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近日

《台州日報》刊登了

《水韻山城畫中來

—天台喜捧“大禹鼎銀鼎”的背後》 的文章

與大家分享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水韻山城畫中來

—天台喜捧“大禹鼎銀鼎”的背後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圖為天台始豐湖公園一角( 陳 欽攝)

6月5日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在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推進會上,天台縣喜捧2017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縣(市、區)“大禹鼎銀鼎”。作為全省連續四年治水優秀方獲“銀鼎”的三個縣之一,天台用優異成績交上了滿意的治水答卷。

一直以來,天台縣持之以恆向下遊送出一江清水。擔任“母親河”始豐溪總河長的縣委書記管文新牢牢抓住治水“牛鼻子”,上下同欲,打好主動仗。在年初縣黨代會上,管文新鄭重承諾:“要彰顯水的靈氣,讓城鄉的水環境成為不竭的資源、清爽的水面、靈動的水景。”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守牢治水紅線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神山秀水,是天台人的生態自信。全縣1100多條河道,治水所顯露出的“天生麗質”,喚回了幾多的鄉愁。

從Ⅲ類到Ⅱ類,始豐溪天台縣—臨海市交接斷面平均水質的提升,可以看出天台鐵腕治水背後的決心與信心。如同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天台縣劃實治水紅線,堅決向各類挑戰水環境的違法、不文明行為“亮劍”。

隨著水環境重返歷史最佳時期,加上漁政部門持續的增殖放流,始豐湖流域的魚類迅速增多。周某看到有利可圖,心裡打起了“小算盤”,他購買了禁用的電魚工具,成為魚類的“剋星”。縣水利水電局在查實後,將周某送上了刑事審判庭的被告席。對於這樣的“水老鼠”,全縣各地憤起而攻之,護漁隊、禁漁協會、“黑貓警長”巡河隊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三禁”(禁電魚、禁毒魚、禁炸魚)被許多村莊寫入了村規民約。

涉水舉報被格外“看重”。縣檢察院在接到遊客反映峇溪沿岸水質汙染嚴重後,迅疾著手調查,確認系某項目居住區的生活汙水直排,即向環保局發出《檢察建議書》,使問題在最短時間內得以解決。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縣環保局也加大了執法力度。在近期開展的“一線查源、萬人護河”百日巡河大行動中,該局對始豐溪六橋下游23家沿岸涉水企業進行突擊排查,3家違法企業被抓了現行,當場被查封。

赤城街道“兩代表一委員”運用“紅黃藍”清單治水督查制度,根據督查時水體情況,填寫“紅黃藍”三色督辦單,限時整改。目前,全縣“兩代表一委員”已提交督辦單158張,整改問題158個,曝光治水“黑榜”12次。

縣委副書記、縣長潘軍明在治水督查中指出,水環境監管一刻都不能放鬆,要加大排查,加強日常巡查監管,完善長效機制,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推進治水工作,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五水共治”成果。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拓展治水綠線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龍五村臭了三十幾年的四十塘終於變清了,86歲的老黨員王榮貴非常感慨。

帶來這一變化的,正是天台縣在全省首推的“十米河長制”。

去年,該縣將像四十塘一樣的4030個小微水體作為治水剿劣的重點,以“房前屋後、就近就便”為原則,按照黨員住戶周邊“十米”範圍的大致標準,聘任該黨員為“河長”。

水中問題岸上治。龍五村在對池塘、水溝全面清淤後,發動村民對村內主道路進行徹底清理,並開展環境美化行動,杜絕岸上垃圾入水。昔日令人掩鼻的小微水體,如今成了村裡的別樣風景。

在這場治水“巷戰”中,天台縣萬名黨員幹部紛紛參與認領小微水體,擔任“十米河長”,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覆蓋、立體式“河長”體系,確保從大河大溪“大動脈”到小微水體“毛細血管”都有人管。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與此同時,該縣“河小二”“河大嫂”“民間護水隊”“廢品小哥”“水眼金晴”督察團等民間組織也紛紛參與進來,全民治水的熱潮一波高過一波。

對於水質指標,天台到了苛刻的程度。去年,該縣圍繞涉磷工業、農業面源、農村生活汙水、“三洗”行業等六大方面開展“降磷”專項行動,硬是將交接斷面的總磷平均指標降至0.088mg/L,優於Ⅱ類水指標要求。

在治水中,天台多措並舉,用好“截、通、清、治、美”“五字訣”,以治汙項目抓“重點治汙”,不斷推進汙水處理廠建設、老舊汙水管網整改、工業企業廢水達標整治、清淤工程、易淹易澇片區改造等項目。去年確定的51個治水項目,年度投資額超10億元。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共享治水紅利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山谷環繞,碧波盪漾,竹林深處,青磚黛瓦隱現。名聲響亮的“捨不得”民宿就這樣深藏在歷史的古韻和時間的氣息中。

如此絕勝之地,你很難與一個巨大的垃圾島聯繫在一起。這個位於兩條溪流交匯處的平橋鎮溪團村,陳年垃圾多到令人瞠目的地步,整治階段有150車垃圾被清運。拭去那一片汙垢,溪團村出落成一個美麗動人、儀態萬方的“處子”。

“原來這裡還是一處原生態的溼地!”平橋鎮抓住機會,以溼地原風貌為基,就地取材,就地修整。村民也積極參與溼地的開發與保護,鋪設環線步行石子路、還原古樸樹橋……

如今,溪團村成了當地“始豐溯源”旅遊精品線上的一顆明珠,溼地周邊現已興辦農家樂、民宿10多家、水上樂園3家。

溪團村只是台州椒江治理工程(始豐溪段)項目中的一個點。經省發改委同意,該縣將投20億元全面打造“最美溪流”始豐溪,屆時一條“百里河道生態廊”“百里和合唐詩廊”將成天台山旅遊的“吸睛點”,沿線廣大群眾將大為獲益。

治水創造了治水紅利,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連續四年的全省“五水共治”群眾滿意度測評結果,天台均以高分位居全市第一,並進入全省縣(市、區)前十名。

從“花錢治水”邁向“治水生錢”,南屏鄉前楊村農家樂經營戶楊寅寅真切感受到了變化。該鄉依託南黃古道,開發古道周邊水資源,開發龍潭幽谷、秋香瀑、松楓瀑等景點。楊寅寅不用出門打工,在家做做菜,每年就有三四十萬元進賬。

治水治出全新人居環境,洪疇鎮裡麻村民戴均行說不出的開心。村裡有一片白鷺林,一度因水環境差而徒有虛名。眼下村裡水環境改善了,群鷺棲息的自然風光重現在了村民眼前。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熱點」水韻山城畫中來,五水共治看天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