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十代英雄傳,這十代英雄分別是誰?

用戶58366978727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真沒有那麼多代,很多人都是虛構出來不存在的。我們今天只說真實的,就從楊家第一代,也是最大的一個英雄楊業說起吧。

楊業也叫楊繼業或者劉繼業,關於他名字和姓氏的不同,是因為他效力的主子不同而隨之改變的,他本姓楊,在他兒時的時候,他被父親留在了北漢國主劉寵那裡做了人質。

因為楊業從小比較機靈,受到了當時北漢國主的喜愛,北漢國主就給他賜了國姓劉,從此,他的名字就叫劉繼業了。

劉繼業這個人的軍事才能很高,那時候的他主要是為北漢防禦大宋的軍隊,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二人久久不能把北漢打下來,就是因為這個劉繼業的存在,因為他很能打,根本不怕死,北漢雖然國小地狹,但是因為劉繼業的存在,無論是契丹還大宋,都不能拿北漢怎麼樣。

到了後來,大宋皇帝趙光義又要去收復北漢去了,北漢的國主投降了,劉繼業沒有投降,他誓死要和北漢共滅亡。

最後是大宋的皇帝,讓北漢的國主給劉繼業寫了封信,讓他投降的,就這他才投降的。

劉繼業投降之後,大宋趙光義很高興,為此還給他改了名,你還是恢復以前的姓氏吧,姓楊,名字中把繼字給去掉,你就叫楊業吧,楊業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投降給大宋的楊業,被宋太宗趙光義委以重任,他開始為大宋守衛邊疆,和契丹人對抗了。契丹人在遼景宗時代,想大舉偷襲北宋,不巧的是他們選擇的地方就是楊業所在的雁門關一代。

就是這一仗把楊家將的名聲打出了新的高度,楊業帶領不足萬人的軍隊,把契丹十萬大軍打了一個大敗,從此後,遼軍見到楊家將的大旗,就躲的遠遠的,這個爺我們惹不起,我們還躲不起嗎?

楊家將因楊業的名聲而遠播,這一時期契丹人在進犯中原的時候,都是選擇避開楊家將管轄的地盤,因為楊家將為大宋駐守的是祖國的西邊邊防。為了避開這裡,契丹都是從東路軍進攻大宋。因為契丹幾次的大舉侵犯,徹底的激怒了宋太宗 ,宋太宗調兵二十萬大軍去打契丹人。

這次宋太宗是分兵兩路去攻契丹人的南京,也就幽雲十六州的北京這一代。這兩路軍隊,東路軍的大將是曹斌,他帶了十萬人馬進攻契丹人,可惜的是,東路軍因為軍隊進攻快,輜重沒有供應上,因缺糧導致了大敗。宋軍人數死傷無數。

這時候宋太宗只好把希望放在了西路軍上,當時的西路軍的主將是潘美,監軍是王詵,楊業只是其中的一個將領。要知道監軍王詵是西路軍名義上的老大,連主將潘美都要聽他的。

東路軍的潰敗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宋太宗告知他們,即使要撤退,也要把已經攻佔的地盤上的百姓給帶回來。當時西路軍已經攻佔了幽雲十六州中的四個,也就是說他們要把這四個州的百姓帶回大宋去。

就是這一決策,導致了楊業的死。因為軍隊撤走容易,帶上百姓就很難了,男女老幼都有,浩浩蕩蕩的,很容易被契丹人追著打。

當時楊業提出的策略是偷襲契丹人,然後用軍隊的主力把契丹的士兵給吸引走,然後派另一支人馬偷偷的把百姓給轉移走。無疑當時的這個策略是最好的。

可是監軍王詵不同意,他說楊業是膽小鬼,手裡有幾萬人馬不敢和契丹人正面對抗。王詵懷疑楊業有二心,想投靠契丹。這些話王詵說給了楊業聽。

這個二心的帽子楊業擔待不起呀,為了表示衷心,他決定了和契丹人死拼到底,不過他告訴主將潘美,我去和契丹人上戰場上拼殺沒有關係,但是,你們一定要在陳家谷這個地方埋伏好士兵,等我把契丹人給引到陳家谷來,我們合理把契丹人給殲滅。

其實這一次楊業臨走前就已經預料到此次前去是九死一生了,這件事他也告訴了潘美。但是潘美什麼都沒說。

楊業就帶著自己的幾千士兵去和十萬契丹人廝殺去了,這一仗打的很慘,等楊業把契丹人引到陳家谷的時候,楊業帶領的人就沒剩幾個了。更坑爹的是,陳家谷這個地方,根本就沒有人埋伏在這裡,連一個人都沒有。

原來主將潘美和監軍王詵聽說,楊業這次被打了個落花流水後,他們就逃跑了。楊業就這樣被他們給坑死了,在陳家谷楊業跑不動了,他帶領著這些殘餘部隊和契丹人打了最後一戰,最終楊業被俘虜,絕食三日後,他就死去了。


史學達人

歷史不容演義,真相絕不簡單,歡迎來到成唐的歷史沒那麼簡單.

對於楊家將和楊門女將之間的故事,我想多數人都對此感到並不陌生。

穆柯寨、轅門斬子、雁門關,李陵碑、穆桂英掛帥……這些關於楊家將和楊門女將的故事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而楊家將忠肝義膽,血灑疆場和楊家女將巾幗不讓鬚眉的英氣,誓死報國的精神更是令無數中國人為之敬仰!

走進歷史,重溫這段我們一度深信不疑的故事,去挖掘其中的蛛絲馬跡我們不禁感到非常驚訝,關於楊門女將這個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居然在正史上沒有留下絲毫痕跡!就連我們熟知的那個敢愛敢恨、多次領兵掛帥、頻頻扭轉戰局、立下了戰功赫赫的巾幗英雄穆桂英在史書上都是默默無聞!

我們知道楊門女將這個故事是從《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及《楊家將》中附會而來的,其主要人物有佘太君、王懷女、穆桂英等楊家女眷。

為了說明楊門女將,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楊家將。在楊家將中金刀令公楊繼業一共有八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是楊六郎,楊延昭,楊延昭的兒子叫楊文廣,楊文廣的兒子叫楊宗保,楊宗保的兒子叫楊懷玉。

而正史上,楊繼業確有其人,《宋史》明文記載楊繼業原名楊業,原是北漢大將,在北漢滅亡後,他便歸順了北宋,此人能征慣戰,驍勇無比。不過民間盛傳的他與潘仁美(潘美)之間的恩恩怨怨卻大多是假的,而楊業也並非死於潘美之手!

其次楊業一共只有七個兒子,而不是楊家將裡面的八個兒子。而他的七個兒子除了楊延玉和楊業戰死之外,剩下的也都是善終,並沒有流落番邦、身死奸臣之手的!再說《宋史》記載文廣系楊延昭之子。字仲容……最後官至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都虞侯,而楊家將裡的楊宗保因該就是楊文廣本人。

所以總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楊家將的內容半真半假,撲朔迷離!而從楊家將中脫穎出來的楊門女將更是多子虛烏有的!

雖然在楊家將的故事中這些人物因為其鮮活的藝術形象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但卻確實是人們經過長達數百年不斷補充,構思出來的文化產物!


歷史的刀鋒

一代英雄楊袞:楊袞生於亂世的殘唐五代,他自幼隨父學刀,後又向神槍手夏書棋學槍,向飛錘將金良祖學錘,練會全身武藝,名震中原。他曾與劉知遠、高行周結拜為兄弟。後來劉知遠當上後漢皇帝,時逢遼兵進犯中原,楊袞聯合了三十六寨兵馬,在火塘寨自立為火山王。打出“扶漢滅遼”大旗,一舉打敗遼兵。但是他也認清了劉知遠並非明君,拒不接受皇封,仍歸火塘寨而去。精彩情節有“楊袞大戰李存孝”、“五龍二虎逼死王彥章”、“真楊袞義收假楊袞”、“火山王戰敗遼太宗”等。 二代英雄楊繼業:楊袞之子楊繼業,娶妻餘賽花。夫妻二人歸宋後,南征北戰,威名遠震。楊繼業為邊關八大令公之一,人稱楊令公; 佘賽花生有七子,並收一義子,人稱佘太君。遼兵犯境,潘仁美掛帥,楊繼業為前部先鋒。他帶領七郎八虎大戰金沙灘,救駕立功,連傷三子。潘仁美官報私仇,害死楊七郎,楊令公被困兩狼山,碰碑而死。 三代英雄楊延昭:描寫的是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宋代名將楊延昭抗遼禦敵的故事。主要故事是楊延昭、寇準與奸臣潘仁美、王強及蕭太后率領的遼國兵馬的激烈衝突為主線,並通過“審潘洪”、“黑松林”、“雲南發配”、“牤牛陣”等單元。其中人物:楊延昭大智大勇,寇準多謀善斷,孟良粗中有細,焦贊義氣為先,潘仁美陰險狠毒,王強笑裡藏刀等。 四代英雄楊宗保:楊延昭二次掛帥後,內奸王強設計,將楊延昭騙人司馬府,楊延昭所騎白馬跑回天波府。王強陰謀暴露,劫走楊延昭,又被邊關將楊興救回,王強逃回遼國。楊六郎因中蒙汗藥,臥病不起,孟良為救元帥,化裝潛入遼邦,盜取“雌龍發”,並得到寶馬金槍。楊元帥病癒後,帶孟良、焦贊去探天門陣,孟良受傷,跑到五臺山,巧遇楊五郎,得知要破天門陣,須有“降龍木”。孟良前往穆柯寨借木,不成,搬來少帥楊宗保。楊宗保招親,女將穆桂英歸宋,代理元帥,指揮全軍。時逢楊宗英下山認祖歸宗,通過他收降遼邦女將姜北平。穆桂英又請來大刀王蘭英,楊宗保巧遇任寶童,最後“少八郎”聚會,大破天門陣。多次陷害楊六郎的王強也死在楊家將之手。 五代英雄楊文廣:楊文廣于山西鵝頭寺學藝八年,身兼文武,英勇無敵。時有南唐後裔李青造反、稱王於安徽壽州。楊文廣掛帥,率領寇成、龐悅、狄龍、朱朗、楊金花、狄鳳等文臣武將共討國賊。連破三關後,收下南唐女將吳金定為妻,宋軍節節勝利。不久,因狄龍丟失軍糧,楊文廣身受毒傷,宋軍受挫。渾天侯穆桂英及時趕到前沿,送來軍糧,並請出“雙絕少女”曾鳳英替文廣療毒治傷,使宋營軍威重振,一舉攻下二龍嶺,活捉李青,得勝還朝。徵南過程中,狄、楊產生了誤會。 六代英雄楊懷玉:宋軍徵南,楊金花奪帥印,狄、楊兩家產生誤會。狄青避禍隱匿,夫人雙陽公主人西夏不歸,西夏聯合四國兵馬,以替狄家報仇為名大舉反宋擾邊。楊文廣被困慶州,孟通江闖營搬兵,焦通海陣上中毒砂,楊懷玉冒名投親盜解藥,弄假成真,收妻孟九環。楊五郎收養狄青之孫狄難撫,授絕藝贈槍、馬,命他下山保宋。大智王設圈套騙狄難撫掛西夏帥印與楊家為敵,穆桂英被困迷羊谷險喪性命。楊懷興搶糧鞭打親爹,狄難撫誤殺呼延雲靈再鑄大錯。曾傑兩次盜寶槍,五鳳樓救友。穆桂英躍馬石城取環州,楊五郎下山,金丸破銀鏺。小矬子訪狄青,平西王二次出世,狄、楊合好,狄難撫歸宋。圍秘營生擒鄂厲虎,大破火龍車巧佔青岡峽,義釋大智王逼退西夏大軍。 七代英雄楊士瀚:宋神宗時,北方泥雷國等十八國聯合反宋,鐵雷率二十萬大軍進攻中原。太平王楊懷玉與太子慈雲奉旨出征,不料被困在泥雷城中,大將魏化回城搬兵,皇上命楊懷玉三子、震北侯楊士瀚帶兵掃北。引出了楊士亮黑水國招親,楊士瀚大彎國巧遇四弟楊士鵬,賣寶劍西番招駙馬,得寶幡火燒鐵雷,楊懷玉、孟九環夫妻重逢等情節。楊家將歷盡曲折,得勝還朝。 八代英雄楊金豹:宋哲宗時,楊士瀚戰死疆場。其妻陸雲娘和兒子楊金豹也失蹤多年,只有其女楊綵鳳還在府中。時逢佘太君一百五十歲大壽,皇子趙佶到天波府賀壽,於後花園調戲楊綵鳳,被王蘭英打跑。趙佶惡人先告狀,皇上要殺王蘭英,家將楊開勝劫法場救走王蘭英。餘太君辭朝,全家要回故土西寧。途中多次遇險,終化險為夷。出家為道姑的陸雲娘與楊綵鳳母女重逢。紅梅童子楊金豹下山,原來他在遼東鐵砂山八寶靈雲洞拜李長庚為師,學會一身武藝,此番在鳳翔府力殺四門,認祖歸宗。楊門女將回到西寧。 九代英雄楊滿堂。宋徽宗時,楊滿堂奉餘老太君之命進京探親,途經飛鷹澗,救下芷蘭公主,並結識了神秘的少女蕭玉姣。蕭玉姣行蹤難測,既刺殺太后與公主、陷楊滿堂入獄,又協助楊滿堂大破雙峰寨、借路一卷山、智取太原府,令楊滿堂難辨敵友。在宋遼交戰中,楊滿堂被蕭玉姣毒刀所傷,生命垂危。深夜中,蕭玉姣潛入宋營,為楊滿堂治癒毒傷,並表露真情。原來與大宋為敵者是玉姣的胞姐蕭月姣。玉姣深明大義,願裡應外合,協助宋軍奪回雁門關。最後楊家將得勝還朝,滿堂、玉姣喜結良緣,餘太君含笑歸天。 十代英雄楊再興。楊再興出世,與羅延慶小校場比武,牛皋誤與楊、羅大戰,岳飛趕到一會楊再興;岳飛率大軍路經九龍山,二會楊再興,嶽、楊比武,岳飛收降楊再興。楊再興在岳飛帳下屢立戰功。楊再興誤走小商河,被金兵亂箭射死。


愚樂娛吧

根據民間故事整理的通俗小說《楊家將九代英雄傳》包括《火山王楊袞》、《金刀楊令公》、《楊六郎掛帥》、《楊宗保招親》、《楊文廣徵南》、《楊懷玉徵西》、《楊士瀚掃北》、《楊金豹下山》、《楊滿堂除奸》九本。

所以十代英雄分別為:

第一代:火山王楊袞

第二代:金刀令公楊繼業

第三代:三關兵馬大元帥楊景楊延昭

第四代:楊宗保

第五代:太平王少令公楊文廣

第六代:玉面虎楊懷玉

第七代:震北侯金錘大將楊士瀚

第八代:楊金豹

第九代:楊滿堂

第十代:沒有比較統一的講法,或稱楊再興或楊志


武威王

第一代英雄楊袞:楊袞生於亂世五代,他自幼隨父學刀,練會全身武藝,名震中原。

第二代英雄楊繼業:楊袞之子楊繼業,娶妻佘賽花。夫妻二人歸宋後,南征北戰,威名遠震。楊繼業為邊關八大令公之一,人稱楊令公。

第三代英雄楊延昭:是楊繼業的長子

第四代英雄楊宗保:楊延昭之子

第五代英雄楊文廣:是楊宗保和穆桂英的兒子

第六代英雄楊懷玉:楊文廣的兒子,人稱玉面虎。被封太平王。

第七代英雄楊士瀚:是楊懷玉的第三個兒子,人稱“震北侯”。

第八代英雄楊金豹:宋哲宗時,楊士瀚戰死疆場。其妻陸雲娘和兒子楊金豹也失蹤多年,只有其女楊綵鳳還在府中。後來記載他在遼東鐵砂山八寶靈雲洞拜李長庚為師,學會一身武藝後下山,在鳳翔府力殺四門,認祖歸宗。

第九代英雄楊滿堂:宋徽宗時,楊滿堂奉餘老太君之命進京探親,途經飛鷹澗,救下芷蘭公主,並結識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蕭玉姣。

第十代英雄楊再興


閒來沒事

第一代,楊滾!

第二代,楊業!

第三代,楊景!

第四代,楊宗保!

第五代,楊文廣!

第六代,楊滿堂!

第七代,楊士翰!

第八代,楊再興!

第九代,不知道!

第十代,楊志!就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


修緣53470326

是一個民族的脊樑,八百年來一直是無數後代頭的敬仰。想起了方面的劉蘭芳,那一部引人入勝的《楊家將》曾是那麼多人的嚮往。慷慨悲壯,蕩氣迴腸!如今都在尋找正能量,其實我覺得真正的正能量裡就有這些赤膽忠心為民請命的楊家將!老楊袞居住在火塘,楊繼業闖幽州威名天下揚,七郎八虎拼死在疆場,一個個豪氣滿胸膛!楊延昭掛帥守在邊關上,威震北遼忠心耿耿保家邦!楊宗保繼承先輩遺願繼續書寫報國志,穆桂英也是那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賽兒郎!更不能忘了那個楊文廣,縱橫天下誰能擋,保定了大宋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康!我還記得楊滿堂,忠骨熱血續輝煌。楊家將,丹心一片照日月,英名百代永流芳!


荷聲茹夢

楊家將的故事深入人心,它所表現的忠與奸、愛與恨、情與義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只是小說、演義、戲劇、傳說並不盡是歷史事實,但卻反映了人們崇尚英烈、愛國敬賢的樸實情懷。楊業本是北漢將領,以驍勇善戰著名,拜建雄軍節度使,國人號為“無敵”。北漢滅,乃歸宋,拜右領軍衛大將軍,屢敗遼軍,敵國畏之。又為雲州觀察使,判鄭州、代州。雍熙三年,以副帥隨軍北伐,被脅迫出戰,終因孤立無援被擒,他憤而絕食三曰而亡,堪稱忠烈。宋廷震悼,懲治主帥及監軍,下詔褒贈楊業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楊業七個兒子,朝廷皆錄用為官。楊業之子楊延昭,繼承乃父忠烈,捍衛宋之邊防,屢敗遼軍,號為楊六郎。累功拜為保州防禦使、高陽關路副都部署,為一方大帥。守邊二十餘年,英勇善戰,不愧楊門將風。去世後,享年五十七歲,皇帝悼之,派人護其棺柩歸鄉葬之,錄其三個兒子為官。楊延昭之子楊文廣,也是一代名將,以父蔭為官,累有戰功,擢成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後升領防禦使。又任定州路副都部署、侍衛親軍步軍都虞侯。一生與西夏、遼兵作戰,功勳卓著。病逝,享年七十五,朝廷追贈為同州觀察使。文廣膝下共有四子。至南宋時期的楊存中,是楊業玄孫,抗金名將,拜殿前都指揮使,又拜都督江淮軍馬,再拜太傳,封恭國公,晉封同安郡王,逝後追封和王,諡武恭。


超越45322277

老令公楊袞,

無敵令公大刀楊業生七子一養子

七狼八虎金沙灘一戰,大郎弩弓射死蕭天佐假扮太宗趙光義戰死,二郎替八王被馬踏如泥而亡,三郎為救父兄力拓千斤閘亂刀砍死,四郎留落北國招為駙馬,(十二寡婦出征,四郎探母后被遼人殺死),五郎五臺山出家,(最後圓寂五臺山),六郎鎮守三關口,(為請回老令公骨骸,慘死大遼),七郎為救被困父親回營搬兵被潘仁美射死(身中一百單八箭)。八子只在京劇裡出現過,老令公楊業有八姐九妹兩個女兒。

六郎生有一子楊宗寶,無太多戰績,就是娶個好老婆(穆桂英),七郎回營搬救兵時被人搶上山寨做了新郎入了洞房,留個遺腹子楊宗英,在大破天門陣時戰死

楊宗寶生有一子楊文廣一女楊金花,鎮守三關口(歷史上的楊文廣)。

往後記不清了。哪位網友繼續補充


劉行仗李朝亮

金刀楊會

火山王楊兗字君愛

老八郎楊繼(忠孝仁義康凱業亮)

七郎八虎楊延(平廣慶朗德昭嗣順)

少八郎楊宗(保勉英奎源漣孝峰)

楊文廣、楊文舉

楊懷玉、楊懷興、楊懷恩、楊懷仁

楊士信、楊士瀚、楊士鵬、楊士亮

楊金豹

楊滿堂

楊再興

楊繼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