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城商行無法負擔金融科技投入 農商行科技部門最留不住人

近三成城商行無法負擔金融科技投入 農商行科技部門最留不住人

近日,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深圳)聯盟發佈了《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多家城商行已經開始了金融科技的探索與實踐,但是由於技術儲備、資金實力、人才、機制等方面限制,系統性、前瞻性不足,多數實踐沒有帶來滿意的成果。

報告指出,有超過40%的城商行沒有將金融科技列入戰略規劃,而是採取了被動跟隨策略,部分城商行還未開始嘗試。有26%的受訪城商行認為無法負擔資源投入。

城商行失去客戶接觸 為最大挑戰

由於城商行的經營地域受限,獲客成為了難以逾越的屏障,雖然電子銀行、直銷銀行以及手機銀行客戶端的出現,為城商行獲客打破了地域限制,但是在越發激烈的爭奪客戶環節,城商行已顯疲態。

調查結果顯示,面對金融科技企業的快速發展,城商行認為最大的挑戰在於客戶的變化。有九成城商行認為應用場景被第三方佔據,失去客戶接觸和數據是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戰,有八成客戶認為客戶對服務於體驗的要求不斷提升是遇到最大困難之一,還有68%的受訪城商行認為客戶特別是年輕客戶正在流失。

為了適應當下的競爭環境,跟上行業步伐,城商行也在擁抱金融科技。例如台州銀行認為,要以開放的心態發展金融科技,用市場化的方式去實施,未來發展金融科技一定是市場化、開放式的。中原銀行則將自己定位於數據銀行、科技銀行,戰略方向上,提出了“上網下鄉”的口號,旨在服務下沉。

報告中提到,關於金融科技的應用與實踐,絕大多數受訪銀行表示已在進行中,超過一半的銀行表示已經有明確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另有三分之一的受訪銀行表示雖然沒有計劃但是已經開始實踐,

不過,報告指出,目前絕大部分城商行對於金融科技都是被動跟隨策略,有超過40%的銀行沒有將金融科技列入戰略規劃中,可見不少城商行對於金融科技缺乏系統性的研究和了解。而與大行相比,無論是在客戶體量、信息量、資金投入量都處於劣勢的城商行,顯然不具備創造能力,如何差異化發展成為城商行必須考慮的問題。

對此,不少銀行選擇與外部合作。綿陽銀行認為,中小銀行獨自的風險判斷能力較弱,通過合作可以減少走彎路。湖北銀行認為由於各家銀行業務覆蓋範圍有限,開發新產品的代價太高,未來可以考慮聯合共建平臺,擴充產品降低成本,互相促進。

而在城商行發展金融科技方面遇到的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78%的受訪城商行認為原有團隊的技能不足與銀行固有管理體制難以支撐創新是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有六成城商行認為難以招聘到適合的人員,還有將近四成的城商行認為缺少運營導致建設後的應用效果不佳以及對技術發展的預見不足,還有26%的城商行認為無法負擔其資源投入。

報告認為,對金融科技的資金投入問題目前未得到城商行的足夠重視,這或許與城商行目前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預估不足有關。調研中有一半受訪城商行每年在金融科技研發的投入金額在5000萬元以下,而目前來看,絕大部分上市銀行每年對金融科技的投入都已經佔到當年營業收入的1%到2%。

農商行承壓 存在三大制約瓶頸

與城商行相比,在金融科技的大背景下,農商行承壓更加嚴峻。受經濟增長放緩等影響,農商行總體資產利潤率下降最快,2014年一季度為1.6%,2017年四季度只有0.90%。此外,大型銀行和城商行逐漸聚焦三農與小微,不斷下沉渠道,利用資金、人才和技術優勢侵蝕農商行的“根據地”。

更為嚴重的是,金融科技公司紛紛將目光投向農村市場,特別是正在佈局農村電商的互聯網巨頭。農商行如果不能滿足農村年輕一代的金融服務需求,將有被取代的風險。

報告認為,人才、技術和體制是農商行三大制約瓶頸,最大的困難在於原有團隊的能力不足,其次是技術儲備不夠和機制不支持,再疊加上投入不足和招募不到人才,對於絕大多數農商行,僅僅依靠自身力量發展金融科技,即使是跟上行業現有水平,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東南沿海一家農商行提出,雖然銀行已經儘量在擴充互聯網人才,但受體制限制,提供的薪資水平有限,尖端互聯網人才都被互聯網公司高薪招走,科技部門的人員在銀行裡最不穩定。

在此情況下,許多農商行更為看重與外部的合作,有79%的農商行選擇與金融系科技公司例如平安、興業旗下科技子公司合作。農商行認為,金融系科技公司對金融業務的本質理解更為深刻,資質較全,且與銀行系統整合成本低,同時在自建基礎上,專業的第三方科技公司也是主要的外部合作方。

報告指出,農商行不應在基礎技術產品,例如支付、電商憑條等方面進行巨大投入,而是應該多利用已有的產品和平臺,對於在差異化定位基礎上需要新建的應用拓展,更多的通過社會化寫作降低建設成本,實現快速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