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與穆念慈性格差距那麼大,為何會走到一起?原因很現實

文/不愛辣椒

《射鵰英雄傳》中最喜歡的就是的大金國小王爺楊康和南宋國民灰姑娘穆念慈的愛情故事。

穆念慈真的是個很特別的姑娘。一方面她端雅嫻良,一方面又極有主見地拒絕了義父給她的指婚,要知道那可是封建禮教最嚴、最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宋朝。而且這個指婚對象是人人讚頌的好寶寶郭靖。

穆念慈初初遇見楊康時,奧不,那時楊康還是完顏康,大金國最得勢的小王爺。而穆念慈,只不過是一個父母雙亡,被人收養,十數年餐風露宿的平凡宋女。

楊康與穆念慈性格差距那麼大,為何會走到一起?原因很現實

比武招親的擂臺上。她打敗了無數上臺的求親者。楊康的出現,起初於她並沒有什麼特殊。

只不過是個相貌英俊些,家世好些的少年而已。過了十招再說旁的。

她不曾想,這個男子竟會贏她,更不曾想,他輕輕調笑,把她的鞋子脫了下來,追問她的名字。

她怒極羞極,可他卻在笑,真是登徒子。她再剛強,也是個女孩子啊。

穆易見他勝了,笑道:“公子高姓大名”?

他也笑道:“不必說了吧”。轉身便披上錦袍, 回頭便向紅衣少女(就是屋裡穆姑娘)望去,大步走了。

瞧。就是這樣,姑娘長得漂亮我追問名字;我的名字是給我父母叫的,才不告訴你。

這是他們的初遇。因為少年心性,一雙鞋就牽了這輩子紅線。

兩個人互相喜歡一定有一個點互相吸引,或者對方身上有一個兩者十分契合的點。

常說伴侶互補,或者相似。

楊康和穆念慈也是這樣的。他們極度不同又極度相似。

楊康與穆念慈性格差距那麼大,為何會走到一起?原因很現實

穆念慈因為瘟疫失去父母,被穆易也就是楊鐵心收養之後,雖不至於成為孤兒,但終究是自幼失孤,沒有嘗過完整家庭下給自己的庇護和愛養。

郭靖和黃蓉兩個人也是獨身家庭下長大的孩子, 一個沒有爹一個喪了娘。雖然沒有長成問題少年,但終是少了一份源自父母才能給予的愛。

但楊康不同。即使完顏洪烈不是楊康的親生父親,可字裡行間顯露出的他對包惜弱的喜歡,愛屋及烏也是很愛護、疼惜楊康。有“爹”有娘,從小沒受過什麼大的打擊,順遂如意。

這樣的人生。如果穆念慈沒有遇到那場瘟疫, 她也是可以擁有的。雖不是達官顯貴之家,但也是小家碧玉。爹疼娘愛的,比跑江湖實在是好太多,更何況那時是世道艱難,戰火連綿的元初。

也由此, 她待楊康與較親近的黃蓉、郭靖多了一份不同。楊康身上有份完整家庭成長孩子才擁有的任性、嬌縱,而她沒辦法擁有,羨慕也自憐。

後來,楊康知曉自己身世,楊鐵心和包惜弱相繼過世。

楊康從她羨慕的生長狀態中脫離。她又發現他們是如此相似。

郭靖是愚鈍,可他對誰都是包容的。黃蓉慧黠有餘,卻少了些博愛。

因此,他二人互補默契十足。你自聰明你的,我雖不明白,笑著聽就是了,也能接受。

楊康和穆念慈呢,兩個人都是觀念強迫性人格。

就是:我說的國仇家恨,你竟投靠金人,你就是宋朝的叛徒。

我自有我的考量,你不理解我,你不配做我愛人。

他們的相處模式都太強硬,互不接受,只想對方能接受自己灌輸給他/她的想法,卻不管你這樣的方式我想不想要。當然啦,他們的矛盾是觸及大是大非的民族愛國主義、價值觀和世界觀,他們連最最起碼的消費觀都不一致。

可就算如此,仍不妨他們相愛。

楊康與穆念慈性格差距那麼大,為何會走到一起?原因很現實

對大家來說你是個惡人,但對穆念慈來說,你卻是個好人。

所以, 楊康的路走歪了,她總想把他撥正。

楊康被江湖人恥笑時,她並不是不知道,可她還是愛他。

這麼有大是大非的姑娘,遇上了楊康,卻是栽了。

她也想她的康哥是個大英雄,最起碼得和義父和郭大哥比肩。可惜他不是 。

但有什麼法子呢。誰叫她已然放不下。

穆念慈痴是毋庸置疑的。但來來往往的金庸讀者多年來還在爭議楊康是否真愛穆念慈。

真是沒有什麼意思。

雖是沒有什麼意思,但我還是堅信楊康是真喜歡穆念慈的。

只是他愛的不夠深。但你不能說他沒有愛。

他若不愛穆念慈,何必把初見時從穆念慈身上脫下的鞋子一直隨身攜帶。

遇見楊康之前,穆念慈的生活只有漂泊。

遇見楊康之後,她的生活變成等待。

十八年的風霜雨雪,寒來暑往。因為他的出現,變得有了新意。

一直流浪、漂泊,的確累壞了。尋尋覓覓,到底要去哪裡呢?何處是容身之所呢?

穆念慈沒有夢想。她只有堅持下去的勇氣。

江湖很大,人世艱難。

幸好,還是遇見了你,楊康。

他們愛得苦,教人看得也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