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縫的春天:男裝迎來定製潮流的迴歸

稍微上點年齡的人都記得,8,90年代西安城區的小巷子裡,隨處可見溫州人經營的裁縫店。最早是來料加工模式,掙些手工費,後來有的小老闆辛苦經營,攢了一些本錢,自己進面料,然後開展服務質量稍微好一點的定製。那個時候成衣工業不發達,很難買到逞心如意的衣服,西安人的美麗就是這些裁縫裝扮出來的。這些溫州裁縫技術很簡陋,因為城市是從文革時代走出來的,時尚文化基本斷層,所以裁縫簡陋的縫製都被感覺是美麗的附體。後來成衣工業逐漸發達,尤其是江浙一帶的鄉鎮企業很適合做服裝。他們地處沿海能夠接受最新的時尚信息,並且有資本使設計和加工水平上一個臺階,慢慢逐步主導了成衣業。來料加工的裁縫店,在九十年代中期慢慢日益蕭條,有好多小老闆轉型做了前店後廠式的小成衣作坊。當時主要集中在幾個市場,李家村、康復路,產品是一些廉價的時裝和男裝,批零兼營都做,更多的是面向大西北的批發。騾馬市主要集中了最早一批的服裝販子,他們用扛大包的方式,把廣州的時尚搬運回來,西安的流行信息基本看騾馬市。攤販的商品很親民,但買者也要會談價才行。騾馬市當時一街兩排都是鐵皮做得攤位,上面掛著貨,人群從街道中間川流不息,老闆手拿皮尺給顧客介紹自己的衣服。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集市的嘈雜是8、90年代繁榮的表現。這個時候還沒有開始大規模的企業改制,更沒有火熱的房地產,居民之間財富水平差不多,無非就是有一些幹個體的人能富裕一些。而服裝的消費,也不感覺奢侈和壓力,很多衣服的價格就是幾十塊,市民家庭都能消費的起。攤販流行的時期,也是大部分市民生活富足的時期。服裝市場的轉變是精品店的流行,精品店主要是高價高質的服裝,沒有本地生產的,因為當時西安的服裝加工水平做不出精品。最早的精品店出現在騾馬市,有些小販生意做大之後不在滿足搬運低價的服裝,首先跨入精品行業。當時西安人平均工資也就幾百塊錢,而精品店的西裝售價已經超過千元。九十年代後期貧富差距急劇拉大,精品高價服裝找到了自己的消費群體,服裝消費也開始兩極分化。當時的精品店用現在的眼光看,是原始簡陋的,店老闆普遍沒有品牌觀念,店面裝修後,貼著一圈牆面掛著熨燙平整的衣服,但衣服的質量和感覺已經好了很多,銷售的方式是看人下菜。各大百貨商店的服裝商場,已經不再經營平價的親民的服裝,基本都是走的精品路線。精品店的流行,和來料加工裁縫店的消失是同期出現的。精品服裝拉高了服飾品的標準,使得溫州的裁縫手藝已經無法生存。有個別能夠生存下去的,靠的是修改成衣勉強度日。從精品跨向高端品牌服裝只用了很短的時間,標誌是世紀金花的開業。世紀金花當時服飾經營理念很超前的,他們看到了服裝的品牌花和奢侈品花的趨勢。他們直接找到國際大牌談合作,有的大牌不願意來,就乾脆現金買貨,然後自己裝修經營,慢慢聚集了一起國際奢侈品牌,像紀梵希、傑尼亞、範思哲、夏耐爾、迪奧等等。世紀金花苛求到什麼程度呢?所有員工必須是西安戶口,農村的堅決不要,他是害怕農村人的土氣影響了高端的形象。世紀金花是98年開業的,過的第一個聖誕節是一個人氣爆棚的聖誕,人都不用走,被人群湧進湧出。可以說世紀金花領導了西安的時尚流行大概十五年左右,後來開業的中大國際雖然品牌更加高端,但很難再有世紀金花當年的影響力了。從世紀金花開業,西安的服裝市場進入品牌經營時期。品牌加盟,品牌代理,品牌專賣忙的不亦樂乎。人們的消費心理也進入炫耀式的,不再看針線和做工,不再看面料和穿著的持久,而是比品牌形象和價格,特權消費心理昭然若現。當時的東大街還沒有拆遷改造,基本是品牌專賣店的天下。品牌專賣店的經營更加的規範,銷售員著裝統一,價格不再有商量的餘地。但是他們有特價區,陳列的都是過季打折品和斷碼品。服裝是按照吊牌價格銷售的,但有的精品店老闆,從品牌商把貨進回來之後自己重做吊牌,重新加了一次價,但消費者感覺自己買的還是全國統一零售價。這個時期是品牌商躺著賺錢的時期,只要代理到好牌子,商品基本不愁賣。但沒有走品牌化經營的老闆活的比較苦逼,他們沒有摸準品牌是服裝經營的根本趨勢。喜歡消費品牌服裝,就和消費蘋果手機一個心理,怕被人歸為貧困階層。後來貧富格局基本固化,人們展示實力的商品是車和房子,出國旅遊,跨城市置業,以及金融資產。追求服裝的炫耀行消費是沒有意思的事情,導致服裝的市場趨勢又發生了變化。這個變化的標誌就是電商的興起,作為男裝來說,西裝革履已經成為老土的表現,追求更加隨意、舒適的著裝感覺,淡化了品牌和價格。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能讓人得到鬆弛的衣服就是好衣服。作為女裝來說,以前逛街式購物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且非常的勞累。現在打開手機所獲得的商品信息幾乎是無限的,瀏覽服飾信息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放鬆和享受。實體店整不過電商很大的原因就是購物體驗差,太累,尤其進入移動互聯時期,實體店連怎麼活都不知道了,感覺是崩潰的,思緒混亂如麻。移動互聯時期服裝的流行趨勢是發散的,碎片化的,很難見到那種萬人一款的現象。移動互聯時期服裝由品牌主導轉向了設計主導,並且追求商品要有屬於自己的不同之處。大工廠的千人一板又成為過去式了,個性化的縫製又慢慢迴歸。但不同於當年的溫州裁縫,現在的定製是奢侈品花的,品質的要求是要高很多的,要有精心細緻的服務等等。服裝見證了社會的進步和人思想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