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物流降成本:直面企業最大關切和行業發展最大制約

“物流降成本進行時”之十二

貴州物流降成本:直面企業最大關切和行業發展最大制約

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物流降成本工作。自2016年初開始,貴州省先後出臺《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意見》《關於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若干措施》,提出了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四個方面共14條具體措施。在2016年持續推動的基礎上,2017年貴州省又出臺《降低綠色農產品冷鏈建設成本的若干政策措施》,2018年印發《關於實施“四個一”工程進一步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實施,推動物流降成本工作向縱深推進並取得突破。

解決通行費用偏高:最大幅度讓利於企業

雖然高速公路通行費佔物流總成本的比重不高,但卻是企業感受最直觀、反映最強烈的物流費用。為此,貴州結合實際,通過採取讓利做大蛋糕等措施,最大幅度地讓利於企業,使貴州省高速公路實際收費下降了近10%。

貴州省採取的具體舉措有三個方面:

一是發行黔通卡,大力推行貨運車輛非現金支付,對持有“黔通卡”的貨運車輛通行貴州省高速公路時,給予通行費9.5折優惠。

二是實行貨運車輛通行費積分階梯優惠。對使用貨車“黔通卡”的本省貨運車輛通行費採取月消費額度積分階梯優惠方式,對單車月消費額度分別達3000元、5000元、10000元以上的貨運車輛,次月通過在線返利形式分別給予通行費9.4、9.2和9折優惠。

三是實行重點物流企業貨運車輛通行費用特殊優惠。對自有貨運車輛100輛以上的全省重點物流運輸企業,在普遍優惠方式及積分階梯優惠方式的基礎上再優惠1%的通行費。

破解信息不對稱:大數據提高物流組織效率

為此,貴州省採取的具體舉措有三個方面:

一是大力推進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積極支持貴陽貨車幫(滿幫集團)、貴陽傳化、貴州省物資集團等物流企業的信息化項目建設,積極支持貴州長和長遠物流市場管理有限公司、安順市億豐事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加快建設智能立體倉儲設施。

二是大力推進物流園區信息化建設。以省預算內資金補助的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現代物流園區信息化,2016年推進10個物流園區信息化建設,2017年支持50個物流園區推進物流信息系統建設,大力提升全省物流信息化水平。

三是大力推進省級物流雲建設。將省物流雲定位為第五方物流平臺,在保持平臺的公共服務屬性的同時,統合省內物流協會、物流促進會及七家物流龍頭企業,成立了全省物流信息化聯合會,下設合資公司,在保本微利的原則下,負責物流雲的市場推廣,並提供營運維護資金。目前,貴州省物流雲已建成上線運行,貨車幫、貴陽傳化、長和長遠等省內外龍頭企業數據已接入雲平臺,第一批50個物流園區接入物流雲工作正在開展。

突破單一運輸模式:建設多式聯運示範園區

貴州地處內陸腹地,以陸路為主的運輸方式難以改變,而鐵路運輸成本低於公路運輸成本。因此,貴州省在降低公路通行費用的同時,鼓勵企業組織公鐵、公鐵海等聯運,既減少中間環節費用,又發揮鐵路運價優勢,減少企業運輸成本。

貴州省採取的具體舉措有三個方面:

一是以貴鐵物流為龍頭,推動外貿多式聯運。貴鐵物流在黔深歐線路基礎上,整合其他返程貨源,推動該線路由單程向雙程擴展,撤銷廣州大朗5萬平方米倉庫及貴陽西站4萬平方米倉庫,減少廣州大朗至深圳鹽田、貴州輪胎生產廠至貴陽西站的短駁環節,僅此條線路就為“黔輪胎”減少物流成本超4200萬元;成功為貴州紅星鋇業公司開行黔深日多式聯運線路,每櫃集裝箱減少裝卸、短駁、人工等環節成本2000元。

二是積極推動甕福集團、開磷集團等生產企業開展多式聯運。貴州甕福集團開通了福泉至東北、中亞、南美、北美等地的多條多式聯運線路,已節約物流成本2000多萬元。

三是大力推進多式聯運示範園區建設。推動貴州國際陸港聯通川貴地區-粵港澳大灣區集裝箱鐵水聯運示範項目獲評為國家第二批多式聯運示範園區,支持貴陽改貌物流中心、遵義黔北物流新城、貴州(昌明)國際陸港等推進多式聯運設施建設。

取得新的更大進展:推動實現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

通過強力推進,貴州省物流降成本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貴州省物流協會聯合貴州大學等機構抽樣調查了231家企業,對降低物流成本工作進行了評估。2016年貴州全省物流總費用1990億元,與全省GDP的比率為17.07%,同比回落1.5個百分點。

下一步,如何推動物流降成本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對此,貴州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主要在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重點支持一批物流龍頭企業加快發展。支持貴陽傳化、滿幫集團(貨車幫)、貴州集成、長和長遠、貴鐵物流等省級物流龍頭示範企業發展,打造全省物流標杆企業,打造一批省級示範企業。推動各市州和縣(市、區)根據區域發展情況,重點支持2~3家在區域內有較大影響力,在物流業發展重點領域居於領先優勢地位的物流企業,打造一批區域示範企業。強化上下聯動、橫向互動,推動示範企業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加快形成物流業與實體經濟配套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推動物流企業協作。

二是重點打造一批樞紐節點平臺。支持貴陽改貌物流中心和臨空經濟區物流基地、遵義黔北現代物流新城等省級物流樞紐建設,打造全省物流樞紐。促進各市州和縣(市、區)加緊編制、完善物流規劃,優化物流佈局,科學規劃建設區域物流節點和集散中心,推動完善全省物流體系。

三是重點建設一批物流信息化平臺。進一步完善物流雲功能模塊,打造全省物流信息化互聯互通核心平臺,支持國家級骨幹物流信息平臺試點單位貨車幫信息化平臺和貴陽傳化全國性信息化平臺建設,進一步挖掘數據潛力,促進物聯網加快建設發展。在加快推動企業數據聯通“物流雲”的基礎上,重點推進物流園區數據接入“物流雲”,鼓勵各市州已建成的區域物流信息化平臺接入“物流雲”,加快建成覆蓋全省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推動數據互聯互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