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科技業存性別歧視:物化女性 薪酬不平等

6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儘管中國科技產業蓬勃發展,但該行業依舊存在著不少性別歧視,女性想要獲得成功並非易事。

李女士在中國最大科技公司之一的市場部工作。晚上她有自己的第二職業,直播吃麵條或講笑話,以換取成千上萬名網絡觀眾的小額打賞。

外媒稱中國科技業存性別歧視:物化女性 薪酬不平等

圖示:2016年11月17日,在中國浙江省嘉興市烏鎮舉行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業內人士在瀏覽手機。

28歲的李女士說,她所在的辦公室中至少有五名女性靠夜間兼職來提高收入。她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在同等職位的情況下,女性的薪水往往低於男性,且晉升難度更大。

儘管自己因為兼職被公司批評過兩次,但李女士仍然認為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直播是值得的。

“我第一次受到批評時,很害怕因此而丟掉工作,但現在不太擔心了,”李說。她要求在採訪中隱去自己和所在公司的名字。

“如果你知道自己不會跳槽,那麼多一份兼職並不是冒險。”李女士如是指出。

近年來中國科技產業蓬勃發展,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騰訊等社交媒體在全球舞臺上不斷掀起波瀾。

但是李稱自己公司的薪酬並不平等。雖然無法核實,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女性並未分享這個繁榮市場帶來的紅利。

筆者對科技行業的十幾名女性以及一些男性進行了採訪。其中受訪女性既有初入行者,也有高級管理人員,她們普遍認為在這個行業中,女性需要與根深蒂固的性別偏見作鬥爭。

“傳統觀點認為女性不適合做程序員,”前微軟工程師、總部位於北京的程序媛(Teach Girls Coding)項目創始人陳斌如是表示。其發起的“程序媛”是一項讓更多女性進入該領域的運動。

“現在的情況要比十年前好。但總體來說,進入科技領域的女性人數非常少,”他說。

中國並不是唯一一個工作場所缺乏多樣性的國家。相比於美國同行,中國科技公司在性別問題也不透明。

大多數公司幾乎沒有提供公佈關於招聘的數據,目前尚沒有行業領導者主動公開多元化報告,以至於讓人懷疑中國科技公司中的女性是否擁有相當數量的技術崗位或領導角色。

社會事件

29歲的軟件工程師陳佩妮(音譯,Penny Chen)曾與中國電子商務公司京東以及新聞聚合應用今日頭條合作。

對她而言,性別鴻溝早已融入公司文化之中。她說,在大學裡老師會把成績優秀的男生和漂亮女生安排在同組作為獎勵。但同樣的情況並不會發生在成績好的女生身上。

而在工作中,她說女性同事往往被排擠出男性主導的社交活動。她描述了一起時間,公司員工被安排一起出去喝酒。 “我們的老闆告知女性員工在公司外面集合,”她說,“但這是一個惡作劇,那些男人提前坐車去了餐廳。”

一些主要科技公司的性別歧視現象經常出現在社交媒體上,有時甚至會引起軒然大波。

外媒稱中國科技業存性別歧視:物化女性 薪酬不平等

圖示:2014年11月20日,在中國上海華東大學舉行的招聘會上,學生們聚集在公司展臺前。

去年關於騰訊年會員的視頻顯示,其中有一場遊戲,女性員工需要用手和膝蓋擰開夾在男性同事雙腿之間的瓶蓋。騰訊為此事向公眾道歉。

由於一名21歲的空姐在使用順風車服務時被司機殺害,打車服務公司滴滴出行因應用中允許對女性乘客外貌特徵進行評價而受到社會的批評。該公司此後表示道歉,並對相關服務做出了實質性的改變。

秘密合約

許多頂級科技公司均表示,他們正在採取措施改變科技行業固有的男性文化,通過改變招聘方式來促進性別多元化。然而,業內許多女性員工表示,許多性別歧視的做法都隱藏在視線之外。

總部位於北京的招聘公司JingJobs創始人、澳大利亞人Samantha Kwok表示,客戶經常發給她兩個職位描述:一個是需要公開發布的,另一個是關於該職位的內部要求,詳細說明關於招聘人員年齡或性別的要求。

她表示,“實際上他們已經考慮了一個非常確定的候選人情況。”

很多科技公司為了吸引男性員工,還存在將女性物化的現象。著名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在2014年曾經制作了一段以鋼管舞女性員工為內容的視頻。

據專家介紹,法律規定的模糊性削弱了對性別歧視行為的法律補救。當然中國禁止職場偏見,但實際執行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的法律非常好,其禁止一切歧視女性的行為,”婦女權利倡導組織Equality聯合創始人馮媛(音譯)表示,“但是缺少關於性別歧視的界定。”

一些女性對於獲得成功倍感壓力。想要成功,對女性意味著要拋開家庭生活,甚至形成了一個名為“女漢子”的特殊群體——某種意義上就是所謂的“假小子”。一些招聘廣告甚至明確表露出對男性應聘者或“男性化女性”的偏愛。

“如果你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你想創辦一家公司,你必須表現得很強硬,”北京企業家、風險投資家喬安娜?魏(Joanna Wei)表示。

“重重挑戰”

硅谷銀行在2018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與西方國家的同行相比,中國初創公司至少會有一位女性創始人或董事。但在高科技公司擔任高層職位的女性比例仍然很低。

“作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為數不多的女性首席執行官之一,我理解職場女性面臨的重重挑戰,”中國在線旅行服務平臺攜程網首席執行官孫潔(Jane Sun)如是指出。

她表示,攜程嘗試積極推動女性任職,約三分之一的高級管理人員是女性。

中國科技企業中的性別失衡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在初級以及中級管理崗位方面這種情況尤甚。人們對婚姻狀況,氣質和年齡等方面的刻板印象使得男性的晉升優勢明顯高於女性。

26歲的安娜·彭(Anna Peng)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風險投資公司的副總裁,她專注於科技行業。彭坦言自己是團隊中唯一的女性。在做同樣的工作時,女性需要表現得比男性更出色,這也是其他人自然的情緒反應。

她表示,科技投資行業的女性比例非常低——用成語形容“堪稱鳳毛麟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