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芝麻信用不再放大招,草根徵信被“收編”是利還是弊?

我們都知道,馬雲支付寶自從有了芝麻信用體系後,一直給我們的驚喜和福利都是刺激得不要不要的。但是;好景並不長,從去年互聯網“淨化論”出現後至今,芝麻信用終於還是逃離不了被“收編”的命運。一篇從此再無草根徵信的文章讓我們反思,芝麻信用被“收編”究竟是利還是弊呢?

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很多網友表示,支付寶芝麻信用是馬雲一手打造,其中波折輾轉,雖然短短几年時間就把信用消費意識提高,比起銀行信用卡的衝擊來說,芝麻信用更為明顯,畢竟互聯網金融以芝麻信用等信用體系為依託,只需要簡短的流程便可以達到消費或者借貸的目的。

一夜之間,芝麻信用不再放大招,草根徵信被“收編”是利還是弊?

芝麻信用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福利除了支付寶借唄、花唄、招聯好期待等以外,還有許許多多其他平臺作為參考依據,畢竟芝麻分並不是人為或者強制操作就能提高的,一點一滴的積累是日積月累的數據,從而受到用戶和金融公司的認可。

言歸正傳,芝麻信用除了在互聯網方面的福利外還有像出行、借還、住宿、免押等等方面。就拿免押來說,芝麻信用可謂是一家獨大,不過; 如今,ofo卻放棄此前辛苦取得的優勢,取消了20個主流城市的信用免押金政策,僅保留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廈門五城。

對此,ofo回應稱,此前與芝麻信用的合作,只是探索多樣化之一,而這次我們嘗試新的免押金方式,可以限制一些用戶不文明用車行為,系統可以從其賬戶扣取相應費用。當然,一些規範用的用戶反而可以累積信用分。面對芝麻信用被收編消息不久的今天便傳出放棄芝麻信用免押並尋求更多的免押方式的ofo來說,僅僅只是免押大軍中的一個代表而已。

一夜之間,芝麻信用不再放大招,草根徵信被“收編”是利還是弊?

界此,迴歸主題,草根徵信被“收編”究竟是利還是弊?雖然,在監管方來說,芝麻信用的接入讓用戶可以放心大膽的運用互聯網信用,從此沒有多家徵信也就避免了很多信息方面的不通,消費者基於信用良好的數據下享受的福利也將越來越多。不過;對此也有反方面的意見說馬雲芝麻信用樹大招風,遲早有此一朝等等眾說紛紜。你怎看呢?說說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