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調整,你能多拿多少工資?

個稅調整,你能多拿多少工資?

昨日個稅法迎第七次大修,具體內容是這樣的:

1、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綜合徵稅;

2、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3、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4、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

今天智哥全方位和大家科普一下,個稅起徵點調整,會給你的收入帶來怎樣的影響。

個稅調整,你能多拿多少工資?

上調個稅起徵點最大受益者是職場工薪族

每月發工資的時候大家都會收到一張工資單,上面會詳細列出你的工資收入、五險一金和個稅,細心的同學會發現,需要繳稅部分的工資是減去五險一金和起徵點,即:

應納稅所得額= 工資收入金額- 各項社會保險費(五險一金等)- 個人起徵點

舉個例子,小花同學月薪10000,個稅起徵點變換前後的工資是多少呢?

個稅起徵點3500元,小花的工資是:

應納所得稅額=10000-2220-3500=4280。

所以要納稅的部分就是4280元,按照我國超額累進稅率表,小花要這樣繳稅:

個稅調整,你能多拿多少工資?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

個稅=1500*3%+(4280-1500)*10%=323元

所以小花的最後工資是:10000-2220-323=7457元

如果個人起徵點變5000元,小花的工資將變為:

應納所得稅額=10000-2220-5000=2780元

個稅:1500*3%+1280*10%=173元

小花少交稅:323-173=150元

小花最後所得工資:10000-2220-173=7607

如果按上面的稅率不變,那麼此次個稅起徵點調整將會對原來納稅所得額在3500-5000元之間的人,獲益最大,也就是月薪不過萬的職場白領們。

個稅調整,你能多拿多少工資?

大部分人並沒有月薪過萬

從1980-2018年38年間,我國進行了5次個稅起徵點調整,分別為800—1600—2000—3500—5000,一方面說明大家的收入確實在以倍數增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收入差距在擴大。

據智聯招聘《2018春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數據顯示,2018年平均薪酬結構4000-6000元的職位最多為32.7%,超出8000以上的職位僅佔28.2%。

個稅調整,你能多拿多少工資?

身在北上廣深的白領們每年回老家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城鄉發展的巨大落差,比如大城市一碗麵最貴能賣到50元,而老家門前的麵館超過10塊,就基本沒人能願意消費了。但身在北上廣深的一線白領們,雖然拿著高薪資,但衣食住行按照一線的標準消費下來,基本上和吃土沒啥區別。

比如月薪10000元(稅後7457元)的小花想在北京體面地生活,一個月的日常消費大致如下:

住房水電網3000,可以租北京5環以外一個離地鐵10分以內的次臥,交通200,電話費200。在公司附近吃飯比較貴,平均午餐在50以內,上不封頂,早餐雞蛋加豆漿10元以內,晚上吃水果或者樓下的飯店解決,一般在30元以內,一天平均在80左右,一個月2400。衣服1000元,還有額外的個人進修和沙龍活動等1000元。

小花的日常消費為:3000+200+200+2400+1000+1000=7800元

支出7800元>收入7457元,小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大家口中的“隱形貧困人口”。

個稅調整,你能多拿多少工資?

個稅省下的錢,仍難以支付新銳中產的高生活水平消費

實施新的個稅起徵點,對新銳中產的人群明顯是有利的。(我們將年薪10-50萬人群定義為新銳中產,而年薪低於10萬的人群則為普通白領。)

稅前月收入16000元的人群,若適用新的稅率表,月度繳稅額將調整為690元,相較現在每月減稅約1030元。

比如稅前月收入27000元的人群,若適用新的稅率表,月度繳稅額將調整為2650元,相較現在每月減稅約1550元;

但收入越高,新銳中產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自然越高,個稅調整省出的錢,仍難以支付新銳中產的高水平消費。

據智聯招聘《2018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調研顯示, 32.7%的新銳中產白領午餐平均消費在21—30元,普通白領的佔比則為20.4%;而31—40元的午餐平均消費上,新銳中產白領的比例為8.4%。

在居住形式上,32.9%的新銳中產白領選擇貸款買房,而普通白領則為19.3%。

在出行方式上,新銳中產白領開私家車的比例為29.1%,而普通白領則為14.6%。

智聯招聘CEO郭盛曾說過,“中產階層雖然外表光鮮,實則內心滄桑,同樣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焦慮和迷茫。”雖然他們的煩惱不再把目標聚焦在賺錢上,但會更多思考如何提升生活的品質和人生的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