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權消費社會和剩女現象

特權消費社會指的是,發展中國家的特權階層,憑藉政治、經濟、文化的優勢地位撰取大量的財富。這個財富被他們模仿發達資本主義的奢華生活方式消費掉了,而不是用於社會再生產,從而引起國民的財富崇拜。

社會大部分經濟剩餘,被用於修建樓堂館所,進口豪華汽車,開發別墅,修建高爾夫場所,生活奢侈品的定製,私人飛機,古樸素雅的實木傢俱,美貌的服侍女郎等等。只有很少的社會資源用於平民的生活必需品和消費品。奢華的生活方式一旦成為一個國家的消費主流,首先受影響的是女人的婚戀選擇。

女人的婚姻實際就是選擇,只要自身條件優秀,不需要有房有車,漂亮溫順就行。特權階層(一般叫成功人士)奢華的婚禮成為婚禮市場的標準。婚房地段要好,面積要足夠的寬裕,裝修精美,豐厚的彩禮,迎親車隊全部是豪車,在本市能夠彰顯身份的酒樓舉辦婚宴,婚宴要把整層樓包下來,婚禮儀式要浪漫有新意,出國的旅行,甚至國外置業等等。

我曾經接觸過一個男孩,家是做企業的,他的女朋友是安康人,大學畢業之後在西安做舞蹈老師。他們是熟人介紹認識的,兩個人談了半個月花費了3萬多塊錢。家裡給他在曲江買了一套住宅110平方,連裝修下來花了150萬,又買了一輛雷克薩斯越野車40萬,女方要彩禮10萬,如果加上婚禮整個的花費會超過250萬。

成功人士的消費雖然奢華,但是數量很少;期盼的女人很多,能夠達成願望的很少。得不到機會的女人往往以婚外情的方式介入,並且以耗盡青春的決心以圖上位。

婚禮的標準被抬高之後,客觀上就造成了剩女現象。非富不嫁成為主流的思維方式,並且往往還能得到家人的支持。

剩女現象實際是一種財富崇拜,為了得到財富的青睞,寧可進行自身權利的切割,不婚不育,老無所養也在所不惜。內心對貧窮的鄙視和恐懼,在命運面前的無能為力,才是真正的原因。

剩女的內心是苦悶的,生活雖然很瀟灑,笑容也很陽光,但是面臨後半生無處安放的窘境。

不負責任的媒體,對這種剩女現象往往進行冠冕堂皇的包裝。因為貪財而剩,說成是生活獨立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有品質的生活;因為貧窮不敢生育,說成是丁克生活在西方是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中國人獨子化,老無所養被迫進養老院,被冠以專業的名稱‘養老社會化’。缺少思考能力的女人,被主流思維方式所引導,做出錯誤的抉擇。

為什麼北上廣一線城市,剩女現象特別嚴重?就在於一線城市擁有大量的社會財富和特權消費階層,非富不嫁這種婚姻選擇方式也是最為流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