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守信建築企業將納入管理“黑名單”

今年4月底,我市正式出臺《煙臺市建築市場信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新版《辦法》對47部法律法規和規定進行了梳理,確定不良信用信息管理板塊40個,不良信用信息條款467條,將信用管理“人為因素”降到最低。

文件增加了企業“走出去”和“依法納稅”激勵政策,企業外出承攬業務每承攬1億元,信用評價得分加1分,40分封頂;每納稅500萬元,信用評價得分加10分,40分封頂。

為讓失信者寸步難行,打破“信息孤島”,實現各部門間信息互聯互通,煙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構建了煙臺市建築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該平臺共有四大基礎數據庫(企業庫、人員庫、項目庫、誠信信息庫)、兩大評價板塊(優良信用信息和不良信用信息)、71個信用信息管理模塊,每個模塊確定專門單位、人員進行管理評價,實現了信用管理智能化。

“新的平臺改變以往需要企業自行上報企業基本信息和人員信息,由市一體化平臺每日零時自動更新獲取,並同時推送相關業務審批信息。”據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市級一體化平臺直接採集和評價企業優良信用信息和違法違規行為相關數據。

此外,我市在全省率先以規範性文件形式出臺了《煙臺市建築市場信用管理“紅名單”“黑名單”發佈管理制度》,新政將房地產開發、建築施工、市政施工、工程監理、勘察設計、裝飾裝修、招標代理、造價諮詢等八大類市場主體納入信用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