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園集錦之「19」—古猗園


古猗園位於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區南翔鎮,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名"猗園",取自《詩經》中"綠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園"。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

古猗園距市中心21公里,內有逸野堂、戲鵝池、松鶴園、青清園、鴛鴦湖、南翔壁6個景區,是上海最古老的攬勝之一。2006年,古猗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古猗園初名猗園,為明萬曆年間河南通判閔士籍所建,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設計佈置,以"十畝之園,五畝之宅"的規模,內築亭、臺、樓、閣,立柱、椽子、長廊都刻有千姿百態的竹景圖案。

閔士籍去世後,猗園約在萬曆末轉讓給翰林李名芳之子李宜之。明末清初,猗園又先後為陸、李兩姓所有。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冬,洞庭山人葉錦購得猗園。次年春大興土木重修和改建,乾隆十三年秋落成,因隔了一個朝代,改名古猗園。據清代沈元祿《古猗園記》記載,園坐廣福禪院西,門對曹家浜,南臨良田萬頃。園中有孤山曲廊,香閣翠樓,石舫水榭,怪石假山,全是明代建築風致。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嘉定地方人士捐款購買了古猗園作為城隍廟的廟園,香客均可入園遊覽。嘉慶十一年(1806年)又再次募捐整修。

咸豐十年至同治元年(1860~1862年)間,太平軍同清軍及"洋槍隊"多次在南翔激戰,園內部分建築被毀。同治至光緒年間,南翔各行業公所陸續修復一些可用的建築,並增建了一些作為行業集議的場所,後來還在園內開設酒樓、茶肆、點心店、照相館,此時的廟園已名存實亡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軍於3月3日佔領南翔,古猗園被侵略軍佔用兩個多月。日軍撤退後,園內房屋倒塌,假山崩頹,樹木被砍,花草枯敗。

1933年5月當地愛國人士朱壽朋、陳少芸等60人署名成立古猗園整修委員會,募集銀元6000元進行局部修復,並新建補闕亭,獨缺東北一角,以志國恥,取名"缺角亭"。此時全園的面積為1.8萬平方米。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事變,南翔再遭戰火,園內除缺角亭、小云兜及五老峰等假山怪石外,大部分建築被毀,逸野堂成了日軍的馬廄,花木古物蕩然無存。

抗日戰爭勝利後,鎮政府將其作為公園開放。當地人士又集議修復古猗園,先後籌款重修了缺角亭、不繫舟(書畫舫),新建了微音閣、南廳、白鶴亭,並種植了一批樹木花草。

1957年,南翔鎮集資5807元修繕古猗園,3月開工,當年10月1日竣工開放。 1958年,上海市園林管理處撥款13萬元,對公園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園界向西、南兩面擴展,全園面積增至5.84萬平方米。



在薄霧繚繞的大草坪中,荷花時隱時現,令人彷彿置身仙境。





鴛鴦湖畔的荷花開得十分鬧猛,進入盛花期的紅建蓮、東湖新紅等荷花品種,在陽光的照耀下,開得分外妖嬈。





古猗園的亭臺樓閣多臨水而建,與水景配合,體現了"亭臺到處皆臨水,屋宇雖多不礙山"的意境。園內主要建築逸野堂、梅花廳、春藻堂、翠靄樓、柳帶軒等水榭曲廊,造型秀美精緻,這些建築既是風景點綴,又是觀賞風景和遮風避雨休息之處,以曲折長廊花牆分隔,形成大小不等的自由變化的自然空間。

建築平面形式多種多樣,立體造型變化多端,體現江南園林建築精巧自由活潑的特點。小瓦覆頂,屋脊鏤空,各種斗拱、飛簷翹角、門窗式樣、雕刻裝飾,油漆粉刷色彩簡樸素雅,具有明代園林建築藝術風格。




古猗園內,在清澄瀠洄的湖畔、曲徑通幽的迴廊和亭臺水榭之間,睡蓮荷花身披霓裳,描繪出一幅動態的江南賞蓮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