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馬紮,聽故事」海戰前的波濤暗湧(下)

「坐马扎,听故事」海战前的波涛暗涌(下)

「坐马扎,听故事」海战前的波涛暗涌(下)

誰領導誰就有實權,海軍作為一個重要軍事力量,當然需要直接領導,所以聯合艦隊司令或總司令直接隸屬於日本天皇,在軍政方面受海軍大臣領導,在軍令方面受海軍軍令部總長指揮。聯合艦隊的編隊又分為以下小隊:本隊第一小隊、第二小隊、第一遊擊隊和第二游擊隊。

北洋水師和聯合艦隊面臨著相同的任務:護送援軍、爭奪黃海制海權。

北洋水師主要在威海至大同江口一線巡弋,1894年8月10日,日本聯合艦隊迫近威海,清光緒皇帝責難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北洋大臣李鴻章不得不命丁汝昌赴黃海巡航以平息皇帝的憤怒和緩解輿論的壓力。9月12日,北洋水師主力艦12艘由威海出發,赴鴨綠江口的大東溝,護送陸軍登陸。

當年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向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發出的行前電報:“汝護送運船前去,勿太疑慮,俟銘軍起岸,仍回威旅再護送運船一、二次,平壤被圍安州吃緊,後路仍必須再添兵,以顧大局,免深入東省為要。”電報講得很清楚,朝鮮戰事吃緊,北洋水師這次是去護航,而不是去與日軍決戰。

北洋水師的策略是“保船制敵”,但是日本則不同,日本海軍在戰爭之前就制定了以艦隊決戰奪取制海權的明確計劃。目標不一致,所產生的行為必然就有所差別,最後結果也不同。當日本聯合艦隊護送援軍登陸仁川的行動完成後,1894年9月13日,聯合艦隊本隊和第一遊擊隊開赴鴨綠江口,搜尋向北洋水師主力決戰。

1894年9月16日凌晨,提督丁汝昌統率北洋海軍“定遠”“致遠”“鎮遠”等12艘主力艦以及二艘“蚊子船”,4艘魚雷艇組成的龐大的護航艦隊,保護著5艘商船,滿載著原駐守大連灣炮臺的淮系銘軍劉盛休部4000餘人,前往中朝邊界的大東溝登陸。

日本海軍軍令部戰史編纂委員會編寫的《徵清海戰史》卷十“黃海海戰”中有一個極密文件:大鳥公使拍來電報稱,中國軍隊取海路前來朝鮮,估計要在大鹿島一帶登陸。這份情報,是當時日本駐朝鮮特命全權公使大鳥圭介發給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的,當時日本海軍出海是為了阻止中國向朝鮮北部增兵。

李鴻章想讓北洋水師護航運送兵力支援朝鮮北方,緩解朝鮮緊張局勢的算盤落空了,日本人的想法恰恰與他相反,這也就註定了北洋艦隊必然要在黃海海面上遭遇日本海軍。

日本聯合艦隊之所以會在9月17日中午貌似巧合地出現在大東溝外海,看了大鳥公使的電報便一目瞭然,他們是要偷襲中國軍艦和運兵船。

有一段由當年的日本海軍拍攝的真實歷史膠捲,映像上面最顯眼的,就是成隊形前進的軍艦上的滾滾濃煙。正是這些濃煙,讓北洋海軍註定要被日本聯合艦隊提前發現,而擺開陣勢開戰。一本《日清戰爭繪卷》裡面有這樣一段配畫詩:水天一線之間,遠遠看到幾縷黑煙,想必是北洋艦隊的精銳……

在繪卷第七卷裡邊,記錄了發現北洋海軍的全過程:9月17日早晨6點58分,旗艦“松島”“赤誠”沿海岸線一側偵察並無發現敵情,9點過,暸望臺上的水手拉響警報,報告發現敵艦,在海面上遠遠看到兩三道黑煙,判斷應該是小股敵艦,可之後黑煙陸續增加到6道、9道、12道、14道,正是北洋艦隊全部出動。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接過駐朝鮮特命全權公使大鳥圭介的電報,認為所謂運兵船的情報,肯定是北洋艦隊設下的圈套,目的就是引誘日本海軍聯合艦隊進行決戰。於是,日本出版的詩配畫《日清戰爭繪卷》中便有了這樣的記載:由於相距甚遠,我英勇的海軍將士們在準備午飯後,與之進行決戰。

伊東佑享萬萬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偷襲中國弱艦的夢想幾乎破滅的同時,北洋艦隊做出的判斷卻與他迵然不同。

日本的“西京丸”外形酷似商船,護衛艦“赤誠”號的體格又過小,被北洋海軍判斷成為日本的運兵船,認為日本艦隊的目的,是護衛運兵船到大東溝登陸,偷襲中國陸軍,決不讓日軍靠近大東溝海岸。

黃海海戰的輪廓至此基本出來了。在整個海戰期間,北洋艦隊的作戰目的,就是希圖擊沉日本的運兵船以及不讓日軍靠近大東溝海岸;日本聯合艦隊計劃偷襲運兵船,卻遭遇到了鄧世昌和他的“致遠”艦的硬骨頭,日本方面認為,中日雙方皆在打一場主力決戰。於是,伊東佑亨才會讓將士們有條不紊地迎戰敵艦。

北洋艦隊計劃是守護運兵船,卸載完畢以後就返航,沒想到碰上了日本艦隊。所以,中國方面認為,自己是在進行一場捍衛陸軍登陸行動的作戰。於是,中日甲午黃海海戰就在雙方互相錯位的認識中猝然爆發了。

相關稿件鏈接

「坐马扎,听故事」海战前的波涛暗涌(下)

網上購票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

可網上購票哦~

劉公島客運中心地址:

威海市海濱北路101-2號(威海二中老校區北鄰)

劉公島客運中心服務電話:

0631-5287807

愛來劉公島:wh-lgdgwh

熱門活動

1、回覆“遊船”查看遊船時刻表。

2、回覆“票價”查看劉公島常規票價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