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為什麼要引世界級球星?為什麼許老闆現在不想要許華班了?

趣趣854

恆大當然想實現全華班目標,但前提是不能犧牲成績。本賽季,恆大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足協盃和亞冠都出局了,聯賽僅排名第5,如果恆大無法衛冕中超冠軍,對於球隊將是巨大打擊,也是對恆大品牌的不小傷害。

因此,在成績面前,全華班目標只能擱置了,其他球隊的外援質量都很高,例如國安、上港、魯能,國安有奧古斯托、巴坎布這樣的世界級球星,上港的胡爾克和奧斯卡也是巨星,魯能的吉爾、塔爾德利、佩萊也是非常不錯的外援。

如果恆大不挖來塔利斯卡,只有金英權、高拉特、阿蘭、古德利、J馬這樣的外援,還是不如中超其他強隊。因為只有高拉特夠得上級別,而金英權、古德利的實力一般,J馬早就廢了。

此外,全華班目前也不現實,看看國足在中國杯上的表現,連續慘敗給了威爾士和捷克,這說明,中國球員目前水平很低,如果恆大靠全華班,恐怕要淪為中超保級球隊了。

因此,全華班是長遠目標,如今,一方面恆大要成績,另一方面中國球員水平差,恆大還不具備實現全華班的條件。甚至,恆大可能還會更改全華班的目標。


大局觀

恆大需要的是品牌效應,需要的是曝光度

恆大不僅僅是足球那麼簡單。今年4月份,恆大淘寶隊公佈了2017年的經營年報,虧損9.86億元。而這六個賽季根據恆大淘寶隊的經營年報統計,累計虧損已經超過38億元。從2010年起,恆大隊國內球員通過了高薪、高轉讓費的進行了蒐羅和儲存,而且不斷的引進世界巨星。造成了恆大中超七連冠的恆大王朝。

如此虧損,恆大還在不斷的加大投入,恆大真的傻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且恆大還有另外一個精明的股東馬雲。

恆大淘寶隊是恆大品牌的一個宣傳窗口。恆大需要的是不斷的曝光度,而從恆大的球衣廣告就可以看出恆大的各大產業鏈的佈局和發展,從恆大糧油、恆大冰泉、恆大人壽、恆大文化旅遊城等等。恆大通過球隊把自己的企業品牌和企業形象向世界在傳播。

而本賽季,恆大的表現有些不堪,甚至是醜陋,不敵升班馬、不敵副班長,亞冠、足協盃全部出局。這和恆大的品牌價值是不符的。曾經的恆大七連冠促進了恆大品牌價值的提升,而今天的恆大已經讓球迷失去信心,更造成了恆大品牌的貶值。

所以許家印必須引進世界巨星,一是保持恆大繼續在冠軍爭奪上的競爭力,二是繼續依靠世界巨星來對自己的品牌進行傳播和宣傳,三是保持球迷對恆大的信心和關注。

全華班也只是一個目標而已,目前的全華班和麵對中甲球隊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如何代表恆大的形象。全華班還是想要的,但靠現在這個平均年齡快30歲的球隊來說還是不現實的,現在進行青訓儲備,也許五到七年之後我們能看到恆大的全華班。


謀子


fuhe88847256

引進世界級球星,是每一個俱樂部、每一支球隊都希望做到的,既然要花費那麼多的真金白銀,世界級的肯定是理論上要強一些,性價比也更划算一些。

具體到恆大俱樂部,那自是不用提了,所有過往的每一個外援哪一個不是令人眼前一亮,令人讚歎不已直對許老闆豎起大拇哥啊,強如保利尼奧不照樣也在恆大手下打過工。恆大最不缺少的就是錢,選擇外援的思路也是不計較花費的,更多的是看該球員能給球隊帶來何種變化以及後期的成長所能給球隊帶來的收益。

無他,恆大追求的是成績,是更高的知名度與關注度,是恆大產業通行世界的免費廣告。從這個角度講,恆大怎麼會將這點錢看在眼裡放在心裡?如果不是忌諱足協相關新政,給足協留點面子,隊中目前的幾個外援是早就會換掉了的,哪還容得高拉特的冷眼,哪還需要捱到11輪之後的休賽期才發出“外援全部更換”的指示。

引進世界級球星是提高球隊成績的捷徑,也是恆大屢試不爽的良藥一劑,並被不同的球隊比葫蘆畫瓢地學著或打算師之。本賽季休賽期中超第一簽就是由恆大完成的,這個被稱為“新裡瓦爾多”的塔里斯卡的先租後買的做法再次令整個中超目瞪口呆,滋味雜陳。

引進世界級球星和全華班並不矛盾哦,許家印的目標是2020年實現全華班,還有差不多兩個賽季的樣子,還有的是時間。而通過引進世界級球星,不僅可以加大對聯賽冠軍的爭奪,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帶動、促進青年軍的成長,加速球隊的更迭,從而縮短實現全華班的時間。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和諧,那麼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