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相遇九色鹿!

鹿在中國文化中是別具意義的象徵,以其優雅形態、純潔、善良的本性為人所喜愛,廣泛存在於中國的神話及典故中。因著這份喜愛,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出產過六部關於鹿的動畫片,其中包括取材於敦煌壁畫中的佛教故事《鹿王本生》的《九色鹿》,講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水墨動畫《鹿鈴》,以及取材於佛教故事,且同樣吸收了敦煌壁畫特色的《夾子救鹿》。這些動畫短片無不啟迪童心、妙趣盎然。其中《九色鹿》以其古樸厚重的畫風,揚善抑惡、大快人心的故事情節,以及片中溫婉美麗的九色鹿王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80年對於馮健男是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出身於油畫專業、在美影廠已經工作了十六年的他,第一次擔任場景設計,手中需要完成的作品便是《九色鹿》,馮健男的內心很忐忑,他沒有做過動畫設計,一切都是從頭摸索,必須迎難而上。

“1980 年 5 月的一天,廠領導找我和胡永凱同志談話,按排我倆參加《九色鹿》組,協助錢家駿導演工作。胡擔任造型設計,我擔任場景設計,要求我們分工不分家,努力將影片設計好,並要我們準備一下,儘快去敦煌深入生活……接此任務我很是驚喜,一是因為我早就喜歡敦煌壁畫中九色鹿的故事了;二是能去敦煌“朝聖”莫高窟這也是我多年的嚮往,如今終能實現啦!怎叫人不高興?!”

美好,相遇九色鹿!

▲敦煌壁畫“北魏鹿王本生”

“北魏鹿王本生”講述的是一個佛經故事:佛主前生是一隻美麗的九色神鹿。它救了一落水獵人。獵人恩將仇報,逮住了鹿。摩應天王知道了後,不準殺鹿,獵人身上長滿斑點受到懲罰。此故事繪於敦煌莫高窟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本生故事畫。畫面從兩頭開始,中間結束。線索清晰,中心突出,層次分明,構圖嚴謹。

“早在“文革”前,錢家駿導演就想拍《九色鹿》了,劇本也請敦煌學者、著名畫家潘潔茲先生寫好了,但在那個時候領導認為,神話故事《九色鹿》是宣傳“因果報應”的,是封建迷信的而被槍斃了。但,我覺得這個故事很神奇,很美麗,救人劫難很可貴也很有教育意義呢!”

美好,相遇九色鹿!

▲馮健男(左一)與錢家駿(左二)胡永凱(右二)在莫高窟

為了更深刻的感受敦煌壁畫的藝術風格和西域風情,由導演錢家駿帶隊的籌備組一行人踏上古代的絲路,行進兩個月之久,而在條件艱苦的敦煌一住就是23天。在這些日子裡籌備組每天潛心研習洞窟中的壁畫,起早貪黑的寫生、臨摹、畫速寫,晚上互相交流心得,在傳統繪畫藝術中汲取滋養以生髮靈感。一天,馮健男和美術設計胡永凱在北邊不被人注意的洞窟發現大量精美的壁畫,邊上不足2、3平的小洞窟,也引起他們注意,原來這個積有半尺灰的盈尺之地是當年畫壁畫的無名氏藝術家居住的地方,難以想象如此精美燦爛的藝術的創造者卻在這麼艱難的狀況下生活,第二天馮健男又獨自去了這些洞窟,在泥灰裡躺了一會兒,發出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藝術是永存的”的感嘆。

美好,相遇九色鹿!

▲馮健男在莫高窟的寫生作品

馮健男在此期間畫了21幅臨摹5本速寫,回憶起這段日子說道:“這23天非常辛苦,卻也覺得非常幸運,對我這一生的藝術創作、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一到莫高窟,我就被她那巨大的規模(整個山上有蜂窩似的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洞窟)和久遠的歷史跨度所震撼!我無比的激動與興奮,恨不得一下子看完所有的洞窟!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花了三天的時間才參觀了一些主要洞窟。我邊走邊聽,邊看邊畫邊記,可來不及啊!那時我真的覺得人有三頭六臂才好哇!所看的這些洞窟,大都是不同朝代和歷史時期頗具代表性的,每個洞窟裡都畫滿了壁畫,讓你目不暇接,其內容之豐富,構思之奇妙、色彩之絢麗、繪製之精湛令我折服!”

美好,相遇九色鹿!

美好,相遇九色鹿!

美好,相遇九色鹿!

▲馮健男在莫高窟臨摹大量的壁畫

美好,相遇九色鹿!

《九色鹿》的整體動畫風格沿襲了敦煌壁畫中北魏時期的風格,卻沒有全然照搬。由於片中的很多場景在敦煌壁畫上所能借鑑到的內容非常有限,馮健男絞盡腦汁,將多種中國傳統元素充分融入到畫面設計中去。

“由於影片比原來壁畫裡的故事增加了不少情節,共有十一場戲。在每場景的設計中,我都根據劇情之需要,把收集來的素材資料及我對敦煌壁畫風格的理解,再將其構圖、造型、色彩等諸元素打散,並採用敦煌壁畫中誇張、變形、裝飾、浪漫和圖案化等手法,再加之西洋繪畫中的色彩透視、色調組合等手法有機地揉在一起,再進行重構、重組、重塑,有些“無中生有”地畫出來,使人們看後,既有濃濃的古代敦煌壁畫神韻遺風,又有現代人之審美情趣。”

在設計皇城的場景時,馮健男既運用了粗曠有利的線條來為建築結構定下大的基調,又以嘉峪關的城樓為宮殿外形的參照,並在城牆的細節材質的處理上下足功夫。畫紙選用了高麗紙,能更好的借用其紋理製造整個畫面的古樸效果,地面的色調運用了敦煌的土紅色,既絢麗又莊重,皇城的佈局裡層層的宮門以及對稱的結構都借鑑了故宮、四合院等古代建築的佈局方式,整個畫面渾然一體,色調飽滿而有神韻,佈局簡潔又氣勢滂沱。

美好,相遇九色鹿!

在鹿林仙境的場景裡,樹木仿若被賦予了無盡的生命力,樹幹粗壯有力,樹身呈冒雲之勢,鹿王與之相依,二者周身皆是瑩潤的白,在土紅色的大地和石綠色的河流的襯托下,衝擊著觀者的心靈,讓人產生神聖肅穆之感。在漫漫無邊的大漠場景中,遠處是綿延起伏的山脈,天上是朵朵祥雲,商隊在沙漠中前行“一路望長安”⋯⋯動畫中眾多引人入勝的景緻無不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與繪畫技巧的完美結合。

美好,相遇九色鹿!

一個優秀的動畫設計者,對作品永遠有著盡善盡美的追求,馮健男即是如此,他一次次地對人物及場景進行再調整、再完善,力圖交出一份最令自己滿意的答卷。正因為這種專業的精神以及對動畫的飽滿熱情,才使得《九色鹿》保持了極高的藝術水準,有著永不退色的魅力。日本繪本大師、獲得“國際安徒生大獎插畫家終身成就獎”的安野光雅先生就曾高度評價:“馮健男的畫使我們重新想起文化的來源並由此引起對它新的尊敬,《九色鹿》的色彩多麼完美地掌握住了古典氣氛,繪畫構思明快大膽!”

“動畫片《九色鹿》在電影院上映後,由於她那美麗動人的故事和絢麗多彩的敦煌壁畫風格而深受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愛;後來全國各家電視臺又不斷的播放,幾乎家喻戶曉、譽滿全國。我也確實為之高興。然而,“電影又是遺憾的藝術”,因為拍完成後,若再發現或覺得影片中的一些未達到預期效果或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已經不能再修改了。”

美好,相遇九色鹿!

在美影廠幾十年裡,馮健男擔任過三十多部動畫片的編、導、設計和繪製,其中包括《好貓咪咪》《錢包》等優秀作品,為一代代中國兒童編織了翩然瑰麗的夢境。在動畫創作的基礎上,馮健男還將他對中國神話的熱愛延伸到了插圖繪本,相繼創作了《九色鹿》《神魚馱屈原》《取火種》《神農鞭藥》等神話故事繪本,具有濃郁的傳統藝術特色和強烈的個人風格。正是因為有著紮實的造型功底和對色彩的把控能力,以及長期從事動畫片的美術設計工作又使馮健男具備了電影思維,擅長使用浪漫、誇張的手法,並且熟悉兒童情趣,他用繪畫在一代代中國兒童的心中播下了傳統文化的種子,只待這些種子在他們的心中紮根發芽……

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美好,相遇九色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