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啊,是你人生最后一场公平的战役

2006年的时候,我在高考,我爹妈还从关帝庙请了一块文昌帝君的牌位和灵符,朝夕供奉。

当我读完大学,老房子也拆了,文昌帝君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高考啊,是你人生最后一场公平的战役

(文昌帝君的灵符大概长这样)

中国太大了,大得一部分人拥抱了现代文明,另一部分人还活在过去的那个世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虽然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全现代化,然而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农耕文明中。

现在是2018年了,你如果去南京夫子庙,依旧可以看到香烟缭绕,无数红绳伴着父母的心愿系在夫子庙里头那尊大香炉上,更有痴心父母拉着孩子在那里焚香磕头。

高考啊,是你人生最后一场公平的战役

高考啊,是你人生最后一场公平的战役

大成至圣先师孔老二地下有知,想必也要苦笑:“mmp,老子好像不管这个事啊!”

其实啊,也没什么了不得,我们中国人就这样,无论拜佛祖拜观音还是拜耶稣,都是为了最现实的利益需求,咱们自古以来就是这么实用主义。父母们还算可以,没有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如果考不上,也不会去砸了夫子庙的招牌和香炉。

读书,就是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为了改变命运,高考,可以让一个普通人,一个寒门子弟,有机会通过这个渠道,跨过这个门槛,从贫穷、闭塞、落后的世界走出来,见到更广阔的天地,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隋文帝之前,中国稳定的社会结构下,选拔人才其实是没有正经标准的,春秋战国完全靠贵族世袭,秦朝昙花一现,耕战立国,以军功赐爵;到了汉朝,开始有了察举制,全靠名人写推荐信,被推荐的大多数乡绅土豪之后;曹操独树一帜,弄了个“求贤令”,不要什么口碑品德,只要能力水平,真有本事,就算欺兄盗嫂偷人养汉也算是人才;后来他儿子开历史的倒车,弄了个九品中正制,标准是有了,但这个标准是要求“根正苗红”,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你看那魏晋南北朝,寒门庶族根本没有出头之日,就算你有大功于朝廷,位列三公,只要血统不够高贵,不是出自于世家大族,立马就会被姓王的鄙视成垃圾草鸡男祁同伟,你和贵族同席字吃饭,他还得把你的座位垫子烧了,骂一句:“肮脏的野狗,你什么身份,我什么身份?”

高考啊,是你人生最后一场公平的战役

所以,我们要感谢隋唐两朝,隋炀帝创科举,从此有了公平、标准化、流程化的人才选拔制度,隋炀帝大业二年,始置进士科,.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唐代女皇武则天,她不但改革科举,唯才是用,还在政治斗争中,把那些血统高贵的世家大族、门阀贵戚杀了个人头滚滚,重用科举出身的寒门庶族,从此,寒门出身的读书人才真正有了出头之日。

高考啊,是你人生最后一场公平的战役

科举始创于隋唐,成熟于两宋,僵化于明清,最后在清末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现在我们的应试教育更科学更合理了,我们考的是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包含了人类现代文明的理性思维和智慧结晶,不再在儒家的坟场里翻耕头,嚼数千年的老腊肉。但我们选材的规则和科举是一脉相承的——往上走,就得考试!想要学更重要的东西,做更重要的事情,那么请你拿出自己的分数来!这听起来是个残酷不讲理的规则,然而却是个对众生最慈悲的规则。

高考很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你天赋不好,不够努力,又生在穷乡僻壤,最后有落到个“高考大省”去和千万人拼运气,确实很难很难,大部分贫困山区、农村的孩子根本上不了高中,由于经济、生活环境的原因,他们很多人选择了在中学阶段就辍学回家,打工挣钱,也有很多的孩子放弃了普通高中,转投了职业学校,从此与大学无缘。

但这样的残酷,这样的不公平,已经是一个人人生中最大的公平了,只要你一路走到高考前,那么,无论你是农村的小子,还是权贵家的二代,你们是在同一块战场上公平竞争,只要你分数比他高,你就有机会战胜他,这是你最后一次最公平的竞争机会。

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应试教育真的很重要,分数真的就是命运,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鼓吹素质教育、快乐学习、寻找兴趣爱好,甚至有人呼吁采取学分制。当年的我们也欢欣鼓舞,举双手支持。然而我们忘记了,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钱人家的孩子早早放学之后,可以去上高额学费的补习班,可以去学音乐、艺术、舞蹈、参加奥数、物理竞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取得高考分数之外的优势。如果中学时代就采用了学分制,那么富家子弟将以泰山压卵的优势碾压我们所有人,实在不行,道德品质分也是分啊。

我庆幸我上农村中学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好老师,我们老师的口头禅很粗俗,叫做:“没有分数你他娘就是个屁”。

当时我们觉得他脑子有问题,听着让青春阳光的我们很不爽!现在我觉得——老师说的对啊,没分数就是个屁。除非你爹是权贵富豪李嘉诚马云马化腾许家印之类,你可以轻轻松松玩兴趣,捐个楼就能靠推荐信上名校。你不爽,你不爽能怎样?年轻人啊,就是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16年前,我还是个农村小子的时候,天天想着辍学回家学韩寒出书,自以为才华盖世无所不能,就算凭一支秃笔也能让万众膜拜......

结果我的班主任历史老师臭骂一句:“你以为你是钱钟书吗?你不念书不高考,只能到村委会当个小队长,你不是会书法吗,会拽文吗,将来就在村里墙上写一辈子(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高考啊,是你人生最后一场公平的战役

当时骂得老子我很没面子啊,要知道我可是全校闻名的才子,诗文词赋无所不通,国画书法无所不能,十几岁就在杂志社连载小说,发表诗歌,学校里的混混打架之前都要买酒买肉找我写檄文,扛把子追女生都得请我写情书,老师居然侮辱一个不学习语文就能考满分少一分的天才!是可忍孰不可忍?

后来我在老师的淫威压迫之下,好好学习,参加高考,以农村高中全班第一的水平读了大学,找了工作,碰了很多壁,走过很多弯路,去过工地,进过报社,从边疆到内陆,转了一大圈,也进过不错的企业,做了一点点微小的贡献,写了无数辣鸡文章,挣了一点点幸苦钱,总算是浮出了水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我遇到了无数天才,人家随便拿出一点爱好就比我的特长还强,我算个屁啊……我觉得老师TMD说得对,老子当不了钱钟书,不知道差了多远,老子不读书还真的只能去村里刷墙“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2006年前,我没见过地铁,没坐过飞机,没用过电脑,没用过手机,没用过抽水马桶和热水淋浴,我的世界,就只是书本里的世界,和大农村鸡毛蒜皮满天飞,乡里乡亲打架通奸鸡飞狗跳的世界。有趣是有趣,但却不是整个世界。

若是没有高考,我大约一辈子都很难见到现代文明是什么样子的,更不会晓得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知识,更没有机会在这里和诸位夸夸其谈讲故事吹牛逼。所以,幸甚志哉,歌以咏志。

但高考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结束,在此之后,再也没有比高考更容易,更公平的事情了。

后面的路,更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