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數調整將會給你帶來這樣的影視!

社保基數調整將會給你帶來這樣的影視!

近期,部分地區公佈了2018年社保繳費基數。社保繳費基數的變化,將給企業和個人帶來哪些影響?一起來看網友關心的問題。

社保繳費基數是如何確定的呢?

答:按照國家規定,用人單位繳納社保費用的基數是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或本單位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職工繳費的基數就是本人的工資。在實際操作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一般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不過,當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也就是說,大多數職工是按本人實際工資作為基數繳納社會保險費,只有少數收入偏低的職工和少數收入偏高的職工,繳費基數不是本人工資。

社保繳費基數隨平均工資上漲而變化,對個人的養老金繳納有什麼影響?

答:職工平均工資既是社保繳費的依據,也是計發養老金的基數,因此繳費基數高低對於養老保險待遇和基金收入都有影響。目前,各級人社部門以統計部門發佈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職工平均工資確定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上下限。因此,每年統計部門公佈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後,各地社保經辦機構也會相應按新的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上下限。

對於少數低工資且工資上漲慢的職工來說,繳費基數上調的影響的確存在。由於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導致繳費基數上下限相應上調,當本人工資低於繳費下限或高於繳費上限時,個人繳費將受到影響,這也是為什麼低收入人員感覺“多繳”,高收入人員感覺“少繳”的原因。近年來,國家已將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範圍擴大到靈活就業人員,以適當緩解困難群體的繳費負擔。

對於低收入群體來說,可否適當降低社保繳費基數呢?

答:社會保險實行權利義務相對應,參保人員享受的社會保險待遇水平特別是養老保險待遇水平與其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多少有直接聯繫。如果隨意降低參保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相應地也會減少參保職工應享受的社會保險待遇,這將對參保職工合法權益造成損害。

讓工資偏低的職工按高於本人工資的基數繳費,主要是統籌考慮了參保者退休後的待遇。社會保險本身有調節收入差距、促進公平的功能,因此養老待遇不宜差別過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