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孩子買房這幾件事忘記了,房子指不定是誰的了!

現在的房子,年輕人也是主要購買力。可是剛出社會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在短期內並不具備能支付起城市裡一套房子的經濟實力。買房的錢大多數都是父母出資,房子也是無償贈送給自己的孩子。

這種基於血緣濃度的親密關係而無償出資買房的行為,在中國也算一種特色與傳統。爹媽給自己買房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書寫出資性質和協議也就變成了難以說出口的事。父母給孩子買房,還要約定是贈予還是借款?大多數思想保守的人會認為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是對愛的玷汙,是太現實了。然而現實情況是,正因為掙不開這些情面,讓父母給孩子買的房在未來會面臨著許多潛在危機和糾紛。因為離開了大家庭,孩子總有一天回擁有自己的小家庭。血緣關係是客觀不可改變的,而婚姻關係,確實可以發生變動的。一旦子女離婚,比孩子的歸屬權更嚴重的問題可能就是房子的歸屬權了。

父母給孩子買房這幾件事忘記了,房子指不定是誰的了!

而孩子如果真的能體恤父母的半生心血,就不要認為這是一種現實以及對愛的玷汙,對伴侶的不信任。而是配合父母,保護父母無償贈予自己的財產。中國的離婚率是非常高的,根據2017年民政部部門的相關數據可以顯示,2017年中國離婚率最高的城市是北京,離婚率高達39%,並且,在離婚人群裡,年輕人正是離婚的主力軍。而感情破裂離婚,與之相伴隨的問題就是房子的歸屬權,不明確的歸屬權往往就容易引起糾紛。

因此父母出資給孩子買房,想要更安全更保險,那這幾件事一定不能忘記了!

父母給孩子買房這幾件事忘記了,房子指不定是誰的了!

1.如果父母經濟條件尚可,那麼可以全資給子女買房。但如果是婚後,需要書面協議約定好,是贈予己方子女一人的個人財產。這樣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父母給孩子買的房都屬於孩子一個人的財產,不屬於離婚時候需要被分割的共同財產。全款買房還有一點,買房需要設計到稅費,如果是婚後買房,這些最好也能由父母出資,避免使用孩子婚後共同財產。

2.房子總額較高,父母出資首付。如果是婚前,那麼屬於個人財產,如果離婚,房子屬於己方子女。但是還貸部分可能就涉及到婚內共同財產,那麼需要對另一方進行補償。如果是婚後出資首付,那麼父母一定要記得這點,書面約定或者協議,該部分財產是父母贈與己方子女個人!這樣房子也算己方子女個人財產,但共同還貸部分,依然需要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父母給孩子買房這幾件事忘記了,房子指不定是誰的了!

配合好這些小技巧,父母既能無憂支持孩子買房,又能規避離婚風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