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村民盤運貴養殖石蛙“蹦”出一條致富路

石蛙“蹦”出致富路

“我是2014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5年就成功摘掉了貧困帽。年紀大了不能像年輕人在外面打工賺錢。”41歲的盤運貴自2014年從廣東回來後,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迷茫了一段時間。他看到村裡人經常上山抓石蛙運出去賣,能賣到60元一公斤,市場往往供不應求。於是,盤運貴想著如果把石蛙養殖起來會不會走向致富呢?說幹就幹,為了得到蛙苗,盤運貴每天起早貪黑上山抓石蛙,把抓來的石蛙放養在老房子裡。但事與願違,沒經驗的盤運貴,不知道石蛙的習性,養殖的石蛙死的死、跑的跑。當盤運貴聽說扶貧辦能夠為貧困戶提供養殖技術後,立刻報名參加了培訓。

“自從參加培訓後才知道石蛙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喜陰涼,尤其是對水的要求極高,必須要沒有汙染的水,對水溫也有很高的要求。”為了養殖石蛙,盤運貴和妻子砌好蛙棚,用水管把山泉水從山嶺上接下來,2017年6月建成了石蛙養殖基地。目前,盤運貴的石蛙養殖廠房面積約3餘畝,共有1萬多尾石蛙,第一批預計銷售250公斤,預計收入6萬餘元。

“我現在不缺技術,今年準備擴大規模帶動當地村民一起養殖,預計人均年增收1.5萬元以上。我們這裡的環境適合養殖石蛙,再過幾年,石蛙一定能幫我們蹦出一條致富路來。”談及前景,盤運貴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