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承機構,下達觀眾,“導火線”計劃為青年導演鏈接產業上下游

上承机构,下达观众,“导火线”计划为青年导演链接产业上下游

本屆上海電影節上的數十場論壇,這一場你不可錯過。

“問道先師——青年導演的引路者”主題論壇,由烹小鮮聯盟、導演幫承辦,安吉力諾影視聯合舉辦。

上承机构,下达观众,“导火线”计划为青年导演链接产业上下游

在圓桌討論環節,著名導演、HISFF華時代全球短片節輪值主席張楊,香港資深監製、導演文雋,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劉開珞,內地知名女演員顏丙燕,知名導演、編劇、製作人李睿珺,各路電影人齊聚一堂,從“引”、“路”、“者”三個角度,就青年導演發展的話題展開討論。

接下來,在“導火線”計劃發佈儀式上,烹小鮮聯盟首席運營官李喬表示,本項計劃專門為助力青年導演而成立,主要做三件事:設立新機制、發現新導演、提供新機會。

上承机构,下达观众,“导火线”计划为青年导演链接产业上下游

最後,舉辦“導火線”計劃青年導演頒獎儀式,依據烹小鮮聯合艾漫數據推出的青年導演榜單,評出六大類獎項。(文末附名單)

圓桌論壇:大咖齊聚,共同為青年導演助力

活動論壇環節,幾位大咖嘉賓從“引”“路”“者”三個角度,分別就“如何挖掘青年導演”,“如何為青年導演提供幫助”,“扶持機構扮演什麼角色”三個話題展開討論。

首先,在“引”和“路”的環節,嘉賓從自身經驗出發,討論青年導演的發現和養成路徑。

作為香港資深監製,文雋表示,雖然青年導演可以利用有限的成本,撬動較大的資源完成一部作品,但是經過時間的檢驗,脫穎而出的還是那些真正有水平、有才華的年輕人。

上承机构,下达观众,“导火线”计划为青年导演链接产业上下游

而內地著名導演張楊表示,相比20年前自己投遞劇本無門的情景,現在有很多平臺和機構,比當年的機會要大很多,“那時候電影的門檻是非常高的,現在真的是青年導演的黃金時代。”年輕人輩出的年代,也讓張楊認真考慮向監製的轉型,“如果我真做監製,我是一直要投入的,我是真的要幫到具體的工作,而不是掛個名的概念。”

上承机构,下达观众,“导火线”计划为青年导演链接产业上下游

作為擁有互聯網基因的新興電影公司的代表,劉開珞表示,扮演的角色是“殘酷的資本家”,在操作一個項目時,青年導演未必是他的第一選擇。但他鼓勵青年導演發揮自己的特長,用第一部長片想法表達出來,被投資者、監製和製作公司發現,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順暢。

上承机构,下达观众,“导火线”计划为青年导演链接产业上下游

作為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宋文以電影節平臺為支點,發掘了數千名青年導演,他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中國新一代的導演的作品參與世界範圍內話語權的爭奪。

上承机构,下达观众,“导火线”计划为青年导演链接产业上下游

作為演員,顏丙燕與眾多青年導演有過合作。她表示,新導演第一、二部作品沒錢,或是錢很少,只要覺得劇本好,熱情夠,感覺對,錢無所謂,有就給點,沒有就拉倒。這也是這麼多年來,年輕導演能夠很容易找到我的原因。

上承机构,下达观众,“导火线”计划为青年导演链接产业上下游

作為青年導演的代表,李睿珺在經過五部作品的打磨之後,他認為,在不同階段、不同條件下,青年導演應該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比如,在有了資金之後,進行工業化上的嘗試,一步步突破自我。

上承机构,下达观众,“导火线”计划为青年导演链接产业上下游

最後,在“者”的環節,針對青年導演扶持機構和平臺如何發揮作用,嘉賓展開討論,碰撞觀點。

以老帶新,是眾多業界人士的共識。文雋認為,有些成熟的老導演給新導演做監製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也是可以真正幫助的青年導演的。張楊認為,老導演給青年導演做監製,是幫助他們進行實操性的工作,幫助他們補足沒有經驗的、相對較弱的部分,充分發揮他們自己比較強的方面。

在資本對創作的干預方面,劉開珞認為,只要是風險可承受,就是良性的。

而電影節則是公平競爭與公開交流的平臺。宋文表示,不認同“扶持”的概念,因為扶持本來是自上而下的,他認為,對待青年導演,“角色平等是最重要的,應該抱有一種找夥伴的心態。”

顏丙燕對這個觀點表示認同,她認為,對演員來說,和青年導演是合作,是“陪伴”,並且,年輕導演同樣可以帶來很多啟發和感受。“這是一種相互的關係,是一種陪伴。”

“導火線”計劃:彌補青年導演成長之路的缺失

近年來,國內各種青年導演扶持機構層出不窮,為青年導演助力。而導演幫作為媒體,從2014年成立以來,經過4年運營,積攢了近30萬新生代導演關注,烹小鮮媒體矩陣覆蓋1.2億用戶,已經形成一股巨大的勢能。4年來,導演幫通過深入採訪報道,與眾多大咖導演,以及國內主要青年導演扶持機構建立聯繫。

在青年導演過程中,擁有扶持機構的幫助,資深導演的提攜,但仍會面臨種種問題,比如怎樣向外界發聲,獲得大眾群體的關注。

上承机构,下达观众,“导火线”计划为青年导演链接产业上下游

所以,導演幫發揮自身媒體平臺優勢,發佈“導火線”計劃,作為青年導演成長之路的補充,主要做的就是三件事:設立新制度、發現新導演、提供新機會。

烹小鮮聯盟首席運營官李喬從四個方面對導火線計劃進行了深刻的闡述:

點燃——尋找新星,點燃微光:實施百位新星上牆、新新導演手冊、導火線創投館等動作,發現和挖掘更多潛力導演;

助力——通過開展大師公開課、技能躍升班、導演練習生,助力青年導演成長,幫助他們打好根基;

導火——鏈接青年導演和扶持機構,為機構提供全程的媒體報道,開通報名渠道,並系統地將各個扶持計劃的匹配需求做規劃整理。目前已達成深度合作的有FIRST青年影展、吳天明青年電影基金會、HISFF華時代短片影展,爭氣機計劃、72變壞猴子計劃等青年導演扶持機構。“導火線”計劃作為青年導演和相關扶持機構的鏈接者,將始終牽引雙方,讓青年導演從星星之火引向燎原。

引爆——助力新銳導演作品宣發,依託烹小鮮聯盟旗下鮮映平臺,做百城放映和高校放映聯盟放映,助力電影初上時的口碑發酵;聚合烹小鮮媒體矩陣提供口碑傳播,併為優秀電影打CALL。

上承机构,下达观众,“导火线”计划为青年导演链接产业上下游

通過發現、培育、輸出、傳播四個步驟,“導火線”計劃鋪出了一條完整的青年導演成長之路。

結語

國內目前的青年導演扶持計劃,主辦機構或是政府、基金,或是電影公司,或是電影節,他們發揮各自優勢,從電影的開發、募資、製作、宣發等各個環節為青年導演助力。但在實施過程中,鑑於各自的定位,往往忽視青年導演與受眾群體的連接。

而導火線計劃,宗旨即是發揮自身媒體平臺優勢,為青年導演發聲。導火線計劃既是對當前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的鏈接,也是完善和補充。

附:獲獎名單

最佳新晉導演

網大類——《縗神契約》邢鍵鈞

網劇類——《白夜追兇》王偉

電影類——《閃光少女》王冉

最具風格新銳導演

《提著心吊著膽》導演李雨禾

最具口碑新銳導演

《二十二》導演郭柯

最具商業價值導演

《閃光少女》導演王冉

年度優秀扶持機構獎

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青蔥計劃、FIRST青年電影展、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優酷電影有限公司、爭氣機計劃、HISFF華時代全球短片影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