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一紙通知,醫院一批科室要完

共享醫療模式獲得衛健委批准認可了!

而在6月20日衛健委就醫療領域“放管服”改革主要舉措和醫療機構電子化註冊管理改革進展舉行的發佈會上,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介紹,在推進醫療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近年來,衛健委不斷培育新業態新模式,豐富醫療資源供給。

這類新型醫療機構,一方面精準對接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和差別化的健康服務需求,補充和加強了醫療資源供給,另一方面建立了平臺化的服務模式,實現了醫療資源的集約利用和共享。

郭燕紅表示,像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醫療消毒供應中心主要是面向不具備檢驗、病理、影像、消毒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服務,既有利於降低基層醫療機構的舉辦運行成本,又有利於提高醫療服務的同質化水平,一舉兩得,受到行業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國衛醫發〔2018〕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計生委:

一、全面推進電子化註冊管理改革

二、優化醫療機構診療科目登記

三、規範營利性醫療機構命名

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名稱應當符合企業、個體工商戶名稱登記和醫療機構命名的有關規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的溝通銜接,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提供有關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名稱信息。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根據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申請,出具其醫療機構名稱信息的證明材料,為營利性醫療機構正常執業運營提供便利。

四、簡化醫療機構審批申請材料

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全面組織清理醫療機構審批申請材料,凡缺乏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可以通過與其他部門信息共享獲取相關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明材料。申請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的,不再提供驗資證明,申請人應當對註冊資金的真實性負責。

五、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8年6月1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