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切忌邏輯自恰,相信黑暗裡湧現光明

本文首發於微操盤自媒體,抄襲行為微操盤保留司法維權的權力,感謝關注支持。

投資切忌邏輯自恰,相信黑暗裡湧現光明

今天從指數上看,貌似跌的不多,但實際上盤面是跌的很兇的,跌停個股數量達到38家,數量創了近期新高。

滬指和創業板紛紛在盤中創下新低,凶神惡煞的市場,真的是把散戶嚇壞了。已經開始出現1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了,當前市場顯然不覺得未來能走好。

在這種時候我們往往會很彷徨,底部的股票跌的跟爛泥一樣,漲起來的股票卻又高高在上。

而且這個時候,股票的漲跌往往都有非常強的邏輯性,白酒股現金流好,行業集中度高,所以漲的理所當然,殼股業績差,市場風格不契合,還要跌……這些理論乍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並不能用來解釋全部的市場現象。

投資肯定要關注主要矛盾,但隱含在深處的一些細節同樣值得思考。消費習慣的改變對白酒股有影響嗎?借殼成本當前和殼股市值是怎樣的關係?光明源於黑暗,而黑暗湧現光明。

也就是說一個主要邏輯可以解釋大部分問題,但次要邏輯並不能忽視。因為這些小問題,往往是超預期上漲和下跌的來源。

今天為什麼說這個,今天盤中看到陽光城、華夏幸福等地產股,從高點已經回調了40%左右。在今年年初,整個市場都在強調房地產的行業集中度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投資機會。

這才過去5個月,市場就因為資金面的緊張,邏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地產股因為自身的高槓杆,一下子從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

對於一個邏輯過於沉迷,就容易形成邏輯自恰,也就是看不到邏輯之外對市場有影響的內容。這是非常致命的,我們在投資者要抓大放小,也就是說看清楚主要矛盾,對次要矛盾需要適當關注。

今天美國加息和社融不及預期的消息對盤面形成了一個比較強大的拋壓,但市場裡面本身就沒有太多資金了。

這種拋壓未必就會對股市造成壓力,畢竟今天滬指的成交額也沒超過1500億,這意味著接下來市場走強將是大概率。

不少人可能對市場無厘頭的下跌感到恐慌了,擔心即將到來的CDR會把市場沖垮了。但實際上融資金額的多寡從來月市場表現沒關係。

IPO多了市場不一定回跌,融資少了市場也不一定會漲。真正具備領先意義的是產業資本對上市公司的買入,對於當前社會資金緊張的狀況,這類個股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

監管層不會放任錢荒的再次來襲,還是那句話準備央行降準,這可以較快紓解市場的緊張情緒。我們還是安心吃瓜吧,只要沒有買到很差的公司,未來還是我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