人珍水萬世焉”中的“珍”,通“鎮”,也就是說,東漢時期,叫龍長和陳壹的兩個人,立了三石人為鎮水之用。在《華陽國志·蜀志》中也記載,李冰曾經鑄造了三個石人,立於水中。他與江神約定,江水枯竭時,不要少於石人的腳;江水豐盈時,不要沒過石人的肩。也就是說,石人成了江水深度的刻度尺,可以進行水位觀測,清楚明瞭。同時,在百姓心中,石人也起到鎮水祈福、撫慰心靈的作用。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一年多後,在離李冰石像出土地37米左右的地方,又出土了一尊石像。這尊石像通高1.85米,重約2噸,可惜頭部缺失。從石質、造型、手法上看,這尊石像與李冰石像完全一致,應該是同時期的作品。2005年3月,在李冰石像出土地的附近,又出土了兩尊石像、一塊漢代石碑和幾十件石構件。這麼多文物相繼出土,難道只是巧合嗎?除了修建都江堰,蜀郡守李冰還為蜀地辦了哪些大事?為什麼他還有“川主”“鹽神”等稱譽?李冰與二郎神又有什麼關聯?今晚的《國寶檔案:巴山蜀水——意外現身的石人》即將揭曉!

巴山蜀水——青城長聯話青城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與都江堰水利工程毗鄰,是中國唯一本土宗教——道教的發源地。青城山植被豐富,鬱鬱蔥蔥的林木覆蓋了整座山峰,置身其中,鳥鳴聲不時響起,自然界的美妙近在眼前。這樣的美景歷史上曾經引來無數文人墨客,詩聖杜甫就是其中之一,在這裡留下了“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千古佳句。這首詩被刻在石頭上,嵌於青城山天師洞的磚牆中,“青城天下幽”的說法也從此流傳開來。那麼,為什麼杜甫去的是青城山,他的詩中提的卻是丈人山呢?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傳說,軒轅黃帝同蚩尤作戰,為破蚩尤的五里迷霧妖術,請青城山的寧封子助戰。寧封子幫助黃帝打敗蚩尤,戰功卓著,從而被封為五嶽丈人,統管天下五嶽名山。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寧封子這個人是否存在,由於年代太過久遠,已經無法考證。但青城山以道教著稱,很多道家宮觀歷經千年仍矗立於此。那麼,青城山的道教究竟始於何時呢?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東漢建武十年(公元34年),一名嬰兒出生在沛國豐縣,也就是今天的江蘇省豐縣。這個孩子是漢朝開國功臣張良的後裔,長大後取名張陵。張陵年輕時希望像先祖一樣通過仕途來實現治世的抱負。然而政局日漸衰落,張陵倍感失望,轉而學道。後來,張陵學道有成,聽說蜀人比較樸實,容易教化,他便率領弟子來到青城山。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張陵到青城山的時候,據說已有90多歲的高齡,據《青城山志》記載,張陵在青城山修復道路、為人治病、教人從善。有不正者,以廉恥治人,不施刑罰;有疾病者,一面叫他吃丹藥,一面勸他從善。天長日久,張陵的德行感化了百姓,周圍的人都願意聽從他的教導。漢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43年,張陵在青城山創立正一盟威之道,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有教團組織、教階、教義的道教,青城山也由此成為中國道教的發祥地。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在建福宮的後殿殿柱上,有一副394字的長聯,這是公元1910年四川通江人李善濟寫的,讚美了“青城天下幽”的勝景和青城山的歷史:“溯禹跡奠岷阜以還,南接衡湘,北連秦隴,西通藏[zàng]衛,東峙[zhì]夔[kuí]巫。蔥蔥郁郁,縱橫八百里輿圖……自軒壇拜寧封而後,漢標李意,晉著範賢,唐隱薛昌,宋徵張愈。烈烈轟轟,上下四千年文物……”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那麼丈人山是何時改名為青城山的,與唐玄宗李隆基又有什麼關係?安史之亂後,玉真公主和詩仙李白又在青城山留下了怎樣的故事?如今的青城山建福宮名字又是怎樣來的?就跟著明晚的《國寶檔案:巴山蜀水——青城長聯話青城》一探究竟吧!

預告片請戳下面哦~

鎖定CCTV-4,都江堰、青城山帶你拜水問道!

節目單

國寶檔案:巴山蜀水——青城長聯話青城

播出頻道:CCTV-4

首播 6月20日 18:45

重播 次日01:15 05:30 11:10

轉自:遇見都江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