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端午节发祝福语时不能发端午快乐,而是强调端午安康?

前言:为什么端午节发祝福语时不能发端午快乐,而是强调端午安康?

为什么端午节发祝福语时不能发端午快乐,而是强调端午安康?


今天为大家普及点知识:今天端午节,有不少朋友又要吃粽子了,错了!

其实各位友友,端午节不能吃粽子的,最多就是买了粽子扔在水里。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的日子,大文豪屈原在今天投入汨罗江,人们担心他的身体被鱼虾吃掉,包了粽子投喂鱼虾的。
为什么端午节发祝福语时不能发端午快乐,而是强调端午安康?

所以每年的五月五日,要给鱼儿投够一年的料,这样屈原的身体才能够保存。大家在端午节把粽子都自己吃了,屈原很惨的。要不要他晚上亲自找你谈谈?

至于我们所关心的端午节到底该不该快乐?

那么到底所谓的说端午安康是什么鬼?努力把脑袋里乱入的周杰和尔康的造型赶走,我开始琢磨了,这到底是咋了?仔细翻了翻朋友圈,果然找到了原因,没错,又是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朋友圈……

原来这么一种说法流传了出来——端午节所纪念的人比较悲壮,所以大家不要说“端午节快乐”,最多问一句“安康”。原来如此。看起来这么有道理,差点就让我相信了。不过稍微转了下神,就感觉不对劲了,诸位听笔者细细道来。
为什么端午节发祝福语时不能发端午快乐,而是强调端午安康?

如果真是这样,这个说法似乎有些道理。可是端午节在长期的演变中逐渐有了新的内涵——当然也有可能这些内涵才是其最本真的内涵——百姓们祈祷身体健康驱邪除恶,过节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大多是体育运动和一些趣味的小游戏。如果再往深了考究,这是因为南方的这个时候常有疫病,所以男女老幼都要进行一些清洁消毒和锻炼。端午本来就是一个很欢快的日子啊,大家走出家门,洗洗澡治治病,喝点雄黄酒,划龙舟比赛,斗草赛诗,好不热闹。这时候板着脸出来说,端午可不敢快乐,最多安康一下就行了,岂不怪哉?再者,就算端午节是纪念上述三个人物的,咱就不能快乐了?屈原、伍子胥为国而死,曹娥寻父而死,是很悲壮,但他们身上体现的都是中国人最朴实的情感,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递着这种精神,传承着这种文化,绵延不绝,不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情吗?逝者安息,断不希望生者终日愁眉苦脸罢?最后来说,笔者认为给节日赋予太多沉重的形式,不利于其更好的传承。试想,一个是板着脸沉痛纪念的端午节 一个是喜笑颜开买买买吃吃吃约吗约吗的圣诞节,哪个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呢?这么说并不是希望把咱们的传统节日庸俗化,变得肤浅,但也要喝止过度神圣化使之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趋势。

所以说,端午节还是快乐点好。内心里我也很尊重那些提出来这个观点的人,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这个时代如果继续“端午节的端字有几种写法”下去,只会害了传统节日,害了传统文化。
为什么端午节发祝福语时不能发端午快乐,而是强调端午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