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楊超越更討厭的,就是楊超越的槓精粉絲了

比楊超越更討厭的,就是楊超越的槓精粉絲了

1

上星期我和朋友說,我要寫一篇楊超越,題目都想好了:《如果讓我給楊超越投票,她只能排在第100名》。

朋友問我,那第101名吶?我說:朱天天。

今天我想誠摯地道個歉:是我冒失了,對不起,朱天天。

楊超越才是我心中的最後一名。

2

為什麼這麼看低她們?因為在一個嚴格的舞臺上,你留下那些不夠格的人,讓一些綜合實力不佳的人佔據頂峰,是對那些真正有實力、有人氣也肯努力的人莫大的冒犯。

這個玩笑當然有氣話的成分,但也不是全無理由。楊超越的腦殘粉先別急著開罵,畢竟,我怕萬一沒忍住槓回來懟過去,你說不過,還得哭著回家找媽。

楊超越的初次亮相,我並不覺得有問題。綜藝節目要草人設,按楊超越單薄的實力、討喜的長相和歡樂的性格,可愛的傻姑娘再合適不過。

登臺時她就說,自己是“全村的希望”,來參加比賽只不過是節目組發2000塊錢還管飯。

比楊超越更討厭的,就是楊超越的槓精粉絲了

“瞅瞅這姑娘,咋啥內情都往外說啊?好可愛。”對很多喜歡楊超越的人來說,這種心理活動就是愛的初體驗。

而楊超越帶來的驚喜接連不斷。因為不會跳舞,要自己嘴裡默唸拍子,還給導師發現了。結果數著拍子還是跳錯。

“好萌啊,跟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自帶濾鏡的粉絲,總有把問題合理化的能力。

練唱歌,同隊學員一下子就會了,村花得一遍遍開小灶。到了公演時一開場,胡彥斌說的是:“她是努力了”。會說話的人到底不一樣。網友說的更直白,這是“百萬修音師都救不回來的歌聲”。

有粉絲說,對,楊超越的基礎是差,但你知道她有多努力嗎?

來郭小四這套?看過節目的人都知道她有多不努力啊。

前面說的朱天天,同樣唱歌跳舞都不行,但她加練時間排名前五,拿到了勤奮C位。楊超越呢?早上賴床不肯練習,還哭,弄得同寢室的姑娘都來安慰她。

還有粉絲說,喜歡楊超越,是因為她“真”。

什麼叫真?真就是,這個姑娘的人設,和她本人相差無幾,也和觀眾的預期基本一致。

孟美岐的人設是大哥,因為高出一截的實力擺在那兒,為人也開朗,不用怎麼演,大家自然覺得真。賴美雲的人設是小可愛,不僅是身形嬌小,長相甜美,也因為她的待人接物裡有細緻和溫度。你看她的模仿秀,對大家有了解,又知道開玩笑的尺度。這也是真。

楊超越的人設是啥?是愛哭愛鬧的傻姑娘。粉絲覺得她真?合著你們覺得自己喜歡的偶像不是人設傻,是真傻?

不得不承認,你們說得對。

比楊超越更討厭的,就是楊超越的槓精粉絲了

3

最直接的對壘是撕王菊。大量楊超越的粉絲說,王菊又黑又胖,憑什麼出道。這是在說要有女團臉。那女團不能只看臉吧?是不是得有才藝?同樣的邏輯,楊超越木頭似的,憑什麼出道?有粉絲說,王菊可以單飛啊,但她就是不適合女團。楊超越的能力,出道了不耽誤隊友?她也可以單飛搞喜劇啊。

每次看到楊超越的粉絲,我總是想到身邊有些當爹當媽的朋友。

他們提到自己的娃,多大的缺點都能用“孩子還小”一帶而過,可但凡有點放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進步,就驕傲得不行,恨不得讓全世界都擱下手裡的活,一起湊過來看。

寵自家小孩再正常不過,但也不能兩眼一蒙信口開河吧。你家孩子上的是中國最好的幼兒園,同學全是千挑萬選出來的,論顏值論才藝,說智商說情商,哪個就比你家孩子差了?

這麼胡鬧,可是會把孩子寵壞的。

第一次排名,楊超越在第四。第二次排名,她又在第三。那會兒黃子韜問她,為什麼不想當第一第二,她的反應是:“太高了,我還沒有那個準備呢。”

這回倒好,直接甩臉子:“你們隨便怎麼質疑吧,我粉絲給我投的,我就坐那兒。”

比楊超越更討厭的,就是楊超越的槓精粉絲了

敢情歌唱得不好舞跳不行,擺出一副“反正有那麼多人愛我我就這麼著”的架勢還有理了?

楊超越的粉絲啊,別老整什麼養娃式追星,看你們把孩子慣的,真傻了下半生你們負責嗎?

4

可能楊超越的粉絲壓根沒弄明白,別人之所以反對,並不是針對楊超越本人,也不是不能容忍“傻姑娘”。但楊超越每期的排名,已經遠遠高出自己的實力和努力了。如果認可這種排名,對其他更優秀的姑娘,就不夠公平。

放在生活裡,楊超越不就是很多女生從小都討厭的那類女孩嗎?不聰明,不努力,因為長得甜美就獲得了很多別人要拼命才能換來的東西。長得甜美當然也是優點,要維持也並不容易,但為什麼不能變得更好,總想著躺在這個好處上獲利呢?

我當然明白,生活沒什麼公平可言。我當然也瞭解,女團養成就是投票邏輯,不靠努力或者才能決定。一樣的遊戲規則,一樣的投票通道,投出來的公平才是公平。

但我有時候也會奢望,在選擇投射自我的對象的時候,能不能看重一些更有內涵的品質,不要僅僅停留在淺嘗輒止的歡愉:因為她是村花,我也是農村或者小鎮出來的,她的成功就意味著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因為她傻樂傻樂的,看著就高興,所以我怎麼也要選她C位出道。

看起來楊超越的出道不可避免,但至少,我不想在C位看到她。

當然,我更樂於見到的,是一個努力之後脫胎換骨的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